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9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300篇
林业   218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112篇
  340篇
综合类   1406篇
农作物   178篇
水产渔业   146篇
畜牧兽医   443篇
园艺   225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民勤沙区生态经济型持续业示范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民勤沙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中心,应用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更新、改造及植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并建立其试验示范现场,实现沙区林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就示范区基本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92.
柞蚕亲本及其杂交后代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李敏  聂磊  曹兰娟  张涛  杨瑞生  秦利 《蚕业科学》2007,33(1):113-116
通过对柞蚕品种选大1号和沈黄1号及其F1、F2代共6个群体的基因组DNA进行ISSR分析,探讨了柞蚕品种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遗传机制。运用9个引物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11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其中有76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8.47%;6个群体也有其特异的扩增位点。计算遗传距离表明,亲本选大1号对后代的影响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993.
家蚕泛肽-核糖体蛋白S27a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肽(UB)-核糖体蛋白S27a(UBRPS27a)是泛肽和核糖体蛋白的融合蛋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时,被酶解成UB和核糖体蛋白S27a(RPS27a)。从家蚕蛹cDNA文库中获得了该基因并原核表达了该蛋白,命名为BmUBRPS27a。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得到抗血清,通过亚细胞免疫荧光定位发现该蛋白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用荧光定量PCR对该蛋白在家蚕中的表达作了初步分析,发现RPS27a在活性增殖细胞中表达量很高。将合成了BmUBRPS27a的dsRNA进行RNAi,用脂质体转染家蚕卵巢上皮细胞Bm5后,细胞的形态发生了变化:细胞由圆形、椭圆形变成了梭形,甚至出现类似神经细胞的突触结构。该基因对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模式和特点。语料的分析研究表明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来自人体和客观世界的互动,来自人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和食物的色、香、味、质的密切互动,还和各种食物的享用处所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证的研究还表明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具有如下认知特点:转喻在其转隐喻连续体中具有重要的认知作用,较大的概括性使"吃"作为源语域得到更多的凸显,较高的使用频率使"吃"具有更多的隐喻和转喻,对食物的体验面越广,"吃"的隐喻性用法也越多,概念隐喻具有更强的认知力,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  相似文献   
995.
木本泥炭促进设施番茄生长和改良土壤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设施菜田土壤连作障碍、蔬菜品质降低等问题,以北京郊区春大棚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基施木本泥炭及其他添加物料作土壤调理剂,研究其对番茄产量、品质以及设施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本泥炭+苛性钾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番茄产量显著增加16.73%,果实VC含量显著增加55.77%,同时明显增加了耕层土壤速效磷、钾养分含量,提高了p H值,而单施木本泥炭、木本泥炭+米糠菌剂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均无显著差异。施用木本泥炭及其他添加物料均有降低土壤表层盐分累积的趋势。综上,施用木本泥炭及其他配合物料对设施番茄生长以及土壤改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木本泥炭+苛性钾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6.
在对灌溉效益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灌溉方案决策中存在两种不确定性,即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并针对灌溉方案决策的这一特点,使用模拟方法,以经济净现值为指标对研究区的农业灌溉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模拟求解;使用群决策的方法对灌溉方案进行多人多目标决策,将个人的偏好集结成群体的偏好,避免各决策者因知识结构等因素的不同,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决策。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简单、通用,基于此模型做出的决策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97.
旨在利用分子遗传学方法检测东帕米尔高原地区极端环境对当地藏兔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的影响,为帕米尔高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研究资料.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及测序技术测定东帕米尔高原地区藏兔的线粒体CO1与ND4基因序列,使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东帕米尔高原地区4个采样点37...  相似文献   
998.
肥液浓度对不同形态氮素在土壤中运移转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肥液(尿素)浓度影响下土壤湿润体中不同形态氮素的运移转化规律,选取黏壤土和砂壤土作为肥液入渗试验供试土壤,量化分析肥液浓度对土壤累积入渗量和不同形态氮素在分布和再分布过程中运移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入渗时间内土壤累积入渗量随肥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Kostiakov公式的入渗系数与肥液浓度呈现线性关系,建立并验证了考虑肥液浓度影响的土壤累积入渗量估算公式,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两者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值均8.0%;入渗结束时,土壤湿润体相同位置处的尿素态氮、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含量均随肥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NH_4~+-N主要分布在土壤湿润体深度20 cm以上,尿素态氮和NO_3~--N含量随着湿润体深度的增大呈现下降趋势;再分布过程中,土壤湿润体中尿素态氮含量随再分布时间的增加整体呈现减小趋势,且黏壤土和砂壤土湿润体中的尿素态氮分别在再分布5,3天时基本水解完成;NH_4~+-N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黏壤土湿润体中的峰值约出现在再分布3~5天,而砂壤土约在再分布3天;黏壤土湿润体中NO_3~--N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峰值约在5~10天,而砂壤土中NO_3~--N含量在再分布10天时,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研究结果为农田灌溉施肥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9.
以湘油15 为材料,应用15N 示踪技术,在盆栽条件下设置两个施氮水平,通过比较研究油菜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角果发育期、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和分配以及15N 丰度,以揭示油菜生育后期根系对氮肥的吸收特性和氮素的再分配规律,为油菜高效氮肥管理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油菜发育后期,根的氮素累积量变化不大,茎的氮素累积量的变化呈现单峰模式,在盛花期达到最大值。叶片氮素积累量从初花期到终花期显著下降;角果粒氮素积累量呈S 形曲线,终花期之前缓慢增加,终花期至结果发育期快速增加,其后略有增加;茎秆中氮素积累量从盛花期开始缓慢降低;角果皮在终花期积累至最高,其后逐渐下降;角果果瓣在终花期后略有降低,但变幅不大。在低施氮水平(T1 处理)下,油菜生育后期有61.98% 的氮素来自土壤,38.02% 的来自肥料,所有器官中氮素来源于土壤中的比例高于来自肥料中的比例;在高施氮水平(T2 处理)下,油菜生育后期总积累的氮素来自肥料氮的比例为52.69%,高于来自土壤的比例(47.31%),其中角果粒和茎秆中积累的氮素来自肥料的比例显著高于来自土壤的比例,根、角果皮和角果果瓣中积累的氮素来自肥料和土壤的比例相接近。油菜生育后期对氮素仍然有较大的需求量,也具有较强的氮素吸收与累积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明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RR1)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溶液培养方法,在大豆长出真叶时进行缺磷胁迫,第二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草甘膦处理,5d后测定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相对于正常供磷条件的清水处理,缺磷胁迫下4.98 mL/L草甘膦处理的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Ⅱ)]、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和半饱和光强(Ik)均呈下降趋势。而气孔限制值(Ls)、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a/b(Chl a/b)、类胡萝卜素(Car)、总叶绿素(Chl)含量和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均呈升高趋势。说明缺磷胁迫条件下喷施草甘膦显著降低了抗草甘膦大豆的光合速率。缺磷引起的气孔因素可能是导致RR大豆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光合速率的下降导致其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降低,活性减弱,参与CO2固定的电子较少,光化学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