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19篇
  免费   1042篇
  国内免费   1798篇
林业   1167篇
农学   1472篇
基础科学   1171篇
  2184篇
综合类   7269篇
农作物   1165篇
水产渔业   602篇
畜牧兽医   2721篇
园艺   958篇
植物保护   750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65篇
  2022年   866篇
  2021年   976篇
  2020年   857篇
  2019年   786篇
  2018年   559篇
  2017年   862篇
  2016年   634篇
  2015年   910篇
  2014年   908篇
  2013年   1099篇
  2012年   1348篇
  2011年   1384篇
  2010年   1285篇
  2009年   1035篇
  2008年   1027篇
  2007年   896篇
  2006年   755篇
  2005年   560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香蕉尾孢菌叶斑病是香蕉上的重要病害,每年夏秋季节在华南蕉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2003~2004年进行新型杀菌剂50%醚菌酯干悬浮剂对香蕉尾孢菌的毒力测定和防治叶斑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醚菌酯干悬浮剂对香蕉尾孢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对香蕉叶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香蕉安全;第3次施药后15 d,50%醚菌酯干悬浮剂1 500倍的防治效果达到82.6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敌力脱乳油1 500倍的防效,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2.
输油管道系统水击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鑫  鲁传敬  李长俊  谢军 《油气储运》2002,21(12):23-26
水击是输油管道系统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不稳定流现象。当管内压力由于水力瞬变而发生急剧变化时,如果其高点未出现因压力低于油品的饱和蒸气压而产生的负压汽化现象,则流动为单相流动,但如果出现负压汽化现象,则处于该点的管段内液体的流动就演变成了气液体两相流动,增大了水击分析的难度。对管内单相流动和含气泡液体两相流动进行了水击分析,认为分析结果可以真实地反映油品在管内流动的规律,并且可以全面用于模拟和分析管道系统的各种工况,确保管道在安全的前提下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993.
绿僵菌不同菌株DNA多态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RAPD-PCR技术分析了4个绿僵菌株的DNA遗传多态性。从160条引物中筛选出27条引物,对各菌株进行PCR扩增,结果4个绿僵菌菌株共扩增出33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99个,占89.5%,表明各菌株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菌株DNA多态性与原寄主和孢子形态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但与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毒力间未表现出相关性。图2表4参7  相似文献   
994.
吉林农业大学水稻育种的成就、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回顾了吉林农业大学水稻育种的发展历程,水稻育种成就及进展。提出了“十五”期间水稻优质育种和超高产育种的发展战略,使吉林农业大学水稻优质育种和超高育种向以有性杂交及“籼粳架桥”为主、现代生物技术为辅的育种新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995.
茶多酚是茶叶中重要的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例如预防代谢综合症、癌症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茶多酚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与茶多酚的健康功效紧密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荼多酚体内ADME的研究结果,表明EGCG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不低于小鼠,灌胃给药后肠道中的EGCE含量最高,而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极少;同时可以发现肝脏是体内EGCG的主要处置器官,之后通过胆汁排泄。对于2种儿荼素而言,非酯型儿茶素(EC和EGC)口服后在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高于酯型儿茶素(EGCG和ECG)。系统地比较了荼多酚在人体及其他动物模型中的代谢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茶多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A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field of the Institute of Vegetable Crops, Jiangsu province from July 2000 to August 2003. The transgenic roundup-ready soybean was sown in the middle of the field in a circular manner for 5 circles, with the distance of 3 m, from one circle to another. Then the wild soybean was planted in plots as the rays of the circles in 8 directions (N, E, W, S, NE, NW, SE and SW), spaced every 5 m until 50 m. Each plot comprised 25 plants. In the second year, the wild soybean seeds from the first year were planted in the field together with the original wild soybean as check. Before flowering tim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roundups (about 4-5 times of the normal dose) were sprayed on the plants and the surviving plants were identified. The leaves were taken to the lab for DNA extraction to determine the unique DNA for roundup-ready soybean (CTAB method). About 2% of the plants survived, but some leaves were yellow. One plant of wild soybean was found to have the roundup-ready gene from the original roundup-ready soybean. The other surviving wild soybeans should also had some fragments of the roundup tolerance gene. However, the DNA bands were not very clear in the PCR map.  相似文献   
997.
采用人工室内降雨方法就河北内邱县岗底坡地褐土酶活性流失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流失泥沙中单位土体酶活性随坡度增大而减小,除脲酶外流失泥沙均高于土壤中酶活性,有明显富集,呈现出高肥力土壤高流失,低肥力土壤低流失的基本规律;土壤酶流失总量与坡度呈指数变化关系,符合MC=atb预测模型;流失四种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磷酸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水土流失引起酶总体的损失;土壤酶和养分流失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可作为土壤侵蚀度的分级指标。  相似文献   
998.
在土柱通风的挥发运移实验中,当孔隙流速为0.0131cm·s-1时,经2.5d后土壤熏蒸剂氯化苦在表层土的含量由200mg·kg-1降至一半,9d后基本不残留;将气速提高至0.0210cm·s-1后,挥发半衰期缩短为1d,共需5d即可全部挥发。本文通过一维传质模型的数值模拟可以预测挥发效果,在前期和中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但在后期产生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999.
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定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是探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重点。以中部地区的江西省为例,利用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分析土地结构变化、土地利用地域分布的特点,分析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江西省从1996年到2004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同时提出相应的土地管理对策,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杂交粳稻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杂交粳稻稻米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489A、216A、552A、中作59A、16A、秋光A 6个不育系和94FR30、2002FR11、2002FR24、1229、FR7969、8FR2 6个恢复系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采用禾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分析方法对杂交粳稻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长宽比、精米长厚比主要受种子直接显性效应的控制,整精米率、透明度和垩白率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控制,垩白面积的遗传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和母体显性效应共同控制,糙米率、垩白率的细胞质效应也达极显著水平,环境因素、抽样误差等剩余效应对精米率、垩白率、透明度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杂交粳稻组合F2代种子品质性状平均杂种优势预测值中,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精米长宽比、精米长厚比5个品质性状均有杂交优势达显著或极显著的组合,此外还根据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预测值对亲本在育种中的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