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1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554篇
林业   265篇
农学   235篇
基础科学   298篇
  549篇
综合类   2259篇
农作物   327篇
水产渔业   137篇
畜牧兽医   989篇
园艺   443篇
植物保护   29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51.
952.
为了探索野生百合的繁殖特性,对秦巴山区5种野生百合32个生态型的32个品系进行了鳞片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野生百合鳞片扦插的籽球大小和繁殖系数不同,其中宜昌百合繁殖的籽球最大,繁殖周径达到了2.91cm,重量达0.53g,宝兴百合较低,分别为2.05cm和0.14g;卷丹百合的扦插繁殖系数最高,为2.10,宝兴百合最低仅为0.75;同一种类的不同生态型之间扦插繁殖特性也差异较大,如陕西省汉阴县平梁乡西林村的宜昌百合籽球周径、重量和扦插繁殖系数分别高达3.45cm、0.71g和1.67,而甘肃省舟曲县峰迭乡沙沟村的宜昌百合则分别为2.57cm、0.33g和0.99;扦插鳞片重量与其繁殖籽球大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鳞片重量与籽球周径和重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6和0.714。  相似文献   
953.
为进一步完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体系,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酶活性及氮磷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前期,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以及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碱解氮含量均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速效磷含量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值。在玉米生长后期,各种土壤酶活性和氮磷养分含量又呈降低趋势。土壤脲酶活性与氮磷养分含量,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蔗糖酶活性与氮磷养分含量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氮磷养分含量之间,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碱解氮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密度确定为6.75×104株·hm-2时,最佳施肥量为纯N 210 kg·hm-2、P2O5 168 kg·hm-2。  相似文献   
954.
缢蛏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其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有clip结构域的丝氨酸蛋白酶是一类新的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可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防御功能。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条丝氨酸蛋白酶同源EST序列,然后通过5’RACE扩增、测序,拼接得到全长为1 228 bp的cDNA序列,包括66 bp的5’非翻译区和160 bp的3’非翻译区,以及1 002 bp的开放阅读框。阅读框共编码333个氨基酸,含有17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并含有发卡结构域(clip domain)和胰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域(Tryp_SPc domain)。在clip结构域中包含6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的3个二硫键,在Tryp_SPc结构域中包含His-Asp-Ser催化三联体(HDS)。该缢蛏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被命名为ScSP。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表明,ScSP在缢蛏的外套膜、水管、鳃、斧足、性腺、肝胰腺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尤其在肝胰腺中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其次为性腺组织,而水管,外套膜和鳃中表达量最低。缢蛏经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诱导感染后4 h和8 h,肝胰腺中的ScSP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缢蛏丝氨酸蛋白酶的序列特征与表达分析揭示了ScSP是含有clip结构域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参与了非特异性免疫防御,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5.
956.
川中丘陵区是四川乃至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为水分涵养和遏制土壤流失,20世纪60年代开始,该区域内营建了大量以桤柏混交为主的人工林.随着桤木的消退,桤柏混交林林快速发展为柏木纯林;林分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天然更新不良、稳定性差,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等问题突显;严重威胁着长江下游生态安全,亟需进行林分改造.为了寻求有效的林分改造措施,从2005年开始,课题组在川中丘陵区开展了以不同带宽强度的带状采伐和采伐带补阔的林分改造试验.以2005年改造林分为对象,研究不同改造措施对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为下一步大面积林分改造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改造总体降低了林分的林冠截留,截留量大小表现为:对照>10m带宽改造林分>8m带宽改造林分>6m带宽改造林分>4m带宽改造林分.(2)林下灌草生物量鲜重和截留量8m改造林分最大,其次6m改造林分>10m改造林分>4m改造林分>对照林分.(3)枯落物量和持水均以对照高于改造林分,但总体数值较小;各改造林分间无显著性差异.(4)改造林分土壤孔隙度与贮水量均显著性高于对照林分;并以8m和10m改造强度林分数值最大.(5)照林分地表总径流深极显著性低于各带宽改造强度林分;总产沙量则对照(产沙总量达1262.52kg/hm2)极显著性高于改造林分(499.25-484.95kg/hm2),不同改造强度林分间的产沙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从改造林分水土保持综合功能看,8m改造林分最好.  相似文献   
957.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油层非均质变异系数(Vk)对各单层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Vk下,特别是Vk≥0.3时,高渗透率层位的最终采出程度高(61%~62%),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低(5%OOIP~15%OOIP)。当Vk为0~0.3即油层相对均质时,由于水驱波及效率高,各小层的最终采出程度基本相同,约为62%。随着Vk的增大,高渗透率层(第6、7小层)采收率增幅分别从15.71%OOIP和16.27%OOIP降至13.78%OOIP和 6.47%OOIP;中高渗透率层(第4、5小层)采收率增幅保持上升趋势,从14.68%OOIP和15.14%OOIP分别增至30.35%OOIP和23.52%OOIP;中低渗透率层(第1、2、3小层)的则先增加后降低。当全区综合含水98%时,总是高渗层进入的聚合物溶液多,含水率高;低渗层进入的聚合物溶液少,含水率低。剩余油主要存在于渗透率相对较低层(第1~4层)。第2~4层进入的聚合物溶液分别占该小层孔隙体积的17%、22%和28%,占全区注入量的5%、7%和10%。第2~4小层是该方案条件下,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主要贡献层位。  相似文献   
958.
 为了进一步研究调控节间长度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及为克隆该半矮生性状的基因提供依据, 采用cDNA-AFLP 分析方法对半矮生型桃节间“生长跃变期”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筛选,并对差异的转录 衍生片段(TDFs)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功能注释及qRT-PCR 验证。采用256 对引物,共产生9 021 个TDFs,有明显差异的TDFs 共899 个,成功回收到497 个TDFs,254 条序列与已知基因高度相似。差 异表达的基因主要涉及到信号转导、生长发育、转录调控、蛋白质代谢、防御和物质与能量代谢等。选 取其中26 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 验证,结果表明26 个基因的qRT-PCR 表达丰度分析与 cDNA-AFLP 结果一致。分离到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脱落酸、细胞周期等调控途径中 生长调控相关的候选基因,可为阐明节间生长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9.
牛素贞  樊卫国 《园艺学报》2013,40(8):1541-1552
 以贵州喀斯特地区10个古茶树扦插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筛选出抗旱的种质资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10个古茶树扦插苗的相对含水量、Fv/Fm、气孔开放率和气孔大小均呈下降趋势,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H2O2含量与产生速率以及气孔密度呈上升趋势;从10个古茶树扦插苗中选出1个强抗旱材料,5个较强抗旱材料。田间持续干旱试验验证了基于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分析对于古茶树扦插苗筛选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0.
范敏  张瑞麟  牛晓伟 《园艺学报》2013,40(10):2093-2094
 ‘红玛丽’为高产优质杂交一代厚皮甜瓜新品种。全生育期100 d,果实发育期41 ~ 45 d。果实高圆形,果皮乳白色,果面有稀网纹、果肉橘红色,肉质脆,单瓜质量2 k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 ~ 18%,品质较优。抗枯萎病及多种叶部病害,产量37.5 ~ 45.0 t · hm-2。易坐瓜,耐贮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