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9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林业   216篇
农学   173篇
基础科学   153篇
  412篇
综合类   1336篇
农作物   258篇
水产渔业   229篇
畜牧兽医   1161篇
园艺   209篇
植物保护   15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17篇
  1973年   12篇
  1972年   10篇
  1970年   7篇
  1969年   7篇
  1968年   8篇
  1967年   7篇
  196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海岛棉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武  倪薇  林忠旭  张献龙 《作物学报》2008,34(5):893-898
利用SRAP标记, 选用132对带型清晰的多态性引物, 对我国引入海岛棉以来培育的36个国内品种及20个国外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419个多态性位点, 每组合的多态性条带数从2~9不等, 平均为3.17。利用NTSYS-pc 2.10e 软件采用Jaccard’s相似系数和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大部分具有亲缘关系的品种聚在同类中, 说明其结果与系谱具有一定的相符性; 56个品种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497, 变化范围在0.312~0.876之间, 说明我国海岛棉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3个育种时期育成品种的平均相似系数依次为0.501、0.507和0.548, 表明我国现在育成的品种相对于早期品种遗传多样性在逐渐降低。这些结果为我国海岛棉育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施用膨润土对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田间条件下砂滤管试验,研究了不同膨润土施用量及有机物料对砂土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膨润土和有机物料能显著地提高砂土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且二者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用膨润土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累积是,说明在施用同样有机物料的前提下,施用膨润土可有显著提高砂土土壤有机含量。  相似文献   
103.
棉花表型性状基因的SSR标记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两个陆地棉多标记基因系T582和T586,以及杂交获得的F_1、F_2及F_3代作为试验材料,利用11对SSR引物对F_2群体的120个单株的DNA样品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F_2和F_3群体对F_2群体对应单株的13个表型性状进行基因型的判定,结果得到了3个与表型性状基因连锁的SSR标记,分别是红茎基因(R_1)与J178连锁、遗传距离为24.9cM,簇生铃基因(CL_1)与J236连锁,遗传距离为46.0cM,茸毛基因(T_1)与J252连锁,遗传距离为28.5cM,其中R_1、CL_1、J178和J236在同一连锁群上。红茎和植株茸毛是具有抗虫性能的形态性状,用SSR标记这些性状将有助于提高育种家的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04.
外源有机酸对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吸收和积累锌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比较研究了外源有机酸对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生长和锌吸收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柠檬酸或草酸能明显增强非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的耐锌毒能力,叶片、茎和根系的生物量均有增加;而对锌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影响。外加柠檬酸、草酸或柠檬酸+草酸,锌超积累生态型根系Zn含量显著增加,但叶片和茎组织中Zn含量无明显变化;而非超积累生态型叶片、茎和根系Zn含量均显著增加,尤其是根系Zn含量,与单独Zn处理相比外源有机酸处理增加4~5倍。同样,外加柠檬酸、草酸或柠檬酸+草酸明显提高Zn在非超积累生态型根系和地上部的积累量,且对地上部Zn积累量的促进程度大于根部;柠檬酸的促进作用又比草酸及2种酸混合处理高1倍。然而,有机酸处理对Zn超积累生态型根系Zn积累量有所增加,但对叶片和茎中Zn积累量无影响。叶片和茎中水溶态Zn含量也受外源有机酸的影响,2种生态型叶片、茎中水溶态Zn含量均受有机酸处理而提高。Zn超积累生态型叶片和茎中水溶态Zn含量占总Zn含量比例也受有机酸处理而增大,但非超积累生态型则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柠檬酸和草酸可能作为其Zn吸收的配基,促进根系对Zn吸收与积累,叶片和茎中的Zn可能与可溶性有机化合物或无机盐结合。  相似文献   
105.
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紫色土养分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装置,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在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的养分流失规律。结果表明,紫色土坡面流失养分主要由径流和泥沙携带,其中径流养分含量与雨强和坡度无关,但与产流过程一致。泥沙中养分含量与雨强无关,但随坡度增加而降低;泥沙养分含量与产沙量过程无关,但其流失量与产沙量过程一致。泥沙中各养分含量略大于降雨前表土养分含量,远大于径流养分含量,但由于径流中以速效养分为主,故径流携带的养分流失量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6.
加入WTO后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基于我国数字农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农业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我国数字农业发展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07.
空间电场调控植物体内Ca2+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同位素示踪测定方法,对空间电场调控植物吸收与输运各种离子性营养物质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空间电场强度的变化可以调控Ca2 离子流的流动方向,正向空间电场强度的迅速下降能使植株根区的Ca2 离子流向植株的地上部分;当该电场强度迅速增加时,地上部分的Ca2 阳离子则流向植株根区。为此,通过实验证明了正向空间电场与足量的CO2相配合能大幅度提高温室果菜产量和果实硬度、糖度。  相似文献   
108.
对水在高渗透性砂内入渗过程中,其内部的低渗透性粘土夹层对入渗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室内垂直一维入渗试验。通过分析定性得出粘土夹层对入渗过程的影响体现为减渗作用,表现为粘土夹层将均质粗砂中的非线性入渗过程变为夹层内的线性入渗过程,使夹层范围的入渗为一个具有较小入渗率和较小湿润锋推进速度的稳渗阶段。  相似文献   
109.
绵羊(Ovis arise)卵母细胞经丁内酯-Ⅰ(BL-Ⅰ)抑制培养,然后转入成熟培养液培养不同时间,进行体外受精并观察胚胎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解除8 h抑制再培养8 h组处于MⅡ期卵母细胞率6.38%,显著低于其它组(P<0.01).继续培养16和20 h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与对照组(常规培养24 h)差异不显著,培养24 h组卵母细胞成熟率(70.83%)稍高于对照组(66.18%),但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16和20 h组囊胚率分别为2.99%和13.64%与对照组24.39%差异显著(P<0.05),培养24 h组的囊胚率20.33%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BL-Ⅰ对绵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其抑制作用是可逆的,而经BL-Ⅰ处理后未能提高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胚胎的整体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10.
基于GIS和烟叶品质的云南烤烟种植气候分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实现基于烟叶品质的云南烤烟种植气候精细化分区.在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分区基础上,应用GIS技术、系统聚类和灰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云南烤烟化学品质类型的气候分区.结果表明,云南气候可出产4类化学品质特点鲜明的烟叶,并主要适产"中高糖中低氮(碱)中低石油醚提取物"、"高糖低氮(碱)低石油醚提取物"两类品质烟叶;前者盛产于滇中的烤烟气候最适宜和适宜区,后者多产自滇西南大部的烤烟气候次适宜区和适宜区.两种分区结果既有一致性和客观性,也存在显著差异,但不相互矛盾.两种分区的有机结合应用,可加深关于云南烤烟气候及其对烟叶品质影响的认识,提高云南烤烟种植气候区划的科学性和生产实用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