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3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林业   383篇
农学   260篇
基础科学   204篇
  466篇
综合类   2087篇
农作物   447篇
水产渔业   156篇
畜牧兽医   849篇
园艺   323篇
植物保护   17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The dye-resist effect and leveling properties of hetero-mulifunctional dye-resist agents in acid dyeing of wool were investigated. The dye-resist agent with dichlorotriazinyl group achieved better resist effectiveness than those with monochlorotriazinyl group. The resist effectiveness was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sulfonate group in dye-resist agents. Also, the resist agents with more sulfonate groups showed better dye-assist effectivness, attributable to the increased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between dye-resist agents and the cationic dye. However, the leveling properties of dye-resist agents decreased with the number of sulfonate groups in the molecule.  相似文献   
912.
湖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在湖南省种子管理站的主持和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的协助下,在各承试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年多点试验鉴定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综合表现,以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湖南省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13.
Two new peptides, chujamides A (1) and B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marine sponge Suberites waedoensis, which was collected from Korean waters. Based upon the results of the combined spectroscopic analyses,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to be proline-riched and cyclic cystine bridged dodeca- and undecapeptides.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of all amino acid residues were determined to be l by advanced Marfey’s analysis. The new compounds exhibited weak cytotoxicities against A549 and K562 cell-lines, and compound 2 also demonstrated moderate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Na+/K+-ATPase.  相似文献   
914.
Two new secondary metabolites, arcticoside (1) and C-1027 chromophore-V (2), were isolated along with C-1027 chromophore-III and fijiolides A and B (3–5) from a culture of an Arctic marine actinomycete Streptomyces strain.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1 and 2 were elucidated through NMR, mass, UV, and IR spectroscopy. The hexose moieties in 1 were determined to be d-glucose from a combination of acid hydrolysis, derivatiza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ic analyses. Arcticoside (1) and C-1027 chromophore-V (2), which have a benzoxazine ring, inhibited Candida albicans isocitrate lyase. Chromophore-V (2) exhibited significant cytotoxicity against breast carcinoma MDA-MB231 cells and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s (line HCT-116), with IC50 values of 0.9 and 2.7 μ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15.
以多菌灵为主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一直是小麦抽穗扬花期防控赤霉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对2018年我国主要麦区采集的1 464株赤霉病菌菌株进行多菌灵抗性分子检测。共检测出多菌灵抗性菌株97株,抗性频率为6.63%,同时发现抗性菌株以F167Y突变频率最高,其次为E198Q和F200Y。通过比较不同省份间多菌灵抗性发生频率发现,长江中下游麦区赤霉病菌群体抗性频率明显高于黄淮麦区群体。本研究相比之前研究中的抗性频率大幅度上升,表明在多菌灵的选择压力下,多菌灵抗性种群发展迅速。为防止抗性群体的进一步发展,致使多菌灵防治赤霉病失效,应采用混配、复配药剂、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交替轮换使用来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916.
通过火炬松等松属树种的c DNA序列同源克隆了湿地松的左旋β-蒎烯合成酶基因(Pe TPS-(-)BPin),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其他松属植物之间的同源性在90%以上,与松科其他属植物之间的同源性在80%以上。裸子植物不同萜烯合成酶基因(TPS)之间的同源性在70%以上。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TPS基因亲缘关系较远。左旋β-蒎烯合成酶的蛋白质分子式为C3197H4972N862O957S32,分子量为71.74 ku,带弱正电,为不稳定蛋白,易分解,含37个磷酸化位点,定位在叶绿体。蛋白质二级结构含有4个不规则卷曲,24个α-螺旋,三级结构中含有一个cd00684保守域。ELM中找到7个可能的功能域,包括一个NDR切割位点、两个磷酸肽配体、一个PDZ配体、一个SH2配体、两个磷酸化位点。在68、69位存在一个RR保守结构,猜测能够在第二个R的N末端断裂并与底物结合,从而参与底物异构化。在380~384位出现了DDxx D保守域,但未能在该区搜到可能的功能位点。预测的两个磷酸化位点位于302、623位氨基酸。  相似文献   
917.
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花为红色,花期较早,易与其他种杂交培育出优良品种,因此近年来作为樱属(Cerasus)植物中开发利用前景较大的种系之一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品种分类方面的研究工作较少.为补充钟花樱品种分类研究工作,笔者以16个国内钟花樱种系下常见的栽培品种为试材,对其花期及花器官共21个特征性状进行数量分类研究.首先对21个性状指标采用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去掉相关性和累积贡献率较小的性状指标,再对16个钟花樱品种进行Q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瓣长与花瓣宽、花瓣宽与花瓣指数相关,其他性状相对独立,各性状选取合理;主成分分析显示,前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331%,保留相关性和贡献率较大的共6个性状指标进行Q型聚类分析.16个钟花樱品种按花瓣宽、花型大小、花萼长度等性状可分为二大类、三大类和五大类.花瓣宽度、花型大小和花萼长度应作为钟花樱种系品种分类的主要依据,为钟花樱常见观赏品种的梳理和选育提供了参考,拟建立国内钟花樱种系下常见栽培品种的分类体系,同时由于数量性状的不稳定性,品种分类工作需要更广泛地选择表型性状并结合现代分子技术来进行.  相似文献   
918.
为了揭示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遗传背景及其选育群体世代间的遗传变异,采用13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分析了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3个不同选育世代(F2、F4和F6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与高要(GY)、惠州(HZ)、茂名(MM)和无锡(WX)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F2、F4和F6 3个选育世代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Shannon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均呈现出随着选育世代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仍表现为高度多态性(PIC>0.5);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依次为GY群体>MM群体>HZ群体>WX群体,其中GY群体、MM群体和HZ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3个选育世代;随着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世代增加,世代间遗传距离(Da)逐渐增大(F2~F4的Da = 0.155 6,F4~F6的Da=0.375 7),遗传分化系数(FST)也逐渐升高(F2~F4的FST = 0.036 4,F4~F6的FST= 0.111 1);在UPGMA系统进化树中,3个选育世代群体与HZ群体、GY群体聚为一支,说明它们的遗传背景相近;罗非鱼"粤闽1号"3个选育世代母本的与4个地理群体中的GY、HZ和MM群体之间遗传分化中等,与WX群体之间遗传分化较大.研究表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在选育过程中遗传多样性出现下降趋势,遗传分化不断加剧,F6与F2、F4遗传分化中等,但仍保持着较高遗传多样性,具有进一步选育潜力;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中GY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与选育群体F6的遗传距离适中(Da<0.54),可作为潜在的引种群体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进行杂交,从而提高其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19.
基于灰色模型的贵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3,2000,2010年3期TM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源,采用RS与GIS技术、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提取和分析了贵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并选取13个主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运用灰色模型定量地分析不同地类与各驱动因子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1)研究期间,贵阳市水田、旱地、灌木林、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减少了135.2,55.4,80.8和98.6 km2;而水域、有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49.1,128.3和183.4 km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大,水田面积减少最大;(2)研究时段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呈增大的变化趋势,1993,2000和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分别为301.2,307.7和319.0;(3)贵阳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由1993年的0.76上升到2001年的0.78,随后下降到2010年的0.77,表明贵阳市土地利用结构系统的有序性、稳定性呈先增加再减弱的变化趋势;(4)贵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主导驱动力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及人均资源因素。  相似文献   
920.
易拓  王馨  杨闯  朱杰辉  宋勇 《热带作物学报》2021,42(6):1599-1605
为探究木薯的耐寒性及其在低温胁迫下抗渗透响应,对耐寒‘F200’木薯和低温敏感品种‘华南8号’(‘SC8’)木薯幼苗在人工低温条件下进行4 ℃低温处理,分别观测处理前和处理3、6、12、24 h下不同木薯品种生长表型情况以及渗透性物质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F200’木薯幼苗上部和下部叶片出现轻度萎焉,而‘SC8’所有叶片均严重萎焉,顶部叶片甚至出现脱水现象;‘F200’木薯叶片受H2O2的损害轻于‘SC8’,相对于‘SC8’的损伤持续增加,‘F200’呈现先加重后减轻的趋势;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木薯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呈现先急剧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过程;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的含量均逐渐升高;低温胁迫下,‘F200’木薯的总叶绿素减少64.23%,且小于‘SC8’的78.15%,二者差异不显著;REC增加11.48%,且显著小于‘SC8’的188%;MDA增加14.74%,且显著小于‘SC8’的20.98%;Pro增加90.53%,显著大于‘SC8’的27.95%;SP增加12.96%,且大于‘SC8’的17.82%,二者无显著差异;SP增加45.18%,且显著大于‘SC8’的2.16%。可见,低温胁迫下,‘F200’木薯通过增强H2O2的清除能力、增强光合作用、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途径,缓解了低温对木薯幼苗造成的伤害。低温耐受型木薯‘F200’和低温敏感型木薯‘SC8’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指标在低温胁迫下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木薯种质资源耐低温性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