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0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305篇
林业   247篇
农学   156篇
基础科学   145篇
  304篇
综合类   1650篇
农作物   207篇
水产渔业   131篇
畜牧兽医   567篇
园艺   255篇
植物保护   17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目的】评估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树干径向生长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探讨其径向生长的影响因子及作用机制,丰富南亚热带树木径向生长动态的观测数据,提高全球气候变化下红椎生长的可预测性。【方法】利用树干径向变化记录仪,连续记录不同分化等级红椎树干径向生长变化过程,同步监测气象环境因子,分析树干径向生长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年尺度上的红椎树干径向生长月均日变化循环模式均为夏季模式,优势木的径向变化峰值、谷值和振幅明显大于一般木和被压木。红椎树干径向累积生长表现为"S"型曲线。树干径向累积生长量表现为优势木最大(7 138μm),一般木次之(2 466μm),被压木最小(267μm)。径向最大生长速度及其出现时间在不同样树间均存在较大差异,优势木、一般木和被压木树干径向生长的最大速度分别为46.14、12.21和1.70μm·d~(-1),分别出现在一年中的第146、163和190天。优势木主要生长时期为一年中的第59~331天,一般木为第73~317天,被压木不存在主要生长时期。Pearson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表明,影响优势木树干径向生长的气象环境因子主要有日均相对空气湿度(RH)、日降雨量(P)和深度为20 cm土壤的日均含水率(φ_(s20));影响一般木树干径向生长的气象环境因子主要有日均相对空气湿度、日降雨量、深度为20 cm土壤的日均含水率和日均辐射(SR);得出优势木和一般木的树干径向日生长量(SRI)模型分别为SRI=0.955RH+1.909P-418.406φ_(s20)和SRI=-0.002SR+1.101RH+1.139P-579.751φ_(s20),R~2分别为0.525和0.342。【结论】不同分化等级红椎树干径向生长月均日变化循环模式一致,但径向累积生长量、径向最大生长速度及其出现时间、对气象环境因子的响应在不同样树间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交趾黄檀种子活力及开展交趾黄檀引种试验,为其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从泰国和柬埔寨引入的10个种源25个家系交趾黄檀种子为材料,观测不同种源和家系交趾黄檀种子在广西凭祥的萌发情况;利用培育的实生苗开展引种试验,调查其造林保存率和苗木生长情况,分析不同种源和家系交趾黄檀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的速生性和适应性.[结果]在10个交趾黄檀种源中,柬埔寨暹粒种源的种子活力最弱,发芽率和发芽势仅39.33%和19.33%,显著小于其他9个种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60.67%~76.95%和49.05%~71.33%)(P<0.05,下同),且这9个种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在25个家系中,泰国北柳T-KF-4的发芽率最高,为88.00%,泰国北柳T-KF-6的发芽势最高,为82.00%.2016年造林后,种源的平均保存率为88.17%,家系的平均保存率为89.59%;在10个种源和25个家系中,长势较佳的是泰国彭世洛种源(T-PP)和泰国北柳T-KF-1家系,其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62 m和2.89 cm及1.70 m和3.09 cm.2017年,2年生交趾黄檀苗木的平均苗高和胸径分别为2.69 m和2.17 cm;苗木长势在种源间差异不显著,但在家系间差异显著,其中,泰国巴真T-KI-5的平均苗高达3.15 m,泰国巴真T-KI-7的平均胸径达2.60 cm.[结论]交趾黄檀在广西凭祥引种栽培获得初步成效,且以泰国种源和家系对广西凭祥的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993.
针对传统湿帘风机系统存在温湿度不均匀,无法调控冷空气温度;对温室密闭性要求较高,不适用于节能型日光温室等问题,借鉴国外半封闭温室降温方式,对日光温室正压式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结构参数优化与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湿帘风机系统结构参数为,湿帘厚度150 mm,单位面积水流速4 L/(min·m~2),直径50 cm、均匀打孔、孔距20 cm、孔径1 cm、反光膜材料的通风筒;与对照温室相对,此系统最高可降温10℃,室内温度基本全天均低于室外,在距地面1.5 m水平面上各处的温差在2℃以内,湿度差在7%以内,垂直方向上距地面3 m以下的温差在3℃以内。此降温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夏季日光温室的温度,且温室各处的温湿度比较均匀,可以为我国节能型日光温室提供有效的夏季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994.
井盐水池塘中国对虾与尼罗=罗非鱼混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9年 6~ 9月 ,利用 6个面积为 0 1hm2 的井盐水池塘研究了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与尼罗罗非鱼 (Orecohromisniloticus)投饵混养的理论和技术。结果表明 ,罗非鱼选择性地滤食大型浮游生物 ,使池水溶氧量增加 ,促进了对虾的生长 ,提高了饲料和空间的利用率。对虾与罗非鱼的密度分别为 1 5 0 0 0 0尾 /hm2 和 1 0 0 0尾 /hm2 时 ,对虾的生产力为 1 2 9g/(m2 ·d) ,成活率达 61 7% ,产量为 5 5 0kg/hm2 ,均比单养对虾高  相似文献   
995.
信阳茶园低产土壤有粘化型和瘠薄型二类 ,主要有下蜀系黄土母质发育的黄土质黄褐土 ,黄土粘盘黄褐土 ,第三纪红土母质发育的红粘土以及石质土、粗骨土。通过对上述低产茶园土壤的诊断 ,阐述了粘化型土壤障碍因子是土体中有粘化层或粘盘层 ,土壤通性差 ,排水不畅有渍水层。瘠薄型土壤水土流失严重 ,土层浅薄 ,全量养分缺乏等。针对这些障碍因子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996.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法对广东鲂、团头鲂及其杂交子一代肌肝眼 3种组织的 4种同工酶(EST、LDH、MDH、SOD)进行电泳 ,分析其酶谱组成和活性差异。结果显示父母本同种组织中大部分同工酶的表达酶谱较相似 ,尤其以眼组织的LDH、肝组织的MDH以及 3种组织的SOD同工酶的表型最为相似 ,表明两种鱼的亲缘关系较近 ,是本远缘杂交成功的遗传物质基础。同时父母本的某些同工酶谱又存在有稳定的种间差异 ,如肝组织的LDH。杂交子一代同工酶表型有些具有来自双亲的区带总和 ,有些则单独表达父本或母本的基因 ,更有些出现父母本没有的表型  相似文献   
997.
芒果小穴壳蒂腐病菌(Dothiorella dominicana)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广西桂香芒果病果中分离出了芒果蒂腐菌Dothiorella dominicana。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间、温度、pH值、光照等条件对该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有显著的影响。在100%RH下,3小时后分生孢子开始萌发,9小时后达到最高;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区是25 ̄34℃,最适生长ph在3.5 ̄5.5之间。室内药剂测试表明,25%施保克乳油对该菌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998.
人参总皂苷提取分离工艺的优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研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人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以人参总皂苷得率为考察指标。确定了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人参总皂苷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表明;以50%乙醇为洗脱剂效果最佳。人参总皂苷洗脱率在85%以上。纯度约为60%。此工艺简便,无污染,成本低,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克隆沼泽型水牛VASA基因5′侧翼序列,对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转录活性检测,为后续水牛繁殖性能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河流型水牛(Bubalus bubalis)的VASA5′侧翼序列,经过同源比对,设计PCR引物。以沼泽型水牛血液基因组为模板扩增VASA基因5′侧翼序列并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扩增的VASA基因5′侧翼片段插入pEGFP-1多克隆位点处,构建pVASA-EGFP-1载体。载体经脂质体转染HEK-293T和CHO细胞系,分析其转录活性。【结果】成功克隆沼泽型水牛VASA 5′侧翼序列及部分CDS区序列,共3 081bp,同源性分析表明,沼泽型水牛VASA基因5′侧翼序列与河流型水牛、黄牛、绵羊、山羊、小鼠和人的相似性分别为99%,96%,93%,95%,90%和79%。对其5′侧翼序列2 000bp进行启动子预测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发现在其翻译起始位点上游-635--586处存在TATA box,启动子区存在Nobox、Stat1、Stat3、Stat4、Stat5a、Stat5b、Stat6、Gata3、Smad2、Smad3和Smad4等反式作用因子结合位点,其中Stat家族基因在VASA启动子区存在多个结合位点,且同一位点又存在多个Stats基因结合的情况。水牛VASA启动子能启动EGFP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但非常微弱;能启动EGFP在CHO细胞中表达,且启动活性与CMV启动子相似。【结论】成功克隆了沼泽型水牛VASA基因启动子,分析了其启动子序列特征并成功验证其组织特异性和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000.
等高草篱对坡耕地土壤苯磺隆残留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市昌平区冬小麦田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对不同坡位(坡中和坡底)的土壤进行分层(0~5、5~10、10~15 cm)取样测定,研究了草木樨和狼尾草两种等高草篱在不同雨强(15、20 mm·h~(-1))和坡度(15%和20%)条件下对土壤苯磺隆残留迁移及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干旱条件下,降雨后土壤苯磺隆残留纵向迁移特征明显,无明显的水平移动,亦未产生残留径流输出。草篱能够促进土壤中苯磺隆残留向下迁移,导致草篱带内和无草篱区域土壤中的残留纵向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异:草篱带内3个土层残留水平相近,而对应坡位无草篱区域残留主要滞留于土壤表层,并随土层加深而显著降低。雨强、草篱、坡度均对土壤苯磺隆残留量有显著影响,草篱的贡献超过雨强和坡度,成为影响坡耕地农药残留纵向迁移行为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