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2篇
  免费   860篇
  国内免费   1078篇
林业   1233篇
农学   762篇
基础科学   589篇
  1246篇
综合类   7054篇
农作物   962篇
水产渔业   438篇
畜牧兽医   1895篇
园艺   992篇
植物保护   529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601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505篇
  2019年   556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626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771篇
  2013年   777篇
  2012年   1284篇
  2011年   1254篇
  2010年   1202篇
  2009年   1087篇
  2008年   1036篇
  2007年   1020篇
  2006年   806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菟丝子致死薇甘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入侵的害草,已经由珠江三角洲扩散到粤东、粤西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山区。在薇甘菊的天敌调查中看到菟丝子寄生于薇甘菊,严重时可以把薇甘菊致死。我们在本所的实验园中栽种薇甘菊,并让其被菟丝子Cusuta chinensis Lam.寄生,结果证实菟丝子在两个月左右,完全可以抑制薇甘菊的生长,最终把薇甘菊致死。这可能是以草治草的一种新途径,但是菟丝子也是我国农作物的一种重要昌,如何利用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为害,而又不使菟丝子对薇甘菊的伴生植物和鞭它农作物造成为害,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菟丝子致死薇甘菊的机理更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和六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HinfⅠ,MboⅠ,RsaⅠ,HaeⅢ和PvuⅡ)酶切,对国内害虫防治上常用的几种昆虫病原线虫,包括斯氏属S.car-pocapsae,S.feltiae和S.glaseri以及异小杆属H.bacteriophora,H.zealandica,H.indicus和H.megidis等8个品系rDNA-ITS进行分析。建立起可以区分各线虫种的标准RFLP图谱。该方法快速简便,稳定可靠,需要的样品量少。可以用于新鲜的,或冻存的样品,甚至分析单条的线虫,不仅可进行昆虫病原线虫的快速分类鉴定。而且进一步可以应用于线虫田间释放的辅助监测。实际田间感染率的测定和线虫毒力的比较。  相似文献   
33.
水稻不同品种或组合对甲磺隆耐药性差异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水稻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比活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比较其对甲磺隆的敏感性水平,探讨了水稻不同品种或组合的耐药性差异机制。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或组合ALS对甲磺隆均较敏感,当甲磺隆浓度为100 μg/L时,对ALS比活力抑制率达60%以上,且活力百分比与甲磺隆浓度对数成直线负相关关系,相关程度显著或极显著;活体条件下ALS活力均受到甲磺隆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同一品种ALS活力不随甲磺隆浓度的变化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在甲磺隆浓度相同时,活体条件下所有供试水稻品种ALS活力均显著高于离体条件下的ALS活力,影响程度与植株耐药性差异基本一致,说明甲磺隆在水稻体内存在较强代谢失活作用,代谢失活差异是水稻不同品种或组合对甲磺隆的耐药性差异机制。  相似文献   
34.
农作物病虫预报可视化具有形象生动、信息传递快捷、覆盖面广等优点,是更好发挥预报作用的最佳方式。大范围实施这种预报发布形式的条件,目前已基本成熟,经过努力,必然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取得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35.
根结线虫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概述了根结线虫的发生分布和传统分类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同工酶电泳技术、DNA重组技术、PCR技术)在根结线虫种和生理小种鉴定中的运用及其防治,并对生物防治及抗根结线虫育种、转基因工程在植物线虫学研究领域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一个与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k~m连锁的SCAR标记的分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研究将以前在稻瘟病菌菌株S1522获得的与决定对水稻品种梅雨明无毒性的基因(AVR-Pikm)相连锁的1个RAPD标记OPO121000进行了克隆和鉴定。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OPO121000的大小为946个碱基,不含有与已报道的稻瘟病菌Mg-SINE、Fosburry、Magyy、Grasshopper、Pot2以及Pot3等同源的重复序列。根据OPO121000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24个核苷酸的特异引物,对无毒表型亲本S1522和毒性表型亲本S159、无毒表型群体基因池、毒性表型基因池以及有性杂交后代108个菌株进行了PCR扩增,所有无毒表型的菌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1条与OPO121000大小相同的DNA条带,而毒性表型的菌株除5个重组个体外,均不能扩增出这条特异带。此结果表明,与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km连锁的RAPD标记OPO121000被成功地转化为SCAR标记,为进一步通过染色体步移克隆该无毒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山羊高床舍饲配套饲养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春江 《家畜生态》2004,25(2):68-70
山羊高床舍饲技术通过修建标准化山羊圈舍,实现山羊饲养过程中对山羊个体的有效控制和辅助,降低饲养劳动量和劳动强度;通过带动种草养羊、养羊与沼气结合,在实现山羊饲养的同时,促进了退耕还草、封山育林等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38.
草酸青霉菌果胶酶诱导黄瓜抗黑星病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的固态发酵提取产物--果胶酶粗酶液诱导黄瓜对黑星病(Cladosporium cucumerinum)的抗性进行了研究。以果胶酶粗酶液喷雾处理4个感黑星病黄瓜品种的黄化苗,48 h后挑战接种黑星病菌孢子悬液,其中"中农5号"黄瓜品种表现的诱导抗病效果最好,诱抗效果达62.51%。不同浓度果胶酶诱导处理黄瓜,发现果胶酶浓度在20 U/mL时,可导致黄瓜发病略高于对照;在40~200 U/mL浓度范围内,诱导效果较为明显。通过研究果胶酶诱导抗病的时效性,表明诱导处理前接种病菌或诱导处理后0、6 h接种的各处理病情指数与对照间没有差别,而诱导处理12~72 h后接种病菌的,果胶酶的诱导抗病效果均很明显,诱抗效果达29.64%~60.02%。实验还表明,随着挑战接种压力的增大,果胶酶的诱导抗病效果降低。果胶酶不能抑制黑星病菌孢子萌发,相反可以促进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  相似文献   
39.
 丹参(Salvia miltorrhiza B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我国一种常用大宗中草药。近年来河北安国中药材基地丹参上一种退化病十分严重,该病田间发病率高,有的田块高达60%~80%,表现为花叶、斑驳、卷叶、黄化、矮化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丹参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利用生物学、电镜观察、血清学方法和基因序列测定等方法对病原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与该病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0.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chlorophyllin (CHL) inhibiting HT29 cells. METHODS: IC50 value and growth curve of HT29 cells were detected with MTT method. Apoptosis was detected with Wright-Giemsa staining, FCM and DNA electrophoresis. Telomerase was detected by PCR-ELISA, and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COX-2 gene were detected through RT-PCR and Western blot. RESULTS: CHL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HT29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CHL blocked HT29 cells in G1 phase but did not induce apoptosis.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CHL inhibits th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and COX-2 in HT29 cells. CONCLUSION: CHL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HT29 cells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and COX-2 and blocking cells in G1 ph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