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2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343篇
林业   292篇
农学   352篇
基础科学   203篇
  692篇
综合类   1291篇
农作物   367篇
水产渔业   285篇
畜牧兽医   706篇
园艺   202篇
植物保护   25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两次投加竹炭对UASB反应器污泥颗粒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竹炭不同投加方式对UASB反应器污泥颗粒化过程的影响,以猪场废水为培养基质,对比分析了试验组(启动初期和颗粒污泥形成后两次投加粉末竹炭)和对照组(仅在启动初期投加1次粉末竹炭)两台UASB反应器中污泥颗粒化过程。结果表明:在颗粒污泥出现后再次投加粉末竹炭可促进颗粒污泥的增殖与稳定,有利于大粒径颗粒污泥的形成和致密化,改善颗粒污泥沉降性能,进而提高有机物去除效果。试验运行至第57 天,试验组反应器底部和上部污泥颗粒化程度(SGR)分别为94.5%和60.7%,比对照组分别高出了7.9%和17.3%,其中试验组反应器底部粒径大于 1.7 mm的颗粒污泥质量分数达到了41.7%,而对照组仅为32.4%;试验组反应器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81.6%,明显高于对照组(75.7%)。试验结果证明,在UASB污泥颗粒化过程中,于颗粒污泥出现后再次投加粉末竹炭,可加快UASB 反应器的启动。  相似文献   
992.
一株溶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磷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珊  黄星  范宁杰  冯昭中  李会会  李顺鹏 《土壤》2010,42(1):117-122
从作物根际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溶 P 能力强的菌株 GJT-1,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 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 GJT-1 对磷酸三钙、磷酸铝、磷酸铁有一定的溶解能力,28℃培养到第 3 天对磷酸三钙液体培养基的溶 P 量可达 224.51 mg/L.该菌对开阳磷矿粉和宜昌磷矿粉的溶 P 量分别为 194.25 mg/L 和 120.59 mg/L.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接种活菌处理的磷矿粉表面凹凸且有黏性物质附着,表明菌株 GJT-1 可利用磷矿粉.  相似文献   
993.
水稻稻曲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珊 《福建农业学报》2012,27(4):452-456
稻曲病已成为世界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通过对国内外稻曲病的分布与为害、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稻曲病的侵染循环等研究进行综述,并就稻曲病抗病材料的筛选、抗性基因鉴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系统分析当前稻曲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稻曲病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4.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进行分析.从89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6条多态性好、扩增清晰的引物,共获得195个位点,有15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78.46%.采用NTSYS-PC2.0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24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5~0.89,在遗传系数为0.72处将24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划分为3类.结果表明,白肉枇杷种间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供试白肉枇杷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相关性不甚明显,多数来源相同的种质资源遗传关系近,但也存在明显的不同来源地的种质资源聚为一类;同期检测到的7条特异性条带,可作为供试白肉枇杷的6个品种鉴定的参考性标记;获得的部分特异标记可以区分贵妃、新白1号和新白8号.  相似文献   
995.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PKV)3D基因序列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福建省某猪场采集腹泻粪便样品和小肠组织混合物中扩增猪嵴病毒3D基因,将扩增后的目的片段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扩增的目的片段编码有完整的3D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407bp,编码有468个氨基酸。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将获得3D基因序列和GenBank的猪嵴病毒株3D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该毒株的3D基因序列和SH-W-CHN/2010/China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3.6%,与WH1株核苷酸同源性最低,为92%。从遗传进化上看,猪嵴病毒和其他中国株在遗传进化上处在一个同一分支,匈牙利分离株处在另一分支,表明猪嵴病毒可能在欧亚大陆上各自独立进化。  相似文献   
996.
结合调查分析,探讨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97.
为评价重金属铅对鱼体的毒性,研究了铅对建鲤(Cyprinuscarpio var.Jian)鱼种的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结果显示:铅的24hLC50为7.44mg/L,48hLC50为6.48mg/L,安全浓度(SC)为0.65mg/L,属于高毒;建鲤鱼种对铅的耐受性低于其他鱼种;亚急性试验过程中,鱼体中铅的含量随浓度的增大而上升,随时间的推移先升高,随后降低至平衡,到50d试验结束时,各铅浓度组鱼体中的含铅量均处于0.3μg/g湿重左右。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改进的三氯乙酸/丙酮法,对稻瘟病菌菌丝体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获得了高分辨率电泳图谱,较改进前三氯乙酸/丙酮法蛋白质点数量平均提高687个点。在等电点pI 3~10和4~7范围内,电泳图谱上可分别检测到(500±40)及(984±70)个蛋白点。利用该方法对氮胁迫条件下稻瘟病菌菌丝体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在pI 4~7范围内电泳图谱上检测到(1 169±90)个蛋白点。通过加强对样品的清洗结合丙酮对蛋白质在水化液中的二次沉淀,能较好地除去样品中杂质而保证电泳质量。优化后的方法可用于稻瘟病菌菌丝体蛋白质组的研究,并获得了更加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梨黑星病是亚洲梨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是由纳雪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感染所致。V.nashicola主要寄生在亚洲梨叶片表皮细胞壁的果胶质层中。该菌的感染可能主要与分泌的细胞外分泌物质、角质分解酶、过氧化氢和果胶质分解酶有关。而亚洲梨对V.nashicola的抗性可能主要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多种病程相关蛋白、富亮氨酸重复类受体蛋白激酶等有关。另外,不具直接杀菌能力的系统抗性诱导剂acibenzolar-S-methyl(ASM)在大田试验中对梨黑星病菌有较好控制效果。这与ASM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和几丁质酶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达V901草菇菌丝在不同营养条件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碳源有葡萄糖、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和蔗糖,但对草菇菌丝生长最有利的碳源是可溶性淀粉;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碳氮比是10∶1;最佳可溶性淀粉浓度是5.0%;钾对草菇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草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