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4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778篇
林业   610篇
农学   393篇
基础科学   449篇
  773篇
综合类   3549篇
农作物   655篇
水产渔业   287篇
畜牧兽医   1485篇
园艺   742篇
植物保护   35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446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377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400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676篇
  2010年   613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588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上海地区收集血液样品(猪、牛、山羊、马、鸡、鸭、鸽、犬和部分珍禽等)964份,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DS-ELISA)检测抗HEV抗体。结果表明,猪抗HEV抗体的阳性率为72.18%(301/417),其中母猪阳性率最高,为82.53%(222/269),育成猪阳性率为52.54%(62/118),保育猪阳性率为50.00%(15/30);22个猪场均检测到抗HEV抗体阳性猪,阳性率高于60%的猪场有16个,占阳性猪场的72.72%。在牛、山羊、马、鸡、鸭、鸽等血清中也检测到了抗HE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0%,24.00%,16.00%,1.90%,12.77%和4.44%,明显低于猪群的阳性率。在宠物犬中检测到了抗体阳性犬,阳性率为17.82%(18/101),说明犬对HEV易感。珍禽中野鸭、火烈鸟对HEV也有一定的敏感性,阳性率分别为6.60%(1/15)和10%(1/10),在孔雀和鸵鸟的血清标本中未检测到HEV抗体。猪群中戊型肝炎病毒存在较普遍,其他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多种动物也对HEV敏感。  相似文献   
102.
林分植被覆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林分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其时空变化是林分生态系统发展方向的判断依据。对玉溪市2010—2019年林分植被覆盖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回归模型探索了林分植被覆盖改善与退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林分植被覆盖整体呈向好趋势,各驱动因素与斜率均不是简单线性关系;道路和居民区与林分植被覆盖改善速度呈负相关、与退化速度呈正相关;DEM、坡度、大型水体、公益林管护与林分植被覆盖改善速度呈正相关、与退化速度呈负相关;坡向与林分植被覆盖改善速度呈正相关,地形起伏度与林分植被覆盖退化速度呈负相关。林分植被覆盖改善与退化的驱动力不尽相同,影响机制也存在差异,这为更好制定生态保护相关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河北花生品质改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花生品质的含义,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良花生品质的途径如营养元素、水分、气候因子等因素,为进一步改良花生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卡里佐枳橙是重要的柑橘砧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新砧木被引进我国并在部分地区用于柑橘生产。为了全面了解卡里佐枳橙在我国的生产表现,本研究采用田间观察和问询相结合的方法在全国6个柑橘主产省16个区(县)30多个果园开展了嫁接亲和性、早结丰产性、抗逆性等方面的调查。在重庆和广西两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共三个试验点、分别对嫁接在卡里佐枳橙和枳砧上的梁平柚和纽荷尔脐橙等两个不同接穗品种开展了连续三年在树体、产量、结果效率和果实品质等园艺学性状方面的系统比较。结果显示,总体上讲卡里佐枳橙的嫁接亲和性较好,但与红江橙和无籽柠檬嫁接后表现出明显的不亲和;早结丰产性好,树势旺,结果效率不如枳砧高;果实品质优良,与枳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抗逆性方面,卡里佐枳橙对裂皮病、天牛比较敏感,对碱性土壤比较敏感,容易导致叶片缺铁黄化。本研究将对我国柑橘砧木的选择以及以卡里佐枳橙砧果园的田间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5.
摘要:由于立柱基质栽培设施存在上下层水肥供应不均和阴阳面光照不均的问题,导致了蔬菜长势不均进而影响高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引入TRIZ理论,根据TRIZ一般解题流程,首先陈述具体技术问题,然后抽象为TRIZ通用问题模型,再运用TRIZ工具得到通用的解决方案模型,共获得16种解决方案,最后结合实际,通过方案评价进行选择和技术集成,最终优选出“立体水培(或气雾培)+动态旋转+周期性供水肥”的集成方案,解决了立柱基质栽培水肥供应不均和光照不均的问题,有望进一步实现蔬菜无土栽培提质增产。  相似文献   
106.
蚯蚓粪富含有机质、腐殖酸及微生物菌群,可作为植物养分供应和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的常用有机肥基质,然而,其对山药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尚不清楚。以木质纤维素饲喂的赤子爱胜蚓得到的蚯蚓粪为基质配施益生菌剂开展山药施用效果的研究,统计分析蚯蚓粪益生菌肥添加对山药生长和品质的变化,探究其对于山药共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粪益生菌肥的使用促进了铁棍山药的株高及单株重,提高了山药的产量,收获期铁棍山药中黄酮含量升高了2.48 mg/g,增长约37.48%,可溶性糖、蛋白质及皂苷等营养成分分别提高0.26、0.14、0.31 倍;通过对铁棍山药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微生物和内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表明,施肥后根际土壤中链霉菌、鞘氨醇单胞菌、芽孢杆菌明显增多,绿僵菌等明显减少,并且这些丰度明显改变的微生物也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内生微生物中泛菌、枝孢菌明显增多,青枯菌、Cyphellophora 等病原微生物丰度明显减少。蚯蚓粪益生菌肥的施用改善了山药根际微生态健康状况,减少了发病率,提高了山药品质。  相似文献   
107.
研究柑橘园长期种植白三叶对四川丘陵区紫色土有机碳及氮素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为紫色土地力提升和柑橘园肥料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2014—2020年在川东北丘陵区开展5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柑橘园清耕及柑橘园间作白三叶2个处理,2020年3月,采集0~10、1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全氮含量。结果表明,川东北丘陵区柑橘园土壤水稳定团聚体以<0.25 mm小粒级为主,2~1 mm粒级含量最低。与清耕相比,柑橘园长期种植白三叶增加了2~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减少了>2、<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且不同土层之间均表现出这一趋势。种植白三叶显著提高土壤0~20 cm土层及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表现为随着粒级的减小含量逐渐增加、且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除0~10 cm土层>2、2~1 mm粒级外,柑橘园种植白三叶均能提高不同土层中各粒径土壤碳氮比。综上,柑橘园长期种植白三叶增加土壤>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补充紫色土有机碳库和氮养分含量,能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升紫色土持续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探明水氮耦合对沙培黄瓜养分吸收及水肥利用的影响,以获取最适水氮耦合方案,为温室沙培黄瓜水氮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优胜美”水果黄瓜为供试品种,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进行了沙培黄瓜水氮耦合的田间试验,试验共设7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分别于苗期、花期、初瓜期、盛瓜期及末瓜期测定黄瓜植株各器官的氮磷钾吸收量,并对各处理的产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苗期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较少,进入花期后植株养分吸收量快速增加,各器官养分的分配总体上表现出叶片和果实吸氮量较大,茎、根和花较少,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均随着灌水水平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高的灌水水平和施氮量会抑制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产量随着灌水水平的增加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但灌水水平对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过量施氮后会使产量降低,符合报酬递减规律,施氮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灌水水平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低水高氮的处理T3能获得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施氮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并且其随着灌水水平的增加大体上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中等适宜的灌水水平下增施氮肥能够得到较高的肥料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各处理接近度Ci的排序为T4>T5>T3>T6>T7>T1>T2,得到T4为最优的水氮耦合方案,即在80.20%的灌水水平下施用氮肥623 kg/hm2,该方案能够达到农业生产中低投入和高产出的最终目标,并减少水肥浪费,可为温室沙培黄瓜水氮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花生新品种邢花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252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邢花4号,具有高产、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适宜烘烤等特点,适宜在北方夏花生产区麦垄套种或夏直播.  相似文献   
110.
褐蘑菇是张家口市著名特产--口蘑系列中的1个种类,主要分布于张家口地区北部坝上高原的天然牧场,属于低温型食用真菌.褐蘑菇又称“香口蘑“,特点是香味浓郁,肉质肥厚、鲜嫩,营养丰富,有很高的保健价值.1997年开始大面积人工栽培,现已发展为坝上的特色支柱产业.本研究将褐蘑菇进行南移栽培,探讨不同栽培原料及其配方对褐蘑菇产量的影响,旨为冀中南部进行褐蘑菇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