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3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472篇
林业   212篇
农学   260篇
基础科学   176篇
  440篇
综合类   2013篇
农作物   274篇
水产渔业   201篇
畜牧兽医   789篇
园艺   292篇
植物保护   27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观察了高盐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AS)发生发展过程中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SMC)表型转化的规律,旨在探讨肺小动脉中膜SMC表型转化在AS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100只1日龄商品代AA雄性肉仔鸡常规育雏,8日龄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盐组(饮水中添加0.30%氯化钠)。分别在15、22、29、36、43、50日龄时每组随机取5只鸡的肺组织并制备石蜡切片,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法测定SMC表型标志蛋白α-SM-actin的表达。结果表明:(1)对照组肉鸡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肺小动脉中膜SMC表型的动态转化,22日龄时发生了由收缩表型向增殖表型的转化,随后逐步向收缩表型回转,且各级肺小动脉SMC转化时间不一致。(2)高盐组SMC表型转化时间(15日龄)较对照组提前了1周,高盐促进了SMC由收缩表型向增殖表型转化。且直径20~50μm的肺小动脉SMC表型转化受高盐影响最大,推测其在高盐诱发肉鸡AS的过程中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犬冠状病毒基因疫苗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VAX1为载体首次构建了犬冠状病毒病基因的3种真核表达质粒。首先将犬冠状病毒大熊猫株(CCVDXMV)纤突蛋白(S)、膜蛋白(M)和核蛋白(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将测序后的质粒pTS、pTM和pTN分别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中得到重组质粒pVAXS、pVAXM和pVAXN。将这3种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MDCK细胞,通过RT—PCR法进行转录水平的检测,并用间接ELISA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pVAXS、pVAXM、pVAXN转染MDCK细胞36h后就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在转染72h后可检测到3种目的蛋白的表达。动物免疫试验表明,3种真核表达载体能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应答,这为CCV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3.
利用细胞培养、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等技术研究缺氧与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的关系,进一步阐明缺氧与以肺动脉增殖重塑为特征的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关系。结果显示,缺氧显著引起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癌基因c-fos和c-mycmRNA的表达(c-fosmRNA:常氧组为144.6±20.2,缺氧组为198.1±32.8,P<0.01;c-mycmRNA:常氧组为125.4±18.8,缺氧组为167.1±22.4,P<0.01)。缺氧显著引起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癌基因c-fos和c-myc蛋白的表达(c-fos蛋白:常氧组为150.9±33.2,缺氧组为225.9±37.0,P<0.01;c-myc蛋白:常氧组为162.1±28.5,缺氧组为228.8±33.4,P<0.01)。结果表明缺氧能够明显诱发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癌基因c-fos、c-myc的转录和表达,是启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阐明缺氧是以肺动脉重塑为特征的肉鸡腹水综合征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介绍了丹麦有机猪的生产情况(有机猪的品种、畜舍环境和条件、畜舍卫生和饲养饲料状况)、沙门氏菌控制计划的情况(饲料、种猪群、断奶仔猪群、育肥猪群和屠宰场的监控)和效果。同时,简析了我国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实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预防管理体系和有机养殖是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5.
将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1/96(H5N1)株的NA基因及LacZ报告基因克隆到禽痘病毒载体pSY681中,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SY(NA+LacZ),将其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经蓝白斑筛选,纯化表达NA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rFPV-NA,用其免疫SPF鸡,检测该重组禽痘病毒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该重组禽痘病毒能够在体外培养细胞内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NA蛋白,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55ku;用该重组禽痘病毒免疫SPF鸡后,能够使免疫鸡获得对H5N1和H7N1两种亚型HPAIV攻击的部分保护。表明,重组禽痘病毒rFPV—NA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6.
油料向日葵根系生态与生理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对作物地上部分的结构功能和叶光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向日葵的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盐渍化地区向日葵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就更少。为了有效地研究油料向日葵根系吸水过程和根系分布的关系,本文对向日葵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和根系密度分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7.
通过SDS-PAGE方法对猪囊尾蚴囊液抗原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分别分离纯化了其中的16 000和10 000特异性蛋白质成分;将16 000和10 000纯化蛋白质成分分别做成佛氏佐剂苗,分组免疫BALB/c小鼠,超免后,无菌取脾脏制备脾细胞,分别与NS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阳性筛选和特异性鉴定获得2株分泌猪囊尾蚴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TSCF-1611H12B8和TSCF-1012G5B5。免疫学鉴定结果表明,单抗TSCF-1611H12B8和TSCF-1012G5B5与猪细颈囊尾蚴、旋毛虫、住肉孢子虫和蛔虫抗原间不存在交叉反应;单抗TSCF-1611H12B8识别囊液中16 000和10 000蛋白质抗原条带,而单抗TSCF-1012G5B5识别囊液中的10 000蛋白质条带。  相似文献   
78.
以纯化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重组M蛋白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方法进行融合、筛选,最终获得3株抗TGEVM蛋白的杂交瘤细胞系1B3、3C2、4A5,染色体平均记数为89对、92对、90对,间接ELISA检测1B3、3C2、4A5细胞培养上清的效价分别为1/4000、1/1000、1/4000,腹水效价分别为2×10~4、2×10~5、2×10~5。通过间接ELISA做病原检测,这3株单抗不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轮状病毒发生交叉反应,而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显示良好的特异性。用制备的单抗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做病原检测,发现染色后TGEV感染的细胞培养物在胞浆和细胞膜上出现黄绿色荧光,未接种病毒的细胞培养物未见有黄绿色闪亮荧光,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抗重组TGEVM蛋白的单抗对病原检测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为TGEV准确快速的病原诊断和TGEV感染相关的基础性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双顺反子DNA疫苗对禽流感病毒(AIV)的保护作用,将H5和H7亚型AIV的HA基因克隆到同一表达栽体上,构建了双顺反子HA基因表达质粒pCI—H5HA—H7HA。以此质粒肌注免疫4周龄SPF鸡,首次免疫后3周加强免疫,同时设pCI—H5HA和pCI—H7HA联合免疫组及空白对照组,每周采血用微量血凝抑制法检测HI抗体。加强免疫后3周分别以100LD50的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HPAIV)A/Goose/Guangdong/1/96(H5N1)和A/FPv/Rostock/34〈(H7N1)进行致死性攻击。结果显示各免疫组均可刺激鸡体产生H5、H7特异性抗体,pCI—H5HA—H7HA诱导产生的抗体对H5N1和H7N1的攻毒保护分别为50%和10%,而pCI—H5HA和pCI—H7HA联合免疫的攻毒保护均为70%。表明双顺反子质粒可诱导鸡产生较好或一定的保护,但免疫效果不够理想,推测与DNA的摄取及其体内表达有关,可望通过调整DNA疫苗的多种因素提高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0.
大熊猫犬冠状病毒部分S基因的克隆与全S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庆某动物园死亡的大熊猫肝脏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鉴定为犬冠状病毒(命名为CCV DXMV)。本实验根据CCV K378和CCV Insavc-1株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普通PCR引物SF1-SR1和SF2-SR2,以及半套式引物SF3-SR3、SR13、SF13、SF4-SR4和SF14,分段扩增了CCVDXMV株部分S基因,得到了368bp、792bp、737bp、1178bp和985bp5个基因片段。将纯化的RCR产物分别克隆到pGEM—T载体中,通过筛选和鉴定,获得了5个阳性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送生物公司测序,将测得的基因序列与先前测定的该株病毒部分S基因序列,拼接成全S基因序列,并与其它株CCV及TGEV HN2002和FIPV79—1146株的S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绘制进化树。结果表明,该株病毒与CCV K378株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9.4%;而与CCV 23/03株的同源性最低,为56.9%;与FIPV和TGEV分别有90.4%和82.1%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