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7篇
  免费   775篇
  国内免费   939篇
林业   865篇
农学   679篇
基础科学   430篇
  1106篇
综合类   5779篇
农作物   685篇
水产渔业   441篇
畜牧兽医   1857篇
园艺   1048篇
植物保护   491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521篇
  2021年   487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460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530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562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854篇
  2012年   1123篇
  2011年   1089篇
  2010年   1085篇
  2009年   903篇
  2008年   940篇
  2007年   786篇
  2006年   613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3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由于激光具有功率高、相干性好、光谱线宽窄、光谱范围广等特点,其在土地保护、农作物生长及害虫防治等领域应用广泛.文章综合国内外激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已经获得应用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激光测距仪、激光雷达系统、激光补光灯等设备在土壤检测、土地平整、激光诱变育种、植物补光和虫害防治等领域发挥的作用,对激光技术对农业领域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激光技术在吉林省农业应用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以三七(Panax notoginseng)植株及其产品和近缘种为研究对象,采用L9(3 4)正交试验对三七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然后利用HPLC法检测三七素含量,并对各样品中的三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三七素提取条件为超纯水、料液比1∶20(g/mL),提取1次(10 min);三七素在三七花蕾中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根状茎和主根,但是三七茎叶中也有较高含量的三七素,说明三七花蕾和茎叶均可作为三七素的提取原料;在三七产品中三七花的三七素含量最高,达到3.33%,其次是剪口(根状茎)、筋条(侧根)和须根;但三七素的含量与三七个头大小(头数)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在三七近缘种姜状三七(P. zingiberensis)和野三七(P. vienamensis var. fuscidiscus)主根、珠子参(P. japonicus var. major)根状茎中的三七素含量显著低于三七主根三七素含量,也显著低于三七其他部位的三七素含量,说明三七是最佳的三七素来源植物。三七素的含量主要受到物种和部位的影响,与产品规格无关。本文所建立的三七素提取方法和HPLC检测方法,能够快速简便、稳定可靠测定样品中三七素含量;并可为三七素相关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为三七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
根据野外采样和文献查阅,系统整理了可可的地理分布记录,并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GIS软件对可可的潜在适宜分布范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北美洲南部、中南美洲北部、非洲西部、亚洲东南部以及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地区均是可可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域。其中,中国海南、台湾南部、云南西双版纳、广东雷州半岛也属于可可的适生范围。经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模型的AUC(Area under curve)值为0.977,表明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各环境变量重要性的Jacknife检验表明,极端最低温度、年降雨量、年温度变化范围、最暖季降雨量对可可的潜在分布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4.
对不同生态类型的50份黄瓜种质资源的单瓜种子产量进行检测,并对单瓜种子产量与种瓜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黄瓜单瓜种子产量在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变幅在0.5~7.9 g之间;筛选出单瓜种子产量在6.2 g以上的高产黄瓜种质资源5份,单瓜种子产量在1.9 g以下的低产黄瓜种质资源5份。黄瓜单瓜种子产量与7个性状相关,其影响顺序为:单瓜籽粒数>心腔横径>百粒重>单瓜重>种子长>种子宽>心腔纵径。通径分析表明,单瓜籽粒数和百粒重是影响黄瓜单瓜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908、0.363。此外,4种生态类型之间的单瓜种子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5.
互叶白千层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推广芳香油料树种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优良品种,研究了不同激素及浓度、浸泡时间、扦插基质、扦插季节和插穗粗度对互叶白千层生根率影响,筛选各因素水平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扦插生根影响差异极显著,适宜互叶白千层插穗生根的最佳激素水平为0.8 mg/mL ABT溶液。筛选出最佳的扦插组合为:插穗粗度为0.15 cm,浸泡时间为12 h,扦插季节为冬季,扦插基质为红心土。  相似文献   
76.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青贮与花生秧配比对奶牛瘤胃中花生秧降解特性的影响。选择4头体重、生理状态、生产性能相近,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分别饲喂含有玉米青贮与花生秧不同配比的全混合日粮(TMR),3种TMR中玉米青贮与花生秧的干物质(DM)配比分别为3.9∶1.0(A组)、1.2∶1.0(B组)、0.4∶1.0(C组)。试验分3期进行,依次进行A、B、C组试验。每期预试15 d,采样期4 d;共57 d。采用尼龙袋瘤胃降解技术测定花生秧在奶牛瘤胃中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72 h瘤胃降解率,并求得目标养分的动态降解参数及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1)花生秧的DM在瘤胃中有效降解率为56.49%~59.62%,CP为40.45%~47.36%,NDF为33.26%~35.20%,ADF为36.31%~37.45%。2)B组DM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C组(P0.05),极显著高于A组(P0.01);B、C组的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A组(P0.05)。3)B、C组的NDF快速降解部分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3种TMR对花生秧粗NDF和ADF有效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花生秧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本试验条件下,玉米青贮与花生秧DM配比为1.2∶1.0时,可有效提高花生秧DM和CP的瘤胃降解率。  相似文献   
77.
文化营销就是利用企业文化力进行营销,内塑文化营销理念,外塑文化营销形象,两者在具体的市场运作中,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企业应正视文化营销中的问题,从观念、文化、形象三方面采取措施,利用文化营销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8.
应用1.2%苦.烟乳油与0号柴油混合进行喷烟防治青海云杉梢斑螟幼虫,结果表明1.2%苦.烟乳油与0号柴油的配比在1:9以上,用药量13.3ml hm-2以上进行喷烟防治,梢斑螟的虫口减退率可达85%以上,最高可达90%。  相似文献   
79.
为探讨丹参对脂肪变性奶牛肝细胞的作用机制,采用胶原酶两步灌流法分离培养奶牛肝细胞,不同浓度DL-乙硫氨酸处理,油红染色观察其脂滴数量,MTT法测定肝细胞的活性,生化法检测TG含量。用不同浓度的丹参处理变性肝细胞后,生化法检测ALT、AST、TG、SOD、MDA的含量或活性,ELISA法测定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和CYP45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筛选出2 mmol/L的DL-乙硫氨酸作用24 h作为体外造模的最佳条件。用丹参处理后,能降低ALT、AST、TG和MDA的活性或含量,抑制TNF-α的释放,增加SOD活性。随丹参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CYP450的表达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4 h时,丹参对NF-κB的表达无明显影响;48 h时,随丹参浓度的增加,NF-κB的表达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这表明丹参对奶牛脂肪肝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促进脂质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坏死因子、抗脂质过氧化及降低NF-κB和CYP450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0.
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溶血性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勇  秦枫  唐肖雷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4905-4907
通过常规正丁醇法提取,大孔树脂层析分离纯化得三七(Panax notoginseng)总皂苷;通过溶血试验测定红细胞溶血率;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测定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的生物免疫活性。结果表明,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溶血性较小,且均能显著促进ConA和LPS诱导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其免疫增强作用以三七主根总皂苷的效果较好。表明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安全性好,能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