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4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404篇
林业   505篇
农学   406篇
基础科学   283篇
  513篇
综合类   1644篇
农作物   329篇
水产渔业   228篇
畜牧兽医   658篇
园艺   185篇
植物保护   20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解广州地区地被植物的应用情况,文章以广州市区内 10 个规模较大、管理养护水平较高的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公园内的地被植物资源的种类、应用频度、应用方式进行统计与记录。广州市公园绿地常应用地被植物共 102 种,隶属于 53 科,地被植物种类拥有较高丰富度,总结了广州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应用类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注重华南乡土地被植物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江苏省鸡源结肠弯曲菌的流行情况和药物敏感性,对江苏省不同规模化养鸡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鸡泄殖腔样品和鸡肉产品进行结肠弯曲菌的分离及PCR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株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从750份样品(禽肉产品和泄殖腔棉拭子)中分离到81株结肠弯曲菌,分离率为10.8%。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80%以上菌株对头孢曲松、妥布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林可霉素和甲氧苄氨嘧啶耐药,其中甲氧苄氨嘧啶耐药率达99%,对美罗培南和氟苯尼考保持高度敏感。所有测试菌株出现多重耐药,优势耐药谱为LIN/CRO/CN/T/NOR/CIP。调查结果为结肠弯曲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In cucumber, the genetic basis of traits under domestication and/or diversifying selection is not well understood. Here, we reported QTL mapping for flowering time and fruit size-related traits with segregating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a cultivated × wild cross. Phenotypic data of flowering time (FT), fruit size (FS), fruit number (FN) and fruit weight per plant (FW) were collected in multiple environments. QTL analysis identified 19 QTL for these traits. We found that the major-effect QTL FT1.1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flowering time in cultivated cucumber, whereas the minor-effect QTL FT6.3 contributed to photoperiod sensitive flowering time during domestication. Two novel consensus FS QTL, FS1.4 and FS2.3, seem to be the targets of selection during breeding for the US processing cucumber. All other FS QTL were co-localized with previously detected QTL using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cultivated cucumbers, suggesting that they were under selection during both initial domestication and subsequent improvement.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wild cucumber is a useful resource for capturing positive transgressive segregation and novel alleles that could be explored in cucumber breeding.  相似文献   
44.
我国是养兔大国,但家兔遗传育种基础研究薄弱。文章对2013年国外家兔遗传育种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家兔育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为了评价高淀粉马铃薯品种的综合品质性状,本研究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15个马铃薯品种(系)为参试材料,2011-2018年连续8年定点田间试验,测定了块茎产量、营养品质(干物质、淀粉、维生素C、粗蛋白)含量和矿物质元素(钾、钙、铁、锌)含量。结果表明,参试材料的块茎产量和营养品质含量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其中块茎产量、淀粉产量、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性状的基因型效应大于环境效应,而营养品质中的维生素C、粗蛋白和还原糖含量的环境效应大于基因型效应。参试材料的块茎产量24 549~50 140 kg·hm-2,淀粉产量4 271~9 298 kg·hm-2,干物质含量21.07%~30.18%,淀粉含量14.63%~21.83%,维生素C含量12.20~18.95 mg·100g-1,粗蛋白含量2.17%~2.71%,还原糖含量0.18%~0.43%,钾含量4 316~5 368 mg·kg-1,钙含量85.10~138.40 mg·kg-1,铁含量10.17~24.50 mg·kg-1,锌含量2.45~3.80 mg·kg-1。大西洋的衍生品种陇薯8号、陇薯9号、陇薯12号、陇薯14号、L0527-2、L08104-12、LZ111和L1149-2淀粉含量均超过18%,其中,L1149-2总体表现优异,其平均块茎产量50 140 kg·hm-2、淀粉产量9 298 kg·hm-2、干物质含量26.75%、淀粉含量19.30%、维生素C含量14.62 mg·100g-1、粗蛋白含量2.52%、还原糖含量0.28%、钾含量5 297 mg·kg-1、钙含量138.40 mg·kg-1、铁含量20.40 mg·kg-1、锌含量3.20 mg·kg-1;而陇薯5号淀粉产量及营养品质较差。本研究为合理利用陇薯系列高淀粉马铃薯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改良高淀粉马铃薯品种产量和品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依据贵州省松桃县的气候特点和牧草种植需要,用黔育1号菊苣与北林202紫花苜蓿、黔草4号鸭茅分别进行间作试验,从产量、营养品质、生产效益等方面对间作复合群体与3种牧草单播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黔育1号菊苣与不同牧草间作种植模式的增产效益。结果表明,在贵州松桃地区,黔育1号菊苣+北林202紫花苜蓿间作,年均鲜草产量可达87.27 t/hm2,比紫花苜蓿单播产量增加36.17%,生产效益提高20.77%,粗蛋白含量达26.83%。该研究结果可为松桃县种草养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7.
江苏省杂草稻Rc基因的单体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8.
49.
‘燕青’黄瓜是以雌性系86G为母本,自交系Z-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华南型新品种。植株长势较强,强雌型。瓜圆筒形,长20 cm,平均单瓜质量186 g,瓜色白绿色,脆嫩微甜。早熟性突出,耐阴,耐寒,丰产性强,平均总产量达70.74 t • hm-2。适宜重庆及相似生态区春保护地、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50.
探明夏玉米氮素营养生化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片氮含量和叶片氮积累量)与叶片SPAD值垂直分布特征及两者间定量回归关系,确立基于叶绿素仪的夏玉米氮营养无损诊断敏感叶位和叶片部位,以实现氮营养时空变化的快捷和精准监测。利用2018-2019年连续2季不同氮营养水平下夏玉米关键生育期主茎各叶位(顶1叶~顶12叶,TL1~TL12)和叶片部位(每张叶片从叶片基部开始根据叶片长度每20%分为1个测试区间) SPAD值及氮营养指标数据,研究基于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 PLS)回归模型的夏玉米不同位点SPAD值与氮营养指标间关系,确定可稳定指示夏玉米氮营养空间异质性变化的敏感叶位及叶片部位。结果表明,不同叶位间夏玉米叶片SPAD值和氮营养指标于植株间分布均呈典型的"钟型"特征,至TL5或TL6时达至峰值。同一叶位不同部位间SPAD值由20%至100%位点时则逐步升高,且80%~100%位点间无显著差异(P>0.05)。PLS分析结果显示,夏玉米不同叶位SPAD值与氮营养指标间模型精度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和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ercent deviation,RPD)范围分别为0.693~0.821和1.425~2.744。不同测试位点R2和RPD值范围则分别为0.660~0.847和1.607~2.451,满足模型精确诊断需求。此后,基于PLS模型中各叶位和叶片部位无量纲评价指标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ariable importance for projection,VIP),确定顶4叶(TL4)完展叶60%~80%区间为夏玉米氮营养诊断的敏感区域,VIP值均高于临界值1.40,预测效果较为理想。研究可为实现氮营养的高效、快捷诊断和精准施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