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40篇
  59篇
综合类   359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调查了深圳特区31个路段或区域的垂直绿化状况,共记录13种垂直绿化植物。依据这些植物的应用比例、生长状况、绿化方式及所在生境等,对配置方式和效果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最后侧重描述了三种在深圳垂直绿化配置中应用效果较好的植物形态、观赏价值和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882.
玉米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用标准发芽试验、低温发芽试验、高温发芽试验和田间播种试验(CK),测定了两个玉米品种(组合)的种子活力情况,以寻求测定玉米种子活力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组合)的种子活力指数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其结果是不一致的;对不同品种(组合)的种子活力比较,这几种方法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883.
为了揭示生物炭改良土壤孔隙的复杂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苏滨海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添加生物炭改良盐渍土,设置0,2%,5%(占表层0—20 cm土重比)3个生物炭添加水平。每年10月在水稻收割后,采用塑料环刀取表层(0—20 cm)原状土,进行Micro-CT扫描获取土壤CT孔隙序列。基于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理论,并结合数据重排,分析施加生物炭对CT孔隙序列多重分形特征及其来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CT孔隙序列的复杂度均随着年份增长;2%生物炭处理的CT孔隙序列的复杂程度较0和5%生物炭处理分别提高7.54%和5.28%;概率密度函数与长程相关性均影响CT孔隙序列的多重分形特征;孔隙和空间的长程相关性是主要影响因素;生物炭的添加促使孔隙分形特征更易受到土壤中生物微生物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定量化分析生物炭改良盐渍土孔隙结构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84.
885.
886.
887.
施加生物质炭对盐渍土土壤结构和水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江苏省沿海围垦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基于Micro-CT图像扫描技术,分析施加生物质炭后改良盐渍土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以及非饱和导水率等土壤特性的变化,并建立分形模型预测土壤水力性质,以此揭示施用生物质炭对于海涂围垦区盐渍土土壤结构和水力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0、2%、5%(与表层0~20 cm土壤质量比) 3个生物质炭添加水平,重复3次。结果表明:施加5%生物质炭显著降低盐渍土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大孔隙度;大于0. 25 mm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显著增加,增加土壤孔隙分形维数;提高土壤饱和含水率和饱和导水率;结合Micro-CT图像扫描技术和孔隙分形理论预测改良盐渍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效果精度高,能够用于实际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888.
以不同倍性穿心莲诱导的愈伤组织为试材,采用秋水仙素对穿心莲种子进行四倍体诱导,通过在穿心莲四倍体及二倍体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中添加化感自毒物质肉桂酸进行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肉桂酸对不同倍性穿心莲愈伤组织的褐化率、细胞鲜质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筛选穿心莲抗化感自毒物质的优良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用0.05%的秋水仙素处理48h,穿心莲种子诱导成活率达89%,经过植株形态、气孔及染色体数目检测,确定了穿心莲四倍体株系PZ-1、PZ-2、PZ-3、PZ-4、PZ-5、PZ-6、PZ-7、PZ-8,其染色体数为4x=96,二倍体为2x=48。在1.00mmol·L-1肉桂酸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7d,穿心莲四倍体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和MDA含量较二倍体低,而愈伤组织鲜质量、SOD、POD、CAT活性较二倍体高,显示四倍体较二倍体具有对肉桂酸更强的抵御能力,其中四倍体PZ-7表现出较显著的优异性状。  相似文献   
889.
为有效缓解“水稻-草莓”种植模式中水稻收获与草莓移栽的茬口时间矛盾,以草莓常规裸苗稻田起垄移栽为对照(CK),以稻田构建垄型土槽耦合基质栽培草莓为处理(PR),观测了不同栽培措施下草莓产量、干物质积累和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等指标。结果表明,PR处理下,草莓产量连续2年较CK明显增加,总产量增产率分别达53.97%和8.27%,其中对12月上旬至次年1月中旬的早期、1月下旬至3月中旬的中期草莓产量提升作用达显著水平,分别在试验第1年增加了0.49、6.19 t/hm2,在试验第2年增加了0.92、4.69 t/hm2;草莓的茎基宽、地上与地下部干物质量、净光合速率等性状均显著优于CK处理,表现为在试验第1年和第2年分别较CK处理增加40.65%和19.89%、42.51%和38.57%、49.01%和41.14%、9.16%和36.89%;应用垄型土槽耦合基质方式栽培草莓,有利于草莓早中期产量的增产、提升草莓种植的销售利润,符合中国现代农业以“稳粮增效、产业富民、绿色高效”的导向,具有较好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