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57篇
  免费   1148篇
  国内免费   1803篇
林业   1215篇
农学   994篇
基础科学   807篇
  1769篇
综合类   8660篇
农作物   1320篇
水产渔业   916篇
畜牧兽医   2878篇
园艺   1458篇
植物保护   791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396篇
  2022年   894篇
  2021年   879篇
  2020年   815篇
  2019年   769篇
  2018年   559篇
  2017年   896篇
  2016年   595篇
  2015年   977篇
  2014年   994篇
  2013年   1134篇
  2012年   1540篇
  2011年   1664篇
  2010年   1547篇
  2009年   1262篇
  2008年   1295篇
  2007年   1165篇
  2006年   917篇
  2005年   660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前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绝大多数为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自第1个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甬优6号在浙江省通过品种审定以来,利用粳型不育系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配组,已选育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籼粳杂交稻,表现出超高产的产量潜力,在生产上广受欢迎。本文对我国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的发展历史、粳不籼恢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现状进行回顾与展望,以期为我国今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和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培育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玉米不同耐旱性品种根系构型和动态建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耐旱性玉米为试验材料,利用根箱冲洗根系的方法进行取材,研究并比较不同耐旱性玉米根系在黑土中的构型分布和动态建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耐旱品种较不耐旱品种根系干重大,根系相对发达;耐旱品种玉米根系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广,平均单株占有空间大,深层土壤中的根干重以及深层土壤中的根重占总根重的比率大,深层根系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93.
试验研究不同净能水平日粮对育肥猪生长、背膘及眼肌面积的影响.选择420头(38.5±0.5) kg丹系三元育肥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猪,公、母各半.试验A、B、C、D、E组饲粮净能水平分别为9.84、10.05、10.26、10.46和10.67MJ/kg,预试期7d,正式试验期97 d.结果 ...  相似文献   
994.
南京市蛾类区系种类组成的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1980~1982年和2004~2006年2次普查结果,编制出了"南京市区蛾类名录"。在对这2次采获的蛾类种类及若干主要种进行比较发现,南京市区在20 a间,其区系种类组成及若干重要经济虫种的发生、发展情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该文还就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995.
芋根江蓠(Gracilaria blodgettii)是江蓠属一种经济海藻,可作为琼胶工业原料和鲍鱼饲料,目前已经在中国南方池塘进行试验栽培。为了探讨适合其栽培的生态条件,文章分别测定了在不同温度(18 ℃、23 ℃、28 ℃、33 ℃和38 ℃)、不同盐度(13、18、23、28、33和38)和不同光照强度(3 000 lx、6 000 lx、9 000 lx和12 000 lx)的培养条件下,芋根江蓠藻体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和生化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芋根江蓠适宜生长温度为23~38 ℃,最适温度为28~33 ℃;适宜盐度为18~38,最适盐度为23~33;适宜光照强度为6 000~9 000 lx,最适宜生长光照强度为9 000 lx。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藻体具有较高的日相对生长速率(RGR),藻胆蛋白和可溶性蛋白(SP)的质量分数最高,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最低,受环境的胁迫最小。在生长状态、光合色素和抗氧化等方面,芋根江蓠具有适应高温和中、高盐度环境条件的特性。  相似文献   
996.
昆虫源壳聚糖在鲫鱼饲料中适宜添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平均体重为25.2±1.7 g·尾 -1的225尾鲫鱼( Carasslius auratus )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组15尾.饲喂昆虫源壳聚糖5种不同添加水平(0%、0.25%、0.50%、0.75%和1.00%)的饲料,研究昆虫源壳聚糖在鲫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水平.结果表明,添加昆虫源壳聚糖不同程度提高了鲫鱼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 P <0.05),0.50%壳聚糖添加水平组的生长性能最好.通过计算最佳相对增重率和饵料系数时的昆虫源壳聚糖添加水平以及结合试验结果,认为鲫鱼饲料中昆虫源壳聚糖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0%~0.60%.  相似文献   
997.
为探索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在福建沿海季节性养殖的可行性,于2018年11月开展了新品种中间球海胆"大金"南移福州海域养殖试验。试养海胆分为大(壳径3 cm)和小(壳径1 cm)两种规格。采用当地现有的鲍养殖海域和设施,定期投喂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经过6个月的养殖,福州养殖的大规格海胆壳径达(55.90±2.63)mm,体质量(56.30±6.92)g,性腺指数15.02%±1.5%,海胆生殖腺发育处于成熟前期(Ⅲ期),性腺质量良好,且显著高于大连同期养殖的大规格海胆壳径(46.56±3.88)mm和体质量(39.07±5.05)g(P<0.05)。同时,福州养殖的小规格海胆壳径达(40.97±0.87)mm,体质量(23.18±0.37)g,性腺指数9.64%±1.00%。试养结果表明,冬春季中间球海胆可在福建沿海开展季节性养殖,采用现有海上设施和养殖笼,投喂鲜活大型藻类,海胆的生长速度显著优于同期大连养殖。中间球海胆福建沿海南移养殖是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8.
应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评价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设置七个站点,调查鉴定出3门27属44种浮游动物,其中轮虫的种类最多,占62%;原生动物的丰度最多,占总数的58%;桡足类生物量最多,占总数的75%。采用Shannon-Weaver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评价水质,它们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56和1.74。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的站点是5#站点扎龙湖,最低的是6#站点龙湖,对水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均为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黑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MC1R)在橘色双冠丽鱼胚胎发育和体色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定位及功能,本研究首先制备了MC1R基因的RNA正反义探针,T7方向转录的正义RNA探针质量浓度为447.529 ng/μL,SP6方向转录的反义RNA探针质量浓度为342.698 ng/μL。经10~20倍稀释后的探针用于原位杂交,MC1R基因探针表达定位显示,随橘色双冠丽鱼胚胎的发育杂交信号总体呈逐渐减弱趋势,原肠期和视泡期其卵黄和胚体侧卧部分有杂交信号分布;出膜期其脊柱、卵黄囊及其内容物和色素细胞内出现杂交信号;出膜期第1天,卵黄表面有信号分布。总体来看,杂交信号在脊索、卵黄囊、卵黄囊内容物质及色素细胞有特异表达,而以正义探针作为阴性对照组在5个胚胎阶段均无任何信号,杂交信号显现的MC1R表达定位说明其在橘色双冠丽鱼色素细胞的分化、迁移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也与神经、营养、免疫功能相关,初步建立了鱼类体色相关基因功能和定位研究的整胚原位杂交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鼠尾藻有性繁育及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鼠尾藻有性繁育规律进行观察、研究。鼠尾藻雌、雄异株,在黄海北部其生殖季节是7月上中旬,高光照和升温可促进精卵成熟,鼠尾藻在海区和室内都可正常完成受精。干露1~2h能促进幼孢子体生长,幼孢子体在实验范围的光照强度(1000~4000lx)下,光照越强生长越快;在试验盐度(21~40)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鼠尾藻人工苗种繁育技术,并对鼠尾藻有性繁育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