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9篇
  29篇
综合类   190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19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31.
UPLC-MS/MS法测定生咖啡中的赭曲霉毒素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生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用甲醇提取后,直接在BEH C18色谱柱上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分离,采用多离子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赭曲霉毒素A的线性范围为5.0~200.0 ng/mL,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限为0.5μg/kg。4个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84.3%~109.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35%。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成本低,适用于生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发掘耐热基因资源是培育耐高温新品种和消除高温危害最直接的绿色生态途径,也是阐明耐热生理生化和分子遗传机理的基础。【方法】 构建苗期耐热性鉴定评价方法,以热敏感品种周南稻和强耐热品种赣早籼58号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亲本和RIL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依据171个家系的基因型数据,利用滑动窗口法将SNP信息转换成Bin基因型,预测染色体上的重组断点,构建RIL群体高密度BinMap遗传图谱,结合耐热表型数据,运用QTL IciMapping软件完备复合区间ICIM的作图方法,进行高温胁迫下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QTL分析。【结果】 构建了一张包含3 321个Bin标记高密度遗传图谱,各染色体Bin标记数为159—400个,标记间平均物理距离为106 kb;利用逐步高温胁迫方式鉴定亲本和RIL家系幼苗耐热表型,高温胁迫下,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且幼苗存活率与籼型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籼型基因频率越高,耐热性越好,RIL群体表型性状呈现双峰连续分布,苗期耐热性可能受少数几个主效QTL调控;共检测到12个苗期耐热性相关的QTL,其中,调控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的QTL分别有8和4个,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相关QTL存在遗传重叠现象,形成调控耐热性的主效QTL簇qHTS2qHTS7qHTS8,三者在调控苗期高温抗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qHTS7为新发现主效QTL,对增强苗期耐热性具有较强的功效。【结论】 构建了一张包含3 321个Bin标记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解析了耐热品种赣早籼58号苗期耐热基因,鉴定出3个苗期耐热调控关键QTL簇,发掘了一个新主效QTL簇qHTS7,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高效获取目标区段及候选基因,筛选出8个苗期耐热性调控的关键目标基因。  相似文献   
133.
各国水产品生产及消费动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水产品生产状况,分析了各国水产品消费量和消费趋势,并对各国水产品消费动向,特别是日本消费者生活方式、销售流通结构和质量价格观念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4.
135.
 水稻和稻瘟病菌互作是研究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模式体系。本文利用3个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品系(CO39、C101LAC和C101A51)和2个特异性菌株(M209和M210)构成不同亲和程度的互作关系,研究了稻瘟病菌对3个水稻信号传导途径关键酶合成基因、5个防御反应病程相关蛋白基因和1个防御反应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诱导表达的作用。结果表明:稻瘟病菌诱导了各种互作关系中水稻OsLOXOsAOSOsPAL酶合成基因的表达,水稻启动了茉莉酸和水杨酸防御反应信号传导途径。在不亲和的互作反应中,稻瘟病菌能不同程度地诱导水稻OsPR1aOsPR2OsPR3-1OsPR3-2OsPR4基因的表达,从而有效激活了防御反应系统,使水稻植株表现为抗病;而在亲和的互作反应中,多数OsPR基因的表达水平低、时间短或没有表达,水稻植株表现为感病。OsMyb基因在各种互作关系中有不同的诱导表达。说明这些防御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可能与水稻抗稻瘟病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6.
为探讨日粮核苷酸对小鼠炎症/抗炎症平衡体系的作用,用CpG DNA和脂多糖(LPS)刺激小鼠构建炎症反应模型,观察分别饲喂无核苷酸(NF)日粮和核苷酸(NT)日粮小鼠的炎性细胞因子IL-1、IFN-λ,、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和小肠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刺激后第4h时,NT组小鼠的IL-1(P〈0.05)、IFN-λ,(P〈0.01)和小肠MPO(P〈0.01)明显低于NF组,IL-10(P〉0.05)高于NF组;刺激后第18h时,NT与NF组的IL-1(P〈0.01)、IFN-λ,(P〈0.01)、IL-10(P〉0.05)和MPO(P〈0.01)均较刺激后第4h有所降低,NT组的IL-1(P〉0.05)、IFN-λ,(P〈0.05)和小肠MPO(P〈0.05)仍低于NF组,IL-10(P〉0.05)仍高于NF组。表明,日粮核苷酸对CpG DNA或LPS所诱导的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助于维持机体炎症/抗炎症平衡,保护机体免受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37.
氧自由基对动物消化道损伤及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氧自由基与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有关,作者综述了氧化应激状态下氧自由基对动物消化道损伤机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8.
139.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