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33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2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5年   1篇
  1924年   1篇
  1922年   1篇
  1918年   1篇
  1884年   2篇
  18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41.
核果类果树设施栽培的主要增产技术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果树栽培的产量构成因素为依据,从花芽分化、坐果率、单果重3个方面阐述了核果类果树设施栽培的增产技术途径.概括了花芽形成的主要条件,提出了物理控制和化学控制的促花技术途径;通过对核果类果树的生理落果特点及原因的分析,从栽植方式、破休眠管理、授粉管理、环境调控、激素调节等10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坐果率的技术措施;通过对单果重构成的分析,提出了在果实发育的第Ⅰ阶段设施内应保持相对较低的夜间温度等6项增加单果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42.
苜蓿作为优质的高蛋白饲料,被称之为“牧草之王”。新疆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人工饲草料地建设滞后,长期以来饲草生产中普遍存在灌溉管理水平差,水肥利用效率低,高投入低产出问题,成为制约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新疆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大型喷灌机为基础的节水牧草业,迫切需求喷灌苜蓿节水高产优质生产技术。把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喷灌苜蓿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品种选择、地块的理化性状、平整土地、系统管理、种植模式及群体指标、苜蓿各生育期的水肥管理和配套栽培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苜蓿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要点,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性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该技术要点体现了喷灌水肥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可为北疆的喷灌苜蓿生产、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农技推广服务和农业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43.
舍内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鸡舍内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400只21日龄健康艾拔益加(AA)肉公鸡,随机分在4个呼吸代谢舱中,每个舱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氨气浓度控制在<3 mg·kg-1,试验组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25±3)、(50±3)和(75±3) mg·kg-1。呼吸代谢舱采用全自动化控制养殖环境条件。试验期为21 d,21-31 d为试验前期,32-42 d为试验后期。肉鸡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分别在32 d和42 d屠宰取样,测定肉鸡血液、肌肉、肝脏的抗氧化性能以及肉质性状。【结果】1)抗氧化性能:在21-31日龄阶段,随着鸡舍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on capacity,T-AOC)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呈线性增加(P<0.05);胸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MDA含量具有呈线性增加的趋势(0.05<P<0.10),而T-AOC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腿肌T-AOC活性有呈线性增加的趋势(0.05<P<0.10),75 mg·kg-1氨气处理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肉鸡肝脏CAT活性具有线性降低的趋势(0.05<P<0.10),MDA含量呈现线性增加(P<0.05)。在32-42日龄阶段,随着鸡舍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CAT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50 mg·kg-1氨气处理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肌CAT活性呈线性增加(P<0.05),T-AOC活性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腿肌GSH-Px活性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75 mg·kg-1 氨气处理组腿肌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脏T-AOC活性具有呈二次曲线增加的趋势(0.05<P<0.10),GSH-Px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2)肉质性状:在21-31日龄阶段,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胸肌剪切力和肉色b*值呈线性降低(P<0.05),L*值呈线性升高(P<0.05);腿肌肉色L*值呈线性降低(P<0.05),肉色a*值和宰后24 h的pH值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b*值具有线性降低的趋势(0.05<P<0.10)。在32-42日龄阶段,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胸肌剪切力和肉色a*值呈线性降低(P<0.05),b*值与屠宰后24 h肉质pH值均呈线性升高(P<0.05),50 mg·kg-1氨气处理组胸肌肉色L*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宰后45 min腿肌pH具有呈二次曲线增加的趋势(0.05<P<0.10)。【结论】鸡舍高浓度氨气可降低肉鸡的抗氧化能力,影响鸡肉品质,且随氨气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具有时间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344.
基于单片机的单板层积材弹性模量的无损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介绍了以A1、89C51单片机为核心,应用应力波法测量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构建了由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峰值检测和保持电路、数字处理及显示电路、单片机等组成的测量系统,用以测定单板层积材的动态弹性模量.将动态弹性模量试验数据与力学试验机所测静态弹性模量相比较,得出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基于单片机的应力波法检测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具有尢损、设备简单、成本低,测量效率高等特点,适用于单板层积材的实时在线检测,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5.
 【目的】通过研究海带岩藻聚糖及其级分对肉鸡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寻找海带提取物调节肉鸡免疫功能的有效级分,为饲料工业科学使用海带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从海带中提取岩藻聚糖,通过纤维柱和凝胶柱层析,对岩藻聚糖进行分级纯化。体外培养肉鸡腹腔巨噬细胞,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岩藻聚糖(200 μg•ml-1)和岩藻聚糖5种级分(100 μg•ml-1),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1和TNF-α,同时测定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等其它免疫指标。【结果】海带岩藻聚糖及其级分显著提高肉鸡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促进巨噬细胞呼吸爆发、NO的产生量和iNOS活性,促进巨噬细胞分泌IL-1(P<0.05);海带岩藻聚糖不同级分对肉鸡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不同,其中级分Ⅲ和级分Ⅳ的促进作用较强,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呼吸爆发、NO产生量和iNOS活性。对其它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海带岩藻聚糖及其级分可提高体外培养肉鸡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不同级分对肉鸡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不同,其中级分Ⅲ和级分Ⅳ促进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最强,是海带岩藻聚糖中的有效级分。  相似文献   
346.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组成对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黄河包头段打不素、昆都仑河及昆都仑河入黄河口下游断面沉积物分层柱状样中Cu、Pb、Zn和Cd等4种重金属的5种形态与矿物组成及有机质的聚类分析,结合腐植酸对Cu、Pb、Zn和Cd在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吸附影响实验,进行了黄河包头段沉积物组成对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伊利石和绿泥石是黄河包头段水环境中颗粒物携带重金属的主要矿物成分.并对重金属次生相的4种形态均有重要影响;碳酸钙(方解石)通过对水环境中CO32-浓度的调节,间接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产生影响,并影响其他矿物对重金属的运移能力;石英、正长石、斜长石及钠闪石等4种矿物对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固定作用较小,只对可交换态重金属产生影响;沉积物中有机质因易与水环境中的重金属结合及被沉积物矿物组分吸附,从而影响重金属有机质结合态含量.  相似文献   
347.
对关中地区常见的11个鲜食杏品种连续3 a的花型数量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计算了遗传力.结果表明,①不同杏品种及不同枝型的花型分布比例存在着显著差异,11个品种中以沙金红杏和争魁的有效花比例最大,分别达到76.59和53.14,具有较强的丰产潜力,属丰产型品种;串枝红杏、红杏、猪皮水杏、王八达杏、荷包杏和日本杏有效花比例在21~37之间,增产潜力中等,属于中产型品种;旬阳荷包杏、张公园杏和西农20号杏有效花比例在20以下,增产潜力较差,属低产型品种.②杏树有效花比例主要受遗传因素所控制,连续3 a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348.
燕麦与饲用豌豆混播对饲草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青海省东部农业区饲草生产上禾豆牧草混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用燕麦青甜1号与饲用豌豆青建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混播比例对饲草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株高混播与单播间差异均不显著,饲用豌豆株高单播显著低于混播;随着饲用豌豆混播量的增加,燕麦密度呈下降趋势,饲用豌豆呈上升趋势,总密度混播(8∶2除外)均显著低于单播,燕麦与饲用豌豆混播的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与燕麦单播间差异均不显著,饲用豌豆单播分枝数显著高于各混播处理;燕麦与饲用豌豆混播比例为6∶4时,其鲜草、干草和粗蛋白产量最高,分别为57 935.90kg/hm2、16 345.52kg/hm2和1 897.71kg/hm2,较燕麦单播分别提高28.26%、17.25%和59.58%,较饲用豌豆单播分别提高48.80%、92.69%和14.03%。燕麦与饲用豌豆混播比例为6∶4及总密度425万株/hm2可在青海东部农业区和农牧交错地带饲草混播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9.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量为指标,分别采用不同碳源和氮源对5株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M.conica、Morchella sp.(50647)、Morchella sp.(50648)和M.esculenta]进行液体发酵,筛选出这5株羊肚菌的最佳碳源、氮源以及最适合液体发酵的菌株.实验结果表明:5株羊肚菌最佳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分别为:硫酸铵、蛋白胨、酵母膏、硝酸钠、硝酸钠.最适合液体发酵的菌株为Morchella angusticeps,其生长到第7天时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可达5.76 g/L;第12天左右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可达2.17 g/L.  相似文献   
350.
提出一种单板层积材力学强度分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高精度数字时间转换芯片TDC-GP1测试超声波在单板层积材中的传播速度,从而评估单板层积材的力学强度并对其进行在线分级。试验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适合工业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