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19篇
  免费   2247篇
  国内免费   3147篇
林业   2512篇
农学   2511篇
基础科学   1569篇
  3504篇
综合类   15728篇
农作物   2346篇
水产渔业   1797篇
畜牧兽医   5031篇
园艺   2368篇
植物保护   1647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601篇
  2022年   1507篇
  2021年   1632篇
  2020年   1595篇
  2019年   1548篇
  2018年   1124篇
  2017年   1654篇
  2016年   1186篇
  2015年   1706篇
  2014年   1735篇
  2013年   2177篇
  2012年   2810篇
  2011年   2824篇
  2010年   2572篇
  2009年   2392篇
  2008年   2378篇
  2007年   2236篇
  2006年   1817篇
  2005年   1427篇
  2004年   870篇
  2003年   613篇
  2002年   550篇
  2001年   523篇
  2000年   456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7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5篇
  1955年   7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搜集了大量中文、英文文献,对“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文献综述。从清洁能源产业的历史地位、现状、促进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等角度,整理了现有文献的观点,在总结学术界研究特点基础上,分析了几种代表性的观点。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清洁能源产业正处于初始阶段,仍然存在许多困境,我国必须针对于这些不足,制定合理的财税政策来促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以期为研究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指出了基于热压通风原理的被动式诱导通风是一种有效的绿色建筑节能策略,分析了常规热压通风应用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内廊式建筑的特征及气候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具有生态效能的热压诱导自然通风模式,探讨了该通风模式的工作原理、应用特性,并说明了其节能设计上的可行性.此结果为深入研究和应用热压自然通风新技术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应用ABC分类控制分析法,对毕节试验区2004年~2013年森林火灾发生态势、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从2004年到2013年,试验区森林火灾发生起数、发生率、控制率、受灾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且2011年后稳定在低水平;引发森林火灾的主导因子是区内每年2~3月烧灰积肥、祭祀用火。并提出了森林火灾预防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4.
以连续10年长期定位试验数据为依据,研究不同有机肥(以纯N计)0、120、240、360、600 kg/hm2处理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土壤系统的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库变化,利用氮素平衡法估算氮损失量,计算氮素利用率、残留率和损失率,探讨利用氮素平衡法计算氮效率作为有机肥合理施用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试验年限的...  相似文献   
995.
以肉骨粉为主要发酵基质,以纳豆菌(Bacillus natto)NT-6作为发酵菌和功能菌进行固态发酵,制备微生物肥料.以菌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盆栽试验探索成品对作物茎基腐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抗性.结果显示,将肉骨粉...  相似文献   
996.
为及时获取大田作物根区土壤含水率(Soil moisture content, SMC),实现精准灌溉,运用高光谱技术,通过连续2年(2019—2020年)田间试验采集了冬小麦拔节期不同土层深度SMC及高光谱数据,构建了3类植被指数(蓝、黄和红边面积等三边光谱参数,与冬小麦根区SMC相关性最高的任意两波段植被指数和前人研究与作物参数相关性较好的经验植被指数)并筛选与各土层深度SMC相关系数最高的植被指数,随后将筛选后的植被指数作为模型输入,分别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反向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构建冬小麦拔节期不同土层深度SMC估算模型。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三边参数、任意两波段植被指数和经验植被指数在深度0~20 cm土层的SMC相关系数较20~40 cm和40~60 cm更高,在深度0~20 cm土层两波段组合构建的光谱指数与SMC的相关系数最高,均超过0.8,其中RI与SMC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851,其波长组合为675...  相似文献   
997.
针对气候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对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作用不明晰的问题,基于反硝化分解模型(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 DNDC),采用情景分析法评估了气候与种植结构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农业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和灌溉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1995年到2015年,研究区气候向暖湿化方向发展,其中年均最高温度无显著变化,年均最低温度上升0.7℃,年降水量增长46.5 mm; 1995年研究区玉米、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分别约为7.9×106、1.4×107、2.9×106 hm2;2015年3种作物种植面积均增大,而水稻、小麦种植比例减小。气候变化影响下,黄淮海地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灌溉需水量小幅减小。与1995年相比,2015年CO2、CH4、N2O排放强度分别增长至3 730.5、443.2、5.9 kg/hm2  相似文献   
998.
为明确油菜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农艺性状间的关系,以四川地区茎秆强度不同的10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为研究材料,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间和茎秆强度相关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茎秆强度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为油菜茎秆研究的最适时期.在这一时期,穿刺强度和抗折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壁厚与穿刺强度、抗折强度和纤维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0.67??,0.58??),但纤维素含量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48?).通过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壁厚和穿刺强度均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0.60??),而茎粗与一次分枝数和单株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r=0.66?,0.53?),与角果长度呈显著负相关(r=-0.65?).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茎秆强度相关性状间关系密切,且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的改良不会造成经济价值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999.
Forest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China's forests have a high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wing to their wide distribution,young age and relatively low carbon density.Forest biomass is an essential variable for assessing carbon sequestration capacity,thus determining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forest biomass is critical to the national carbon budget and to contribute to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Based on Chinese for-est inventory data (1999-2013),this study explored spatial patterns of forest biomass at a grid resolution of 1 km by applying a downscaling method and further analyzed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biomass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The main findings are:(1) th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 biomass and the associ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at a provincial scale can be applied to estimate biomass at a pixel scale by employing a downscaling method;(2) for-est biomass had a distinct spatial pattern with the greatest biomass occurring in the major mountain ranges;(3) forest biomass changes had a notabl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increase (i.e.,carbon sinks) occurred in east and southeast China,decreases (i.e.,carbon sour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northeast to southwest,with the largest biomass losses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s,Southern Hainan and Northern Da Hinggan Mountains;and,(4) forest vegetation functioned as a carbon sink during 1999-2013 with a net increase in biomass of 3.71 Pg.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潜水贯流泵装置叶片区压力脉动特性,采用动态压力传感器在模型泵装置叶片前缘、中部和尾缘附近设置3个压力监测点,对多个工况的压力脉动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流量工况下,叶频及叶频倍数是叶片区压力脉动的主要频率,在大流量工况下,叶片前缘和尾缘处主频为两倍叶频,叶片中部为叶频,其余工况下各监测点主频均为叶频。空化对叶片前缘压力脉动影响较为复杂,大流量工况下临界空化时主频由两倍叶频变为一倍叶频,达到深度空化时主频幅值明显减小,设计流量工况下空化使得谐波频率上升,频域分布更广,小流量工况下主频幅值随空化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叶片中部和尾缘主频幅值表现出随空化发展增大趋势。相同流量工况下,压力脉动强度从叶片中部、尾缘到前缘总体上呈减小趋势,且叶片区各监测点压力脉动强度随流量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