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158篇
农学   167篇
基础科学   34篇
  120篇
综合类   448篇
农作物   131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273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0 毫秒
31.
巨尾桉瓶内菌根化组培苗的造林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3~ 1994年 ,在广东省开平市国营镇海林场建立了 2个巨尾桉组培苗瓶内接种外生菌根菌的野外造林试验。 2个试验中 ,共采用 17个外生菌根菌菌株。造林后定期观测了 12或 2 4个月树高、地径和胸径等生长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除试验 2造林初期的树高外 ,其他所有生长指标在菌根菌处理间均有极显著差异或显著差异 ,菌根菌间对巨尾桉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从多重比较和接种效果分析看 ,菌株E4 0 70、H4 5 0 9、E4 2 4 0、H6 177、H4 339、E4 72 6、C930 1、C92 13和C92 0 3,在造林后 6个月开始可明显地促进巨尾桉树木生长 ,说明组培苗瓶内菌根化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有关菌株对巨尾桉幼树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介绍了变频调速技术的特点,通过锅炉房风机和水泵的变频调速与挡板节流控制及其它控制方式的比较可知,变频调速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3.
ent-Pimara-8(14),15-dien-19-oic acid (PA) isolated from Viguiera arenaria (Asteraceae; Heliantheae) inhibited rat carotid rings contraction induced by phenylephrine (10(-8) mol/l) or potassium chloride (45 mmol/l) at concentration ranging from 5 to 20 microg/ml. This inhibitory effect was not reversible after the removal of this compound from the medium bath.  相似文献   
34.
MIS与 GIS结合应用于生态定位研究是一个较好的具有扩展性的解决生态数据量大、统计繁琐的解决方案 ,能实现生态定位研究的管理规范化、现代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更好地为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服务 .阐述了会同生态定位研究站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并对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生态定位研究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35.
尾叶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顶芽或茎段为外植体 ,通过 4种基本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组合的对比试验 ,筛选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B1+2 0mg·L-16 -BA +1 0mg·L-1NAA ,生根培养基为B2 +0 5mg·L-1ABT1号。移栽基质选择红心土。  相似文献   
36.
ent-kaurenoic acid (KA) isolated from Viguiera robusta was tested for activity o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ontactility. Cumulative concentration-response curves were obtained for a stepwise increase (10(-10)-10(-05) mol/l)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phenylephrine (Phe), a selective alpha(1)-adrenergic agonist. The effects in the presence of KA (0.2, 2.0 and 20.0 microg/ml), and 90 min after the removal of KA from the medium bath were compared to controls. At 20.0 microg/ml, KA inhibited the in vitro contractility of rat carotid artery elicited by Phe, but had no effect at lower concentrations (0.2 and 2.0 microg/ml). The effect elicited by KA was reversible after 90 minutes.  相似文献   
37.
第二代杉木林养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连续定位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对4个小集水区第二代10年生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集水区由降水输入的N、P、K、Ca、Mg等营养元素总计为59.285kg/hm2a,径流输出为38.938kg/hm2a,净积累量为20.347kg/hm2a.与该林分7年生时相比,净积累量提高了7.2%,说明集水区第二代杉木林生态恢复处于进展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进行胶环,毒环,绑扎塑料裙和毒绳等阻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废机油加羊羊脂(5:1)进行涂环阻隔防治,效果最好,其粘性持续时间达到80-120d,利用“阻隔法”防治草履介的防治最佳时期应设在草履蚧卵开始孵化至上树前的1月上旬-2月上旬。  相似文献   
39.
瓜叶菊耐热无性系Z1-1-1的离体筛选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英  卢向阳  姚觉  邱收  李达  陈永华 《林业科学》2006,42(12):33-38,I0002
以瓜叶菊增殖期的愈伤组织和丛生芽为材料,用高温胁迫和羟脯氨酸 (HYP)分别作为直接和间接选择压,进行瓜叶菊耐热无性系的离体筛选.结果表明:1) 40℃ 16~20h胁迫处理可以作为瓜叶菊耐热无性系离体直接筛选的适宜选择压,30 mmol·L-1 HYP 可以作为瓜叶菊耐热无性系离体间接筛选的适宜浓度;2) 经过高温间隔胁迫多代筛选获得了与其母株相比耐热性有了很大提高的无性系Z1-1-1;3) Z1-1-1 和其对照母株Z1的30 d移栽苗在叶片厚度、气孔指数、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另外,成年植株Z1-1-1 和Z1在花的育性上差异明显,Z1结实率85%以上,而Z1-1-1的结实率在人工授粉的情况下也仅1.0%;4) 在40℃ 24h胁迫后,Z1-1-1的热害指数、细胞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伤害性外漏率远远低于其对照母株,而POD、SOD活性明显高于其对照母株,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0.
福建马尾松毛虫发生特点及主要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章对近几年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危害的情况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指出气候、海拔林分、虫源和天敌是影响马尾松毛虫发生的主要因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