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71篇
  免费   1552篇
  国内免费   2630篇
林业   2733篇
农学   2650篇
基础科学   1514篇
  3482篇
综合类   10686篇
农作物   2019篇
水产渔业   1318篇
畜牧兽医   4462篇
园艺   1470篇
植物保护   1619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410篇
  2022年   959篇
  2021年   1084篇
  2020年   1069篇
  2019年   1073篇
  2018年   773篇
  2017年   1197篇
  2016年   882篇
  2015年   1250篇
  2014年   1292篇
  2013年   1551篇
  2012年   2120篇
  2011年   2155篇
  2010年   2049篇
  2009年   1813篇
  2008年   1886篇
  2007年   1649篇
  2006年   1546篇
  2005年   1259篇
  2004年   660篇
  2003年   527篇
  2002年   522篇
  2001年   456篇
  2000年   470篇
  1999年   465篇
  1998年   339篇
  1997年   301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4年   7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8篇
  195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本文以我国国民经济系统与河南省经济子系统的同构性为基础,利用河南省198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出诺依曼最优生产强度和与之相应的最优价格,进而对照现行价格,提出了我国价格体系改革走向的基本构想,并对其合理性、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2.
奶牛血浆PGFM浓度变化与子宫内膜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多发性疾病之一,产后子宫感染是一种非特异性感染,主要的致病菌有分泌型化脓菌(Arcanobacterium pyogenes)、埃希氏大肠杆菌及其他多种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子宫内膜炎对奶牛业有重要的经济影响,若能早期识别出对子宫内膜炎易感性较高的奶牛,并提高对子宫内膜炎患牛的诊断率,将会明显的减少因产后子宫感染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3.
鸣禽鸟的发声中枢及其神经传导通路的研究曾庆华,赵玲,姜立嘉(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鸣禽鸟之所以能发出婉动听的鸣叫,不仅仅是依赖于外围发声器(鸣管)来完成,而是经过多级水平的相关中枢组成的机能系统密切配合统一调节方能完成的。这个机能系统称它为各级发声中枢...  相似文献   
74.
橡胶树低温伤害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人工零上低温下,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叶质膜透性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上升,抗冷品系的上升速率比不抗冷品系慢。呼吸强度和ATP含量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下降,抗冷品系下降速率比不抗冷品系慢。叶绿体Mg~(++)—ATPase活性也表现出明显抗性差异。可见,低温下叶组织的质膜透性、呼吸强度、ATP含量以及Mg~(++)—ATPase活性的变化与品系抗冷性有关。低温下呼吸强度、ATP含量与质膜透性变化呈负相关,质膜透性的变化与供能有关。  相似文献   
75.
潍坊市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山东省潍坊市农机化发展概况和特点.分析了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潍坊市加快农机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6.
我国经济林应对绿色技术壁垒的战略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我国经济林发展很快,但由于产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林农的不良耕作等原因,使按常规方式生产的产品安全质量下降,从而遇到了绿色技术壁垒的严峻挑战。只有抓住机遇,认真实施无公害生产,开发安全森林食品,才能拓展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使我国经济林产业开发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7.
数码育种是作者根据十几年的育种经验总结出的一套育种新方法。实践证明,应用该方法使育种目标更明确,育种路线更正确,选配组合更精确,育种路径更快捷,克服了选配组合的随机性和盲目性,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投入,达到预期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13个制材车间车间环境噪声的测试分析,揭示了制材车间环境噪声的现状和特性,车间噪声严重超标,其声压级较高值出现在1 ̄16kHz频带范围内,根据测试分析结果,提出了降低制材车间环境噪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9.
应用我国7个鉴别品种,鉴定了1980~1981年由我省7个地区37个县(市)采集分离的387个有效单孢菌株,区分为7群29个小种,其中ZB群为优势小种群,ZB_(15)为优势小种。 1975~1978年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区系组成相似,至1981年便发生了变化。但主要小种类型并无什么变化,而是小种组成比和地理分布范围的变更。其特点是侵染我省大面积栽培的珍尢系统品种的ZB群小种迅速增加,地理分布范围扩大。至1981年全省7个地区均以ZB群为优势小种群,ZB_(15)上升为优势小种,取代了过去致病力弱的优势小种ZG_1。文中还对稻瘟病菌的变异和稳定性作了讨论。关键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中国鉴别品种;珍龙系统品种实践证明,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但品种抗性与稻瘟病菌的变异、小种区系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区系组成的变化及其消长规律的研究,是抗瘟育种品种布局和品种坑性变化预测的重要基础工作。在1973~1978年对我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报导了1980~1981年福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和1978、1981年小种区系组成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0.
中国水稻三化螟防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为害水稻較重的螟虫已知有6种,以三化螟 Tryporyza incertulas (Wlk.)最为重要,分布于我国中南部稻区。本文阐述了气候、食料、水稻栽培制度和生物等因素对三化螟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并指出作为螟虫食料的水稻及其栽培制度的作用更为明显。研究証明,三化螟的产卵、侵入、成活、繁殖和为害都与水稻的生育期有密切关系,水稻的分蘖期及孕穗期,都是水稻最易受害的生育期,在这两个时期被害,会造成枯心或白穗;而秧田期、移植至回青期、圓稈期和成熟期都对螟虫不利。螟虫的发生基数和生活环境条件,密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动,而这些都受水稻栽培制度的影响。发生基数决定于春季螟虫的有效虫源,其数量的大小对当年的螟虫,尤其对第一、二代的发生量有密切关系。螟害程度主要决定于:(1)种群数量和(2)水稻最易受害的生育期与螟虫盛发期配合程度的综合作用。为了加強防治,各地区必须因地制宜,利用耕作栽培措施,一方面尽可能消灭虫源、压低发生基数、控制以后各代螟虫的发生;另一方面力求改进栽培技术、調节水稻生育期,恶化螟虫的生活条件,避免或減輕螟害。化学防治也是治螟的一項重要措施。目前广泛应用的药剂是6%丙体六六六,每亩用量在防治枯心时为1.5斤,防治白穗为2斤。主要的施药方法为泼浇和撒毒土,两者对防治枯心的效果都很好;撒毒土防治白穗的效果虽稍差,但操作簡便易行。在螟虫发生期內,适值分蘖和孕穗的水稻田一般都要施药;但預测螟害低于1%的田块,可不防治。防治枯心的施药适期一般在孵化高峯前1—2天天开始,如虫量很大,要提前到盛孵始期用药。防治白穗的施药适期是:在蚁螟盛孵前孕穗的水稻,普通在盛孵始期开始施药;蚁螟盛孵后孕穗的水稻,在孕穗始期开始用药。稻螟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一种严重害虫,解放前因螟害常年損失稻谷10%以上。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領导下,科学技术有了显著的进展,治螟工作貫彻了“防治并举、以防为主”的方針,“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点使用药剂綜合防治”的策略;采用了准确的預测預报;开展了群众性的防治活动,基本上控制了螟虫的危害,1663年的螟害率已压低到2%左右,不少地区已降低到1%以下。这都是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紅旗光輝照耀下,領导、技术人員、群众三結合所取得的成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