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58篇
  免费   1578篇
  国内免费   2920篇
林业   2719篇
农学   2999篇
基础科学   1853篇
  3836篇
综合类   12121篇
农作物   2129篇
水产渔业   1261篇
畜牧兽医   4749篇
园艺   1795篇
植物保护   1794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1208篇
  2021年   1385篇
  2020年   1260篇
  2019年   1199篇
  2018年   857篇
  2017年   1271篇
  2016年   1007篇
  2015年   1469篇
  2014年   1462篇
  2013年   1703篇
  2012年   2354篇
  2011年   2367篇
  2010年   2267篇
  2009年   2059篇
  2008年   1940篇
  2007年   1922篇
  2006年   1601篇
  2005年   1376篇
  2004年   781篇
  2003年   562篇
  2002年   541篇
  2001年   515篇
  2000年   566篇
  1999年   497篇
  1998年   365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49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62年   7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896年   2篇
  18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中国美利奴多胎细毛羊及杂交后代多胎性状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在国内采用了多胎性状基因型诊断法对多胎性状进行选择。试验采集中国美利奴多胎细毛羊及其与Romilly·Hills杂交后代、横交一代样品数分别为 47份、3 8份、2 6份 ,提取DNA确定多胎主效基因FecB 位点 ,酶切检测纯合基因BB、杂合基因B 和非多胎基因 。通过检测 ,三种基因型占样品数百分比分别为 :多胎细毛羊为 2 5 5 3 %、48 94%、2 5 5 3 % ,基因型与产羔符合率为 85 3 7% ;杂交一代为 0、76 3 2 %、2 3 68% ,基因型与产羔符合率为 76 19% ;横交一代为3 0 77%、5 7 69%、11 5 4%。在多胎性状的选择中 ,要坚决剔除非多胎基因个体 ,以缩短选育时间。  相似文献   
122.
研究比较了木板地面和混凝土地面的牛床对奶牛产科疾病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新建的两种牛床奶牛产科疾病的发病率.混凝土地面低于木地板,差异不显著.经过1年时间后.木地板地面牛床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混凝土地面牛床,差异显著(P<0.05),发病率分别为38.24%、25.00%,患病淘汰头数明显增多。其中.胎衣不下、产后感染、乳房炎发病情况特别明显。两种地面差异极显著(P<0.01);每年高温季节.木地板高于混凝土地板.差异显著(P<0.05)。对比结果证实.减少奶牛产科疾病.混凝土地面要优于木板地面。  相似文献   
123.
二丁酰环腺苷酸对猪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皮下注射和饲料添加不同剂量dbcAMP进行饲养试验 ,研究其对肥育猪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皮下注射 1.0mg/kg和饲料添加 2 0mg/kg对改善肥育猪的胴体组成和肉品质效果最好 ,眼肌面积分别提高31.99%和 36 .39% (P <0 .0 5 ) ;瘦肉率分别提高 12 .4 2 %和 11.94 % (P <0 .0 5 ) ;背膘厚分别降低 19.95 %和 2 0 .97%(P <0 .0 5 )。肌肉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 10 .87%和 16 .5 4 % (P <0 .0 5 )。  相似文献   
124.
饲喂柠条对肉兔生产性能及胴体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45~48日龄平均体重1050g的伊普吕(父系)幼兔64只,分成4组,进行柠条饲喂肉兔试验.对照组饲粮中谷草比例为33.4%,试验Ⅰ、Ⅱ、Ⅲ组分别用10%、20%和33.4%柠条替代等比例谷草.48天试验结果为: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日均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分别为89.84g、92.95g、90.77g、79.95g,22.60g、23.30g、19.24g、17.90g,3.98:1、3.99:1、4.72:1、4.47:1.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试验结果为:试验Ⅰ、Ⅱ与对照组在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指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Ⅲ组日采食量、日增重均显著较对照组差(P<0.05).试验结果表明:生长肉兔饲粮中添加10%~20%柠条粉是可行的,且饲粮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25.
四川省2种生境条件下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四川省的丘陵区(洪雅)和中山地区(汉源)2种生境条件下的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两地的种子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洪雅点种子产量为244.0 kg/hm2,汉源点的种子产量为532.8 kg/hm2.两样地的种子质量相比,汉源点的发芽势、发芽率、四唑染色数和四唑脱氢酶均高于洪雅点.两地的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基本一致,均呈显著相关;相关性强弱依次为:每生殖枝种子数>生殖枝数>每生殖枝小花数>分蘖数>每生殖枝小穗数>千粒重.每生殖枝种子数对种子产量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26.
狗牙根辐射诱变后代外部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1997-2002年经过辐射诱变得到的狗牙根诱变后代的6个坪用性状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的辐射诱变剂量处理的后代间坪用性状有显著差异,尤其在节间直径和密度上,6 800 rads处理的后代节间都比9 000 rads处理的后代粗,而密度是前者低于后者,2种剂量处理都可以显著降低草层高度;2)不同辐射诱变代数的后代间存在着差异,原始种源进行多代的辐射诱变,可以使得叶片显著变窄,草层高度显著降低,节间变细变长; 3)同一材料在相同辐射剂量诱变处理后匍匐茎不同节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7.
此文运用PCR-RFLP技术检测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在撒坝猪群体中的多态性分布,并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模型初步统计分析基因多态性与部分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RLR基因等位基因B及其基因型BB在群体中占优势,频率分别为0.6594和0.4438;PRLR基因在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头胎繁殖性状有利等位基因B对生长性状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8.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饲草资源饲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林西县饲草资源进行了营养成份分析及饲用价值评价,结果表明:苜蓿粗蛋白质含量高于灌木类及青贮玉米,其营养动态变化规律是随生育期的变化粗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粗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各种成份在茎叶中的含量也随生育期变化而变化;灌木类饲用植物粗蛋白质含量15.69%~18.48%,青贮玉米粗蛋白质含量7.64%~11.15%。  相似文献   
129.
大豆黄酮对肉仔鸡生长相关激素水平与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64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公母分养,分别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大豆黄酮0、5、10、15mg/kg的4种饲粮,于试验28、49d采血和屠宰,探讨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豆黄酮对肉仔鸡生长相关激素水平及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28、49d,均可显著提高公鸡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睾酮(TESTO)的含量(P<0.05或P<0.01),显著降低公鸡血清尿素氮水平(P<0.05或P<0.01),而对母鸡血清GH、IGF-1、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影响;添加大豆黄酮49d,显著提高公鸡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P<0.05或P<0.01),添加大豆黄酮28d,显著提高公鸡NDV抗体效价(P<0.05),而对母鸡无明显影响(P>0.05);添加大豆黄酮28、49d,对公母鸡免疫器官重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0.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与营养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瘤胃酸中毒主要是由于饲喂大量的极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引起瘤胃内酸度升高,从而导致机体功能紊乱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发病快、病程短、病症重、死亡率高,给奶牛养殖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主要就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合理调配饲料,日粮中添加缓冲物质,调控瘤胃内微生物区系,加强饲养管理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可有效的防止瘤胃酸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