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1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551篇
林业   326篇
农学   336篇
基础科学   307篇
  455篇
综合类   1942篇
农作物   342篇
水产渔业   227篇
畜牧兽医   603篇
园艺   231篇
植物保护   19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01.
糯小麦因其独特的品质特性而在食品加工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但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却鲜有研究,制约了该特种小麦的生产。2010年11月至2013年6月连续3个生长季,以扬糯麦1号为材料,通过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及不同生育期施氮比例处理,构建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研究不同群体的产量结构及群体质量特征,以明确高产群体的产量结构及群体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扬糯麦1号≥8000 kg hm–2高产群体的产量构成三要素特点是每公顷520~550万穗、每穗43~46粒、千粒重32~37 g。高产群体拔节期最适茎蘖数为穗数的2.3~2.5倍,茎蘖成穗率为44%~49%,分蘖成穗率为25%~33%,孕穗期和乳熟期的最适叶面积指数(LAI)分别为6.2~6.5和3.2~4.0,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为10 000~11 600kg hm–2,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达5900 kg hm–2以上,适宜粒叶比达0.36粒cm–2叶和12.40 mg cm–2叶以上。高产群体各生育时期LAI值、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粒叶比均高于中高产群体(7500~8000 kg hm–2)及中产群体(7500 kg hm–2)。3年中扬糯麦1号均达到高产指标的小区具有以下特征:基本苗为225×104 hm–2,总施氮量为240 kg hm–2,氮肥运筹(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比例为5∶1∶2∶2。  相似文献   
102.
应用树干分段的二元形数函数的削度方程、商品材材积方程和树干总材积方程的一致性方程系统编制明溪县杉木、马尾松的商品材立木材积表。既能充分利用公开发表的有效的测树信息和数表 ,又能结合区域的资源调查信息估测一致性系统中的参数 ,且编表的误差分布均匀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小  相似文献   
103.
几种乡土树种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几种乡土树种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椿叶花椒、构树、臭椿和翅荚木的光补偿点分别为45.8、40.5、36.4和17.8μmol/(m2.s),光饱和点分别为607.3、624.9、573.4和373.8μmol/(m2.s),表观量子利用效率分别为0.055 7、0.046 6、0.044 1和0.047 0;②CO2补偿点分别为91.3、77.3、83.1和81.5μmol/mol,CO2饱和点分别为1 668.2、1 077.9、1 518.1和1 251.7μmol/mol,羧化效率分别为0.071 2、0.081 9、0.087 2和0.072 7;③4个树种的光合能力为椿叶花椒>构树>臭椿>翅荚木。  相似文献   
104.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害虫预测预报与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可以准确预测美国白蛾Myphantria cunea (Drary)发生期与发生量,据此绘制了成虫羽化曲线图,为适时防治该害虫提供了依据,更重要的是在预测重要害虫的同时能诱杀其他多种农林害虫,不失为防治害虫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5.
DMRT基因家族是一个与性别决定相关的发育基因家族。以鸡、鹌鹑及其属间杂交种胚胎为试验对象,分别采集孵化72 h的鸡、鹌鹑和杂交种胚胎,以DMRT1b为目的基因进行扩增,对DMRT1b基因原序列、扩增序列分析,应用Ex PASy网站对序列编码蛋白进行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杂交种DMRT1b基因较其父母本发生部分碱基缺失,预测蛋白质功能存在差异,推测由于基因缺失导致蛋白质不同,这种现象可能与杂交种早期死亡、不育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为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雌性致死与雄性不育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6.
饲用小黑麦在海河平原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河平原区对11个饲用小黑麦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比较试验以及旱作条件下适应性,试验得出:冀饲-1成熟早,生育期短,抽穗期比对照中新830提前6d,干草产量高,比对照中新830提高26.7%,能与春播作物形成一年两作,适于在海河平原区推广利用;冀饲-2在海河平原地区鲜干草产量均较高,分别比对照中新830增产4 854.3kg/hm2和777.0kg/hm2,属于高产品种,茎叶比低,叶量丰富是海河平原区主要品种推广种植。旱作条件下种植,饲用小黑麦株高比正常管理条件下降低64.6%~83.4%,分蘖数和成穗数分别减少60.0%~74.7%和85.3%~98.1%,鲜干草产量分别降低69.3%和70.2%,利用价值不大,只有在一定的灌溉和施肥条件下种植才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7.
多功能饲草揉丝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容易堵塞以及抛扔距离不满足使用要求等问题,这些问题均与机内物料-气流耦合运动特性有关。为了探究揉丝机内物料与气流耦合运动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以及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耦合方法,建立物料揉丝过程中气流与散碎物料耦合作用模型,并对物料与气流之间的耦合运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气流速度测试与物料抛扔距离试验验证耦合模型与数值计算的准确性。研究表明:出料口4个测点的气流速度仿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在8.1%以内;额定转速范围内3种转速下物料平均抛扔距离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验证了物料-气流耦合模型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饲草物料破碎后沿着揉碎室内壁面做环流运动,并沿着出料管远离进料口一侧被抛出机外。揉丝机稳定运转后室内颗粒运动的最大速度始终在某一平均速度上下波动,速度均值体现了物料颗粒在锤片打击力作用下获得动能的大小。颗粒物料获得动能越大,装置越不易堵塞,物料的平均抛扔距离越远。研究结果可为揉丝机内物料-气流耦合运动特性优化、避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鉴定28份玉米自交系进行抗旱性,为广西抗旱玉米种质创新和抗旱玉米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在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处理下,测定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等果穗性状指标,同时测定产量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果穗性状指标抗旱系数计算D值,采用产量指标计算抗旱指数,综合评价不同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结果】D值0.318 6~0.985 7,其中抗旱性强的自交系12份,抗旱性中等的10份,抗旱性弱的6份;产量抗旱指数在0.387 7~1.458 3,其中为抗旱性强的自交系7份,抗旱性中等的10份,抗旱性弱的11份;2种评价结果之间相关性为0.7402,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产量抗旱指数与隶属函数法均可用于玉米自交系抗旱性评价,2方面评价结果均属于抗旱性强的自交系为D1101、Q901、VN、桂39722、YD2、D1113和SP221。  相似文献   
109.
探究短时间(月、日)尺度上马尾松生长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理解和预测气候变暖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从2019年6月-2020年5月,通过树干径向生长测量仪(DENDROMETER)和小型气象站,对马尾松茎干年内径向变化和同期环境数据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1)马尾松茎干径向日变化呈现昼缩夜胀的基本规律,马尾松茎干半径在8:00-16:00下降到最小值,16:00至次日8:00上升到最大值,年内径向变化范围为-54.4~38.1 μm。2)马尾松月累积茎干径向变化量存在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和9月,为943.3 μm和823.6 μm。3)在非生长季(11月至次年2月),马尾松日径向变化量与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降水量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与VPD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在生长季初期(3-5月),马尾松日径向变化量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VP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但在生长季中后期(6-10月),马尾松日径向变化量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VPD的相关关系由正转负,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关系由负转正。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生长季初期,较高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有利于马尾松日径向变化量的增加,而生长季中后期,过高的温度和较低的土壤含水量则抑制马尾松日径向变化量的增加。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暖温带马尾松树木茎干的径向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为判断马尾松未来的生长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为明确宁夏不同生态类型区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村的农业脆弱性,选取4类共19项指标,构建各典型村的农业系统气候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分类综合指标分析法从敏感性和适应性两方面对各典型村农业系统气候脆弱性现状进行定量评价,并分析影响各村气候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针对性措施。结果表明,影响各村敏感性和适应性的指标各不相同,二者基本呈负相关。5个村的敏感性指数除北马坊(17.61)外均在47.64~53.45,表明北马坊村敏感性较低而其余4个村敏感性较高;适应能力在53.23~76.79,表明5个村的适应能力居中等偏上;5个村的脆弱度均不低于2级,表明各村的气候脆弱度较高,排列顺序为五里墩村>观音村>孙家河村>小店子村>北马坊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