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07篇
  免费   2271篇
  国内免费   3863篇
林业   2527篇
农学   2487篇
基础科学   2183篇
  4193篇
综合类   17171篇
农作物   2777篇
水产渔业   1704篇
畜牧兽医   5650篇
园艺   2517篇
植物保护   1632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713篇
  2022年   1657篇
  2021年   1626篇
  2020年   1559篇
  2019年   1445篇
  2018年   1129篇
  2017年   1717篇
  2016年   1248篇
  2015年   1841篇
  2014年   1850篇
  2013年   2255篇
  2012年   3072篇
  2011年   3095篇
  2010年   2873篇
  2009年   2564篇
  2008年   2640篇
  2007年   2440篇
  2006年   2065篇
  2005年   1595篇
  2004年   1032篇
  2003年   750篇
  2002年   833篇
  2001年   776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20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槟榔间作可可条件下的可可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修剪方式对其生长、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修剪提高可可株高、干周和主枝粗度,重度修剪和仅控冠幅降低可可干周和主枝粗度。中等修剪可可叶片Pn显著高于轻度修剪和仅控冠幅,可能由于修剪提高了新梢叶片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能力。中度修剪可可徒长枝重量分别比轻度修剪、重度修剪和仅控冠幅显著降低了69.27%、54.69%和57.03%,大大降低了养分消耗,提高产量的同时节省了修剪工作量。综上所述,在槟榔间作可可条件下,采用中度修剪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形成健康平衡树形,降低徒长枝养分消耗,提高产量,为槟榔间作可可节本增效技术研究与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智能氮肥(pH响应性控释氮肥)在干湿交替灌溉模式下的适宜性,设置3种程度的干湿交替灌溉W1(灌水下限100%饱和含水率)、W2(灌水下限90%饱和含水率)、W3(灌水下限70%饱和含水率),3种施肥形式智能氮肥(SF)、普通无机氮肥(MF)以及不施氮肥(NF)的桶栽试验,分析其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F×W1处理下下产量最高,为64.84 g/桶,高出常规氮肥21.8%(W1)、13.9%(W2).SF×W1处理下水分生产效最高,为3.17 kg/m3,SF×W2处理下灌水生产率最高,为1.20 kg/m3.智能氮肥在与适度干湿交替灌溉结合下,能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是实现水稻节水、高产、控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朱焕焕 《蔬菜》2019,(4):30-35
综述了我国花椰菜产业情况及主栽品种区域分布现状,结合市场需求,指出如今研究的热点品类,如松花菜、西兰花及其各种类型用途的品种,最后总结出花椰菜种业存在的基本问题,如种质资源缺失,多抗品种短缺,加工型品种缺乏,种子生产技术落后、产量低、制种成本高等。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豚草提取物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推广与应用问题,以豚草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温浸-超声波联合提取法提取抑菌活性物质,并开展其对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病原菌的室内外抑菌试验。室内抑菌试验表明,粗提物浓度为16 mg/mL时,抑菌率达到73.62%;林间防治试验表明,最小抑菌浓度为 40 mg/mL,抑菌率达到95.14%。通过以上抑菌试验确定豚草粗提物对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长武塬区苹果园和农田相互转换的深层土壤水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长武塬区苹果园和农田相互转换后0~1 000 cm土壤含水量特征,分析了苹果园土壤干燥化和苹果园转换为农田后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结果表明:2、7、17、23、29 a苹果园200~1 000 cm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2.8%、21.4%、16.8%、15.4%、14.9%。500~1 000 cm土层中,29 a苹果园平均土壤含水量(14.5%)高于23 a的果园(13.3%);17~29 a的苹果园均表现为轻度干燥化;基于苹果园和农田转换后土壤水分变化情况估算,苹果园最大种植年限为21 a。苹果园转换为农田1、5、10 a后,农田200~1 0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5.3%、15.7%和16.2%,恢复到土壤稳定湿度以上的土层厚度分别为140 cm(1 a)、220 cm(5 a)和400 cm(10 a)。  相似文献   
16.
17.
基因的时空表达受转录因子的精确调控。植物在面对不利环境因素比如高温、低温、干旱、盐碱等胁迫时其细胞生理生化会迅速地从“舒适”状态转变进入“胁迫响应”状态。这种快速响应的状态转变依赖于植物对胁迫信号的感知及传递、激素通路(脱落酸、茉莉酸等)的激发、转录因子的活化等复杂的过程;最终植物通过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次生代谢转变、抗氧化物质的积累等实现胁迫条件下细胞内环境的再平衡从而获得生存。植物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转录因子就是上述转变中的重要参与者。本文介绍了植物MYB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分类,综述了近些年来MYB转录因子与非生物胁迫,以及植物激素应答过程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将 40只 48周龄的蛋鸡随机分成 4组 ,分别饲喂用 5 %、10 %、2 0 %的马铃薯替代玉米的日粮。结果表明 ,饲喂 10 %马铃薯替代玉米的日粮 ,其代谢能和钙表观利用率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蛋白质和磷表观利用率都高于其它各组 (P <0 0 1)。  相似文献   
19.
鸽新城疫又称鸽瘟或鸽Ⅰ型副粘病毒病 ,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型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神经紊乱、呼吸困难及浆膜、粘膜出血等 ;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疾病。若新城疫和大肠杆菌并发 ,将给养鸽爱好者以很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打击。现将本人在临床上遇到的两起病例介绍给大家 ,以供参考。1发病情况2003年5月初 ,平顶山市郊西信鸽爱好者相继到我中心 ,叙述了其200多只信鸽参赛后大群出现拉稀、精神不振 ,个别眼流泪 ,有神经症状 ,用氟哌酸、阿莫西林、痢特灵、氯霉素治疗 ,…  相似文献   
20.
骡子生育因其稀有成为学术和媒体共同关注的热点,两者都易习惯把骡的有性生殖等同母骡产仔。为弥补常见教材及有关资料中该项内容的不详与欠缺,本文对骡子生育的各种不同概率作出完整的求解与辨析,并建立同类型总概率通用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