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21篇
  免费   2191篇
  国内免费   3321篇
林业   2392篇
农学   2078篇
基础科学   1697篇
  3451篇
综合类   16666篇
农作物   2614篇
水产渔业   1521篇
畜牧兽医   5386篇
园艺   2477篇
植物保护   1451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646篇
  2022年   1545篇
  2021年   1480篇
  2020年   1464篇
  2019年   1242篇
  2018年   987篇
  2017年   1555篇
  2016年   1093篇
  2015年   1661篇
  2014年   1739篇
  2013年   2067篇
  2012年   2876篇
  2011年   2936篇
  2010年   2712篇
  2009年   2426篇
  2008年   2524篇
  2007年   2298篇
  2006年   1910篇
  2005年   1475篇
  2004年   1020篇
  2003年   769篇
  2002年   874篇
  2001年   772篇
  2000年   624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8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小麦白秆病是在青藏高原上为害小麦的一种新病害,在受害的叶、叶鞘及茎秆上产生草黄色条斑和椭圆形至长方形斑点两种症状。经鉴定病害由壳月孢属(Selenophoma)真菌引起。病菌在15℃黑暗条件下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上培养,形成粘质状菌落,生长缓慢,不形成分生孢子器,而在菌丝上芽殖分生孢子;在15℃黑光灯照射下的燕麦琼脂等培养基上培养,形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新月形,无色,单胞,大小为17.9-26×2.6-3.6μ;而芽殖分生孢子的大小及形态变异较大。病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0—20℃,以15℃为最适宜。其寄主有小麦、黑麦及冰草等。种子和幼苗经接种后,均产生系统性条斑症状。根据病菌的形态和寄主范围,小麦白秆病菌即Selenophoma donacis(pass)sprague efA.G.Johnson,由于S.donacis 只产生斑点症状,而小麦白秆病菌产生特有的系统性条斑症状,且发生温度偏低,所以认为小麦白秆病菌是在青藏高原特殊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的一个Selenophoma donacis(pass)sprague et A.G.Johnson的“白秆(albo-culmo)生态型。  相似文献   
93.
苜蓿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苜蓿遗传转化研究中,再生体系构建及基因导入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ontribution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 to the regulation of calpain system in infarcted myocardium. METHODS: Rat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permanent ligatio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The treatment with the ACEI inhibitor rampril (1 mg·kg-1·d-1) was started 7 days prior to surgery. On day 1, 3, 7 and 14 after MI, protein levels of calpainⅠ, Ⅱ and calpastatin were determined in left ventricular free wall (LVFW),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IS) and right ventricule. RESULTS: CalpainⅠprotein level was increased in IS 14 d post MI, whereas the protein level of calpainⅡ was maximally increased in LVFW 3 d post MI. Rampril decreased protein up-regulation of calpainⅠ and Ⅱ, and reduced infarct size and interstitial fibrosis. Calpastatin protein expression was not affected by ACEI. CONCLUSIONS: CalpainⅠ is involved in cardiac remodelling in the late and calpainⅡ contributes to cardiac tissue damage in the early phase of MI. The heart protective effect of ACEI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calpain system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相似文献   
95.
猕猴桃实生苗组织培养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饱满成熟的猕猴桃种子为起始材料,用 2. 5g·L-1赤霉素处理 5小时,再用次氯酸钠灭菌消毒后,将萌芽的种子接种到MS+蔗糖 20g·L-1 +肌醇 100mg·L-1和 0. 75%琼脂的培养基上,根、茎、叶生长表现良好,初步建立了猕猴桃实生苗组织培养体系。猕猴桃实生苗组织培养同利用茎段、茎尖组织培养一样,培养基中无须附加任何激素。  相似文献   
96.
胚培杏新品种———山农凯新1号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山农凯新1号’是以丰产性强的‘凯特’杏为母本, 以品质优良的‘新世纪’杏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结合胚培技术育成的新品种, 具有成熟早、香味浓、品质优、自交坐果率高、丰产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7.
不同施肥期沾化冬枣对15N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盆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 研究不同时期施15N - 尿素, 对沾化冬枣15N的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长季前期(萌芽前和花前) 施用15N - 尿素, 经根系吸收后, 15N优先分配到贮藏器官(包括主干、多年生枝和粗根) 中, 然后外运用于树体新生器官(包括枣吊及其叶片、新生营养枝、细根及果实) 的形成, 果实采收后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 果实硬核期15N直接用于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而不是先贮藏再利用; 果实速长期15N优先向贮藏器官中积累; 萌芽前施15N在树体内的运转规律符合落叶果树贮藏N营养分配规律, 优先转运到生长中心。随着施肥期的后延, 植株对15N - 尿素的当季利用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在不同的烫漂温度和烫漂时间下青头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变化.烫漂及冻藏对青头菌过氧化物酶活性、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及氨基酸态氨等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95~96℃烫漂温度效果最好,在4min内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95.5%;烫漂及冻藏都使青头菌营养成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建议采用一70℃以下温度不经烫漂而冻结,冻品在-26℃冰箱中贮藏12个月,其营养价值保持很好。  相似文献   
99.
黑柄炭角菌的菌种分离及其培养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白蚁蚁巢中长出的黑柄炭角菌菌索分离纯化出黑柄炭角菌菌种,并对该菌的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表明:黑柄炭角菌对葡萄糖、果糖的利用效果较好,蛋白胨、黄豆粉、蚕蛹粉是良好的氮源,柠檬酸对菌丝体生长有促进作用,黑柄炭角菌是一种中温性真菌,在22℃-30℃下均能够生长但最适合培养的温度为25℃-26℃菌丝在PH值为50-8.0之间均能生长,但以6.0左右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0.
试验将槐花蜂花粉进行振动磨超微粉碎破壁,分别按1 g/kg、5 g/kg、10 g/kg三个不同剂量混到蛋鸡饲料中,从7日龄开始饲喂至50日龄,每个剂量分两个试验,试验一用新城疫Ⅳ系疫苗免疫雏鸡,利用β-微量法监测血清中的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试验二用大肠杆菌油乳苗免疫雏鸡,利用间接血凝法监测血清中大肠杆菌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分别定期称重捕杀取脾、胸腺、法氏囊,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取肠道内容物计数大肠杆菌和乳酸菌,测定肠道内pH值。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破壁蜂花粉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病毒抗原性抗体效价和菌体抗原性抗体效价,对雏鸡免疫器官的发育以及肠道内环境、菌群的平衡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