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2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林业   181篇
农学   121篇
基础科学   116篇
  258篇
综合类   1101篇
农作物   168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436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13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半边旗5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天然药物半边旗 5 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以期寻找新的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 :以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方法和吸光度检测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测定半边旗 5 F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培养基中的胶原含量以及 、 型前胶原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半边旗 5 F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还能显著降低培养基中可溶性胶原的含量 (P<0 .0 1 )。上述抑制作用呈现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采用 RT- PCR法对 、 型前胶原的 m RNA检测显示随着药物质量浓度增高前两者的表达量降低。结论 :半边旗 5 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为寻找有效治疗病理性瘢痕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2.
宁夏盐池县农田杂草种类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主要针对宁夏盐池县农田杂草种类、防治现状及除草剂的应用等做一简单阐述,旨在了解和掌握当地农田杂草的种类、危害程度、防治现状等.通过大面积普查和小样方调查的方式,共调查到21科56属82种农田杂革,种类最多的是禾本科Gramineae,有17种,藜科Chenopodiaceae次之,有14种,菊科Compositae13种;危害较严重的有禾本科和藜科.其中水浇地主要为害杂草有52种,旱作农田有50种,都以禾本科为最.同时通过对当地人工除草、农艺治革、化学防革等杂草防治现状及分析,为同类地区农田杂草种类鉴别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蒙自断陷盆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喀斯特断陷盆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含量本底特征,以蒙自断陷盆地内林地、农地、园地以及荒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固定样地,采集0~10、10~20、20~40、40~60、60~80、80~100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pH以及机械组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土壤质量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其次为农地和林地,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土壤全氮含量差异显著,农田土壤全氮含量较高,其次是草地与林地,果园最低。林地土壤全钾含量最高,而全磷含量最低,草地土壤全磷含量最高,而全钾含量最低。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偏酸性,pH变化范围5.82~6.67。土壤质量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肥力质量较为接近,林地土壤肥力质量最好。研究结果以期为喀斯特断陷盆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范围以及土壤养分现状提供依据,并为评价喀斯特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改良土壤效应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994.
旨在探究牛抵抗素通过TLR4/MyD88非依赖信号通路诱发牛肺泡巨噬细胞的相关炎症反应机理。使用100 ng·mL-1终浓度牛抵抗素诱导牛肺泡巨噬细胞,分别在0、1.5、3.0、6.0、12.0、24.0 h时采用qRT-PCR检测TLR4/MyD88非依赖信号通路相关基因(TLR4、TRAMNF-κB)mRNA水平表达量,通过ELISA法检测下游IL-6、1L-1β、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00 ng·mL-1牛抵抗素处理牛肺泡巨噬细胞后,TLR4、TRAMNF-κB基因表达量于6.0 h时极显著上调(P<0.01),诱导12.0 h时,相关基因表达量达到最高;IL-6、1L-1β、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于1.5 h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且均存在时间依赖效应。抵抗素诱导牛肺泡巨噬细胞后,可激活TLR4/MyD88非依赖信号通路,通过信号传递,释放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引起肺部炎症。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提高天然气管道内涂层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开展内涂层性能实验研究,并结合天然气管道内涂层实际服役调查情况,利用鱼骨图分析了影响内涂层安全性的因素,建立了天然气管道内涂层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天然气管道内涂层安全评价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某临海天然气管道内涂层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新指标体系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够有效评价天然气管道内涂层的安全现状,可以解决内涂层评价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及多层次性难题,为天然气管道内涂层的安全评价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6.
从能量、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5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产奶牛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旨为进一步改善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和营养需要状况。  相似文献   
997.
番鸭、樱桃谷鸭及高邮鸭产肉性能及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鸭、樱桃谷鸭、高邮鸭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70日龄产肉性能及胸、腿肌肉品质,探讨3个品种鸭产肉性能和肉质特征.结果表明: 番鸭是肉用性能最好的优质肉鸭,樱桃谷鸭腿肌比例偏小,高邮鸭未达到优质肉鸭的要求;除高邮鸭与番鸭腿肌蒸煮损失差异显著外,肉色、pH值、系水力、蒸煮损失等理化特性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番鸭、樱桃谷鸭胸肌pH值、系水力与腿肌差异显著;高邮鸭、樱桃谷鸭胸肌蒸煮损失与腿肌差异显著.肌纤维直径和肌束膜厚度可客观反映肌肉的嫩度, 3个品种鸭肌肉嫩度差异不显著,品种内鸭的胸肌嫩度高于腿肌.  相似文献   
998.
栽培管理对荻生长特性及生物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黄杰  黄平  左海涛 《草地学报》2008,16(6):646-651
为了草本能源植物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在华北地区的科学种植,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施肥量和灌溉处理对其生长特性、生物质成分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一个生长季,种植密度对分蘖、生物量和茎叶比影响显著(P<0.05);灌溉对茎叶比、干鲜比和生物量影响显著;施氮肥对所有生长指标和生物量影响显著。在第二个生长季,种植密度对茎叶比影响显著;灌溉对分蘖影响显著;施氮肥对各生长指标及生物量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荻生物质N、H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种植密度4.0 plant·m-2降低了C含量;灌溉显著增加其生物质C含量,降低N含量;施氮肥增加了其生物质的N含量;灌溉与施氮肥的交互作用对荻生物质纤维素含量的影响显著,在灌溉条件下施氮肥降低了纤维素含量。栽培管理的关键是在合理种植密度基础上,通过适当灌溉补水和施肥优化其生长特性并提高生物质产量。  相似文献   
999.
紫外线对大豆疫霉菌的诱导变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紫外线对大豆疫霉菌的诱导突变作用,研究了紫外线诱变的突变菌株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菌丝形态、卵孢子形态、产孢能力、同宗配合能力、致病力和抗药性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大豆疫霉菌突变菌株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菌丝和卵孢子形态以及同宗配合能力都发生显著变异,游动孢子产孢量和致病性明显降低.虽未发现对甲霜灵产生抗性的突变菌株,但出现了对甲霜灵敏感性增强的突变菌株.说明紫外线辐射可导致大豆疫霉菌控制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的基因发生变异,紫外线可能是引致大豆疫霉菌变异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究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增殖放流对水域内鱼类的影响及其表现形式,采用原位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对虾放流河道构建围隔,设置3种虾苗放流量(模拟莱州湾近岸放流5亿尾、7.5亿尾和10亿尾)和无放流处理,经过一个对虾生长季后,比较不同处理围隔中鱼类组成和生态位特征差异。结果显示,4种处理围隔中,回捕对虾数量随放流量增加而增加,但其生物量、平均个体大小和回捕率未随放流量增加而增加;回捕率在放流围隔间差异显著,以5亿尾模拟围隔的值最高;鱼的种类组成相似,可归于杂食性、浮游动物食性和鱼/虾食性。总鱼类和鱼/虾食性的鱼类产出量在围隔间差异不显著,杂食性鱼的产出量以放流围隔较高,浮游动物食性鱼的产出量随对虾放流量增加而减少。鱼种间高生态位重叠(>0.75)配对数随对虾生物量增多而减少。相似性分析显示,放流最多的和无放流围隔的鱼类生态位相异程度最高。综上认为,在实验水体中,放流对虾并不降低鱼类总量产出,但可能会影响不同食性鱼类的相对组成和生态位重叠度,且影响效应随放流量增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