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4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603篇
林业   925篇
农学   907篇
基础科学   351篇
  768篇
综合类   1451篇
农作物   314篇
水产渔业   208篇
畜牧兽医   731篇
园艺   207篇
植物保护   37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探讨水稻突变体材料W33高位分蘖特性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价值。以野生型水稻恢复系R818及其高节位分蘖突变体W33为试验材料,用盆栽试验研究R818和W33的植株、分蘖和穗部性状差异,用大田栽培控制性试验比较R818和W33分蘖、产量构成性状及子粒产量差异,测得参试材料各性状数据。结果表明,生长前期W33和R818株高、主茎叶均长无明显差异,中后期二者株高、主茎叶均长渐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W33单株平均分蘖数是R818的7.5~8.8倍,平均有效穗数是R818的8.6倍,分蘖平均成穗率与R818相当,但单穗穗长、枝梗数和着粒数明显低于R818,而千粒重与R818无明显差异;W33和R818单株籽粒产量均随密度增大而降低,并以最低密度条件下最高,最高密度条件下最低;尽管W33单穗产量明显低于R818,但在相同栽插密度条件下,W33和R818群体产量差异不显著(F=3.7868<F0.05,1,4);在一定密度范围内,W33能充分发挥其旺盛的分蘖力和较高的成穗率优势,以弥补单穗产量较低的缺陷,其群体产量最终达到与R818相当的水平。说明W33旺盛的分蘖力和较高的分蘖成穗率特性在水稻育种上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2.
为了评价广西爆裂玉米农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56K SNP芯片技术对中国广西45个爆裂玉米农家品种、中国2个爆裂玉米杂交种和6个南美爆裂玉米种质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获得多态性标记14 338个,基因分型为6 种类型。其中A/G类型最多,为5 805个;A/T类型最少,为149个。1号染色体的多态性SNP位点最多,为2 302个;10号染色体最少,为848个。45个农家品种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2,变幅为0.41~0.99,总体遗传相似度高。聚类分析将参试品种划分为三大类群,相同来源的农家品种大多聚在一起;主成分分析显示大部分农家品种聚在一起,与杂交品种和南美品种之间没有交集,表明农家品种遗传相似性较高,与杂交品种和南美品种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3.
垂枝作为特殊的林木形态结构,因形态优美在全世界被广泛用于绿化和园林景观而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对垂枝植物的研究表明赤霉素在垂枝形成中起作用,但是垂枝形成的分子背景研究仍比较缺乏。本研究以旱垂柳(Salix matsudana var. pseudo-matsudana)的垂枝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旱垂柳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叶片、茎尖和茎基部进行了转录组和数字表达谱测序研究,共获得71 474个Unigenes序列。将Unigenes与COG和KEEG数据库比对,与转录和信号转导机制相关的基因在旱垂柳中高度富集,最终确定8 359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427个基因与激素相关。进一步分析赤霉素相关基因得出,主要参与2条赤霉素合成途径,具有生物活性的GA4是合成途径中的主要产物,而且GA4在枝条中的含量显著高于GA1和GA3。参与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GID1B在旱垂柳中上调表达,以及在G1和G4生长期的表达量高于其他时期,而DELLA蛋白GAI在G2生长期以后下调表达,GID1B和GAI在旱垂柳的垂枝生长过程中可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探索赤霉素在旱垂柳垂枝形成中的分子作用,可为林木形态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为提高人工授粉中巴旦木的产量,本研究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筛选新疆‘晚丰’巴旦木品种花粉萌发中不同培养基组分的配方施用量,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实验中在培养基内添加尿素、硼酸、氯化钙、吲哚乙酸、赤霉素和蔗糖,均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在一定范围内,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随培养基配方组份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添加量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并出现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添加0.1%尿素、0.01%硼酸、0.005%氯化钙、0.0001%吲哚乙酸、0.0015%赤霉素和10%蔗糖时,新疆‘晚丰’巴旦木品种花粉萌发率最高,花粉管长度也达到最大值。本研究结果为实践生产中人工授粉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顺利进行亲和授粉研究提供前期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5.
西南桦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文章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1个西南桦种源在广东省中部引种的苗期及幼林生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种西南桦的地径、苗高以及幼树高生长在种源间、家系间差异极显著,种源内遗传变异大于种源间,家系遗传力高于种源。依据苗期地径选择出表现良好的5个种源,在其中选择出35个优良家系,遗传增益为14.59%;根据苗高在5个优良种源中选择20个优良家系,遗传增益达到21.27%。幼林阶段高生长与苗期略有变化,根据幼树高生长指标在5个优良种源中进一步选出25个优良家系,遗传增益达到10.03%。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贪食迈阿密虫(M.avidus)对4种养殖鱼类组织匀浆液的趋化特性进行研究,以探讨贪食迈阿虫对养殖鱼类的侵染特点.试验结果显示,贪食迈阿密虫对大黄鱼、大菱鲆、黄姑鱼、鲈鱼的眼、脑、脑脊液匀浆液有强烈的趋化效果(P<0.01),对皮肤黏液、鳃、肝、肌肉、肾组织匀浆液的趋化性较弱(P>0.05);对不同鱼类组织匀浆液...  相似文献   
87.
2016年2月,威远县从中国农业大学引进无花果品系威紫,经过4年的试验种植表明,该品系在当地表现良好,弥补了缺乏紫黑色果皮鲜食品系的不足。果实长卵形,果面光洁,果皮紫黑色、韧性好,果肉无中空、浅红色,平均单果重45.8g,最大80g,含糖量15.6%,含酸量0.2%,果实始熟期7月中旬,成熟期持续到10月下旬,果实发育期84~91天,定植第3年进入盛产期,每666.7m^2产量1500kg左右,丰产性较强,果实品质佳,商品性好,可作为优良鲜食无花果品系在川渝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猪群中猪圆环病毒 2 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流行毒株的遗传进化情况,丰富 PCV2 分子流行病学数据,为当地 PCV2 疫苗候选株的选用和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使用 qPCR 方法对疑似 PCV2 的样品进行检测,发现 1 株具有高病毒载量的 PCV2 毒株,命名为 GD222858。通过 PCR 方法进行全基因组分子克隆及遗传进化分析。使用 MegAlign 软件将该毒株 ORF1、ORF2 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 PCV2 同亚型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分析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采用 DNAStar 预测该毒株的 Cap 蛋白二级结构及 B 细胞表位,并与 4 株疫苗株 DBN-SX07-2(HM641752)、LG(HM038034)、SH(HM038027)、ZJ(AY686764)的 Cap 蛋白抗原指数进行比对分析。【结果】GD222858 毒株基因组长度为 1 767 bp。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毒株属于 PCV2d 亚型。与国内外 82 株参考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 91.4%~99.6%,与越南毒株 Han8(GenBank 登录号:JQ181600)的亲缘关系最近。在 ORF1 编码的 Rep 蛋白处发现多个特异性突变位点 F70Y、F77L、W202R、N256S;ORF2 编码的Cap 蛋白相对保守。Protean 预测 Cap 蛋白的氨基酸第 5~18、24~25、39~41、48~49、57~65、99、101、112~114、139~140、145~150、162~165、175~181、188~189、205~211、227~232 位 置 处 均 可 能 存 在 潜 在 的 B 细 胞 表 位。GD222858 毒株的 Cap 蛋白抗原指数与 4 株疫苗株均有差异,在氨基酸 45~57、124~132、223~233 位置处抗原指数明显高于 4 株疫苗株,且与疫苗株 HM038034 差异最大。【结论】GD222858 毒株感染猪群的原因可能是 Rep 蛋白多个位点发生特异性突变及疫苗株选用不当所致。  相似文献   
89.
根据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P72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TaqMan探针,建立了基于P72基因的LNA-TaqMan探针的ASFV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LNA-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  相似文献   
90.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水貂阿留申病毒基因序列数据,设计了3对引物,采用PCR的方法分别对ADV-DL1、ADV-DL2株非结构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将各片断克隆至pMD18-T载体,经PCR鉴定后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ADV-DL1、ADV-DL2与GenBank上公布的ADV毒株相比,核苷酸序列同源率NS1为85.9%~90.0%,NS2为85.1%~92.7%,NS3为83.0%~95.1%。ADV-DL1与ADV-DL2同源率NS1为93.7%,NS2为95.6%,NS3为98.5%。氨基酸同源率NS1为82.8%~85.8%,NS2为80.7%~92.1%,NS3为72.9%~95.4%。ADV-DL1与ADV-DL2同源率NS1为90.3%,NS2为92.1%,NS3为9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