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42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36篇
  48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短稳杆菌(Empedobacterbrevis)是从罹病死亡的四龄斜纹夜蛾幼虫尸体中分离、筛选、纯化而来的生物农药创制新品种。经初步试验,该农药对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效。为摸清进一步提高该农药防治甘蓝小菜蛾药效的有效途径,探索光照、温度、湿度、稀释浓度、防治对象不同虫龄与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设置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探析田间应用技术,为合理、科学、大面积推广使用该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The breeding of wild animals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is becoming more frequent nowadays. This situation has led to an increase in contact rates between wild and domestic animals, with subsequent reciprocal transmission of parasites. In this study, we characterized the gastrointestinal and blood parasites of a group of 15 semi-captive guanacos (Lama guanicoe). We characterized gastrointestinal parasites by analyzing fecal samples through the sedimentation–flotation technique and hemoparasites by using blood smears stained with Giemsa. We found several gastrointestinal parasites including Nematoda and protozoans. The most frequently found parasites were Nematodirus sp. and Eimeria sp. In contrast with previous studies, neither Cestoda nor Fasciola were found. The only hemoparasite detected was Mycoplasma haemolamae, a parasite already described in llamas and alpacas. We conclude that the most frequent gastrointestinal parasites of semi-captive guanacos were nematodes and protozoans. Also, the hemoparasite M. haemolamae seems to be prevalent among captive populations of South American camelids. Finally, captive guanacos share several parasites with the traditional livestock. Therefore, keeping captive or semi-captive guanacos without an adequate sanitary protocol might have adverse consequences to adjacent traditional cattle farming and/or for wild animals.  相似文献   
73.
培训考察团先后访问了美国联邦国有林管理局、美国南部林区(第八区)国有林管理分局、西南林区(第五区)安吉斯林管区和乔治亚州农业厅以及私有林主。美国森林资源丰富,国有林垂直管理体制简单高效,森林经营科学规范。比较了中美两国国有林管理方面的主要差异,分析了我国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国有林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4.
75.
76.
指出了以三线建设文化为主题打造的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和126文化创意园是绵阳市两处具有代表性的后工业景观。对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和126文化创意园的建筑、植物、景观设施等景观元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处景观在满足市政服务和改善生态环境功能需求的同时,通过创意景观元素,实现了现代文明与三线建设文化的融合,得以三线建设文化为主题的后工业景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传承城市文化精神:诠释城市文化形象、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雷帕霉素靶标激酶TOR在牡丹开花衰老过程中的生理作用,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洛阳红’切花为试材,用0.01 μmol • L-1雷帕霉素预处理2 h后瓶插,并测定瓶插寿命、能量物质含量、糖分含量、乙烯释放速率、呼吸速率、MDA含量以及PsTOR、PsSnRK1和PsHXK1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雷帕霉素预处理可延长该牡丹切花的瓶插最佳观赏期和增大花朵的最大花径;另外,雷帕霉素预处理还可提高花瓣可溶性糖含量和能荷积累,降低呼吸耗能和MDA含量,并下调瓶插初期PsSnRK1和PsHXK1的表达水平,上调瓶插后期PsTOR和PsSnRK1的表达水平。说明雷帕霉素可通过TOR途径调控能量感知,延缓牡丹切花的开放和衰老进程,进而提高瓶插品质。  相似文献   
78.
基因型对陆地棉花药离体培养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7种棉花基因型的花药在离体培养中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有的基因型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均能高频率地形成愈伤组织,但不同基因型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诱导量不同;再生植株的花药比原始亲本的花药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品种间杂种表现出部分优势,但不明显。本试验中,仅鲁棉6号和Siokra1-3两个品种诱导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和再生植株,且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别。从基因型在棉花花药培养中的效应、外界调控对棉花不同基因型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棉花花药培养与体细胞培养基因型差异的比较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棉花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是受两套遗传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并提出了棉花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的阈值问题  相似文献   
79.
为了探讨裂叶沙参和泡沙参所在群落特征及其种间关系,应用方差比率法,并通过2×2列联表进行χ2检验的方法,分别在川西北地区对濒危种裂叶沙参和广布种泡沙参所在群落中23和26个常见植物种分别进行了总体相关性和各种对间的联结性检验,同时利用Jaccard指数测定了各种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裂叶沙参与泡沙参所处群落中各种群间在总体上无显著性联结。在裂叶沙参所在群落中23个种群间,仅2%的种对间Jaccard指数大于05;在泡沙参所在群落中26个种群间,仅3%的种对间Jaccard指数大于05。裂叶沙参和泡沙参所处群落中种间关系的不稳定性是由于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及环境旱化所导致。泡沙参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呈扩展趋势,而裂叶沙参在相同或较好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呈衰退趋势,说明裂叶沙参在其内在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方面存在着导致种群衰退的机制  相似文献   
80.
杨树因伤诱导型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强 《林业科学》1999,35(4):111-19
机械损伤或病虫害侵扰引起植物一系列防御相关基因的激活,其中一些是因伤诱导表达的.Bradshaw等1989年报道了杨树Win3基因家族中的一员,其编码产物类似于白薯和豆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并且是因伤诱导表达的。为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一基因启动子在因伤介导表达中的作用,探讨其在基因工程用于控制外源基因表达的可能性,本文分别从欧洲黑杨(P.nigra)和美洲黑杨(P.deltoides)中扩增出win3基因启动子WINP(705bp)和WIDP(791bp).这两个启动子与来自大肠杆菌的GUS基因融合,通过根癌农杆菌Ti质粒转化系统引入烟草中.证实了WINP和WIDP控制的GUS基因的表达不仅在损伤部位,而且具有系统的因伤诱导效应.对8株转基因烟草的组织化学分析表明,其表达模式与以前的报道一致。无论是在受损伤组织还是完整组织中,WINP的伤诱导活性总比WIDP高。这两个启动子需要进一步改造以增强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