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98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46篇
  97篇
综合类   281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6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通过在三种杨树无性系,I-214(Populus×euranericanacv.I-214)(ltalica)、中东杨(P.berolinensis)(Berolinensis)和群众杨(P.popularis35-44)(Popularis)一年生盆栽插条苗的木质部导入ABA和细胞分裂素,研究了这两类激素在气孔调控中的作用。尽管不同无性系的气孔在对ABA的敏感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但ABA仍可导致气孔的关闭,然而在蒸腾流中的细胞分裂素(与ABA共导入或分别导入)可以明显地抑制ABA的作用。并且玉米素还能推迟土壤干旱所诱导的气孔关闭,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内源细胞分裂素浓度下降而同时ABA上升.据此提出了复合胁迫信号的概念,即在根冠通讯中,是ABA和细胞分裂素共同调控气孔的运动。另外还研究了玉米素、激动素、6-BA等不同细胞分裂素与AB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6-BA与玉米素和激动素的作用相反,它不能抑制ABA的作用,反而促进其对气孔的关闭  相似文献   
33.
适宜的生境是珍稀濒危生物生存的决定性条件,对珍稀濒危生物生境的系统研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金丝猴是中国特有并且珍稀的濒危物种,黔金丝猴又是三种金丝猴中分布最为狭窄、对生境要求最为苛刻的一种。本文从黔金丝猴的最佳适宜生境、适宜生境和较适宜生境三个生境选择方面对生境内植物群落特征、环境因子、极端环境因子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对黔金丝猴的季节活动规律、活动区域和食物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针阔混交林是黔金丝猴的最佳生存的植被群落,其最适宜的年均温度为8~15C,极端最低温度为-2.5C,极端最高温度为25C,最适宜生存的海拔高度为1500~1700m。在同一区域,植物多样性越多,越适宜黔金丝猴的生存。温度和食物是决定黔金丝猴种群活动范围大小的主要生境因子,海拔高度、植被群落特征、温度是黔金丝猴对生境选择的主要限制因子。图3表3参16。  相似文献   
34.
根据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的指示要求,国家林业局防火办组成了由国家森防指专家组成员、森林防火专业委员会主任朴东赫带队的秋防工作检查组,于2007年10月12日~19日赶赴黑龙江省,对当地秋季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检查调研。检查期间,工作组主要采取实地检查、抽查、座谈了解、听取汇报等方式,重点检查了哈尔滨、佳木斯、鹤岗三个地市辖区内的地方林业局、省森工总局林管局、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道应用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spp.室内对木麻黄毒蛾的侵染能力。通过斯氏属九个线虫品系对木毒蛾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feltiae Agriotos为最佳品系;能寄生低、中、高龄幼虫及蛹;可在3天内把害虫致死。供试的其它八个线虫品系也能不同程度地致死害虫,并在死虫体内繁殖。S.f.Agriotos线虫的剂量对木毒蛾的致死速度及效果有影响,以1000条线虫/害虫侵染期线虫为最适宜剂量,林间对木毒蛾幼虫的致死率平均为89.6%。  相似文献   
36.
Leslie矩阵模型在油松毛虫种群动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素芬 《林业科学》1991,27(4):470-474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华北地区油松林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分布面积广、发生频繁、危害严重。有人曾对油松毛虫种群的生物学特性、防治以及种群动态的研究作过有关的报道,本文则通过对油松毛虫的数量变动进行跟踪调查,并用Leslie矩阵模型对其种群动态进行了模拟,这对害虫的测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材料与方法 (一)标准地概况 1984—1986年与1988—1989年我们分别在密云县五座楼场和石墙沟村选择了5块油松纯林作为标准地,概况列在表1中:  相似文献   
37.
2007年5月13~23日,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森林防火专家组组长、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马福同志带领下,我们一行4人对吉林和黑龙江省2007年春季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检查调研。在检查过程中,针对当前森林防火形势、防  相似文献   
38.
刘国荣  王世君 《林业科学》1992,28(3):220-225
我们通过对气象因子与落叶松落叶病发病关系的研究,和对入选的主要气象因子在各月份中作用的分析,将六七月份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和四五月份平均气温确定为病情测报因子。其当年值预测式为y=b_0+b_1x_1+b_2x_2……+b_(12)x_(12)(x_1、x_2……x_(12)为前1—12年测报因子观测值;b_0、b_1……b_(12)为相应回归系数);由23年全省历史资料建立的病情指数预测式为y=68.31-1.68x_1-0.5638x_2+0.36x_3(x_1、x_2、x_3分别为气温、湿度、降水预测值);全省发病面积预测式为y=(-0.13325+0.00533x)Sy(式中,x为病情指数预测值;Sy为全省幼龄落叶松人工林面积)。根据各地区发病面积比例系数和各地区轻、中、重发病面积的百分比,可预测各地区发病面积和轻、中、重发病面积。应防治面积为重、中级发病面积与20%轻病级面积之和。  相似文献   
39.
湖北省核桃品种资源和栽培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概述了湖北省核桃的栽培现状和生境条件,以及核桃品种资源及其分布,提出了湖北省核桃栽培区划。还对发展核桃生产的有关经营方向和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0.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deaths due to human rabies is currently hampered by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scale of the problem,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both animal and human cases across countries, regions and continents. Unfortunately, despite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accurate data on which to assess these questions and to prioritize and direct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 are not available for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This survey sough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global situation regarding the surveillance of human rabies.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91 countries across all continents and all categories of human rabies risk, generating the most complete and representative global data set currently available. Respondents were asked key questions about whether human rabies was a notifiable disease, how the surveillance system for human rabies operated and whether the respondent considered that the surveillance system was working effectively. Across the 91 countries from which data were collated, human rabies was a notifiable disease in all but eight. Despite international guidance, surveillance systems were very varied. Even where rabies is a notifiable disease, many countries had surveillance system judged to be ineffective, almost all of these being high and moderate rabies risk countries in Africa and Asia. Overall, 41% of the population covered by this survey (around 2.5 billion people) live in countries where there is no or ineffective rabies surveillance. The lack of robust surveillance is hindering rabies control efforts. However, whilst worldwide rabies surveillance would be improved if rabies were notifiable in all countries, many other challeng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global human rabies surveillance systems rem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