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57篇
  18篇
综合类   393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397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湖北省利川市的黄连样品上的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培养,采用生物学、分子学等方法对病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样品上的病害为黄连根腐病,引起病害的病原为镰刀菌,为当地黄连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在1997~2001年对广东、湖南等地70个鳖养殖场进行常见病的调查研究、分离纯化病原后进行生化试验,鉴定出11株嗜水气单胞菌、11株豚鼠气单胞菌、6株寡源气单胞菌等,经过毒力试验后.选出较强毒力的11株细菌,用15种药物进行敏感性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
选择生长健壮的610年生成年十齿花采种母树、于8月种子未弹出前及时采种,将处理后的纯净种子放于布袋中,置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处保存,采用常规大田播种育苗管理技术,结果表明:(1)十齿花1年生实生苗的生长较快,平均苗高为64.2cm,平均地径为5.0mm,其中苗高≧50cm的Ⅰ级、Ⅱ级苗株数占89.1%。(2)十齿花1年生实生苗的苗木根系发育良好,主根明显,平均长度为16.9cm;>5cm的Ⅰ级侧根数较少,平均仅有3条;但须根特别发达,平均根幅达到15.0cm;同时,32.7%的苗木地上部分有分枝。  相似文献   
34.
龙眼,荔枝和红毛丹花芽及花性的分化与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6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10多年来年龙眼、荔枝和红毛丹花芽及花性分化的内部变化及其与外部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龙眼、荔枝和红毛丹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以期能从中得到的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瘤背石磺亲体在不同温度、盐度下受精卵的孵化及不同开口饵料、不同附着基对浮游幼虫的培育和附着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对亲体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各组成活率均超过95%;在(27±1)℃、不换水条件下,5、10、15、20、25、30的各盐度组中,以15、20盐度组的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6.4%、95.8%;在盐度15、不换水条件下,(24±1)(、27±1)、(30±1)、(33±1)℃温度组,受精卵产出后至孵化出膜的时间分别需319、297、2862、78 h;采用自制孵化框漂浮式孵化,孵化率高达98%;不同开口饵料试验结果表明,金藻投喂组幼体成活率最高,为87.5%;不同附着基附着培养试验10 d后,悬浮球填料组的成活率最高,达90%,且个体整齐、生长速度快,而铺泥组为43%,不加附着基组仅38%。  相似文献   
36.
以川优9527(V1)、Y两优900(V2)、准两优527(V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T1)、当地农民习惯施氮(T2)、氮肥后移减氮20%(T3)、有机无机肥配施与氮肥后移减氮20%(T4)、增密与氮肥后移减氮20%(T5)、控释肥尿素配施减氮20%(T6)6个处理,研究不同减氮模式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机插杂交籼稻成穗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机插杂交籼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T2处理相比,T6处理产量与之相当;T5、T4、T3处理产量提高,V1、V2、V3中T5和T4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2.9%、23.7%、23.8%和12.3%、14.1%、13.8%,T3处理分别提高7.8%、14.1%、7.6%,T5、T4、T3处理产量提高主要归因于后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成穗率和有效穗数提高。与T2处理相比,T5、T4、T3、T6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回收利用率总体上均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总体均表现为T5>T4>T3>T6>T2,...  相似文献   
37.
以豇豆为材料,探索紫外线处理对鲜切菜品质的影响,并为我国鲜切蔬菜的保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实验用紫外线照射鲜切菜不同时间(0,20,30,40,50,60min),并测定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真菌的菌落总数,以及亚硝酸盐含量、VC含量和失质量率。结果表明,照射时间为30min,可有效控制鲜切豇豆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并能有效杀灭(甚至彻底清除)大肠杆菌,对真菌、乳酸菌、肠杆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鲜切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低,VC含量与其他处理相比保存最好,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38.
39.
本文对黑钙土、黑土中各种作物根茬留茬与否对土壤腐殖质、土壤重组有机质的组成、结合形态及某些光学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种作物根茬留在土壤中是以非腐解态有机物发生作用的,对于改善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发生了良好的作用。说明作物根茬留在土壤中不仅对调节土壤有机质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发挥着很好的培肥作用。试验结果同分析土壤酶活性一样初步证明玉米根茬比大豆根茬有更好的培肥作用。  相似文献   
40.
太原市植物研究中心2005年从东北引进了新优地被植物肥皂草,它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通过近4年的引种试验,证明该品种适应太原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优良绿化地被品种。对肥皂草进行嫩枝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为500 mg/kg的NAA处理4 h,肥皂草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成活率很高。并对其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