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试验的茵种是从宁夏固原山区完全自然生长的土种健康产蛋母鸡的大肠和盲肠中分离获得的,共分离出44株菌株.通过对这44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筛选出12株进行了乳球菌属的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12株菌株属于乳球菌属(Lactococcus).通过糖醇类发酵产酸鉴定,确定8株为植物乳球菌(L.plantarum),4株为棉籽糖乳球茵(L.raffinolactis).各项鉴定结果均符合乳球菌属和相应种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宁南黄土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粒度特征,旨在为更有效地指导该区域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标准化方法采集0—100 cm土壤样品,利用Mastersizer 3000型激光粒度仪测定了小流域9种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山杏林、山桃林、沙棘林、柠条林、山杏柠条林、山杏沙棘林、坝地、苜蓿地、撂荒地)216件样品,通过福克和沃德公式计算出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峰度等土壤粒度参数。[结果] ①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粒度组成均以粉粒和极细砂为主,以粉粒含量在各粒度分级中所占比例最大。黏粒、粗砂、极粗沙和中砂含量分层整体趋于稳定,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不大。粉粒、极细砂和细砂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变化起伏较大,各层段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②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各粒级变异系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黏粒的变异系数最高,其次为砂粒,粉粒最小。③土壤平均粒径表现为:山杏×柠条林>沙棘林>山桃林>柠条林>山杏林>苜蓿地>山杏×沙棘林>撂荒地>坝地。撂荒地、山桃林和柠条林的分选性明显优于其他立地,沙棘林的分选性最差。[结论]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土壤粒度分布主要受到植被类型及人类活动扰动等主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频振式杀虫灯在固原地区农作物上的诱虫效果,在固原农科所头营基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定期收集调查,研究其在胡麻、马铃薯、糜子谷子等主要作物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历时78d,灯距地面高度约1.5m,可诱虫7目29科66种,总诱虫量为10 180头,日均诱虫量131头。6-7月为诱虫高峰期,其中7月为最高峰,诱虫量达5 578头,平均日诱虫量180头。6月份以前以小型昆虫为主,6-7月份天蛾类、夜蛾类、金龟甲以及步甲类逐渐增多。其诱虫谱广、诱虫量大、节能、绿色、安全,对提高胡麻等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确运用化学除草剂不但可以有效减轻苗圃草害和环境污染,还能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通过化学除草剂在苗圃中的应用研究,我们现已掌握清楚各类杂草高度与各种药剂667 m~2用药量的关系、针对典型杂草的除草效果较好的药剂及配比等。研究发现秋刺是除杀刺儿菜的最好药剂,草甘膦组合是除杀冰草、蒿类的最佳药剂,冰草净对倒生草效果非常好、对冰草和蒿类也非常有效,惠尔+秋刺+斩草除根组合对刺儿菜效果很好,但对狗尾草、波叶大黄、蒿类、灰绿藜、苦菜等效果不明显,秋刺对刺儿菜有良好的除草效果,但刺槐苗圃喷施秋刺对刺槐苗会产生毁灭性的的药害,应禁止在刺槐苗圃使用秋刺。  相似文献   
15.
宁南山区不同年限撂荒梯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年限撂荒梯田对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宁南山区撂荒梯田的管理利用和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宁南山区彭阳中庄示范区不同年限撂荒梯田(2,5,15,17,20 a)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5个不同年限撂荒梯田0—60 cm土壤样品中的C,N,P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0—60 cm土层,不同年限撂荒梯田的土壤C,N分布规律一致,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表层0—10 cm出现了富集现象,且随着撂荒年限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他4层呈波动式下降趋势,土壤全磷含量分布比较均匀。土壤C∶N随着不同撂荒年限的增加呈波动式升高趋势,撂荒20年0—40 cm土层土壤C∶N最高,并与其他各年呈显著性变化(p0.05)。土壤C∶P和N∶P均表现为在表层0—10 cm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总体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他各层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土壤C∶P和N∶P随土层增加呈减小趋势。土壤C∶N与全N和土壤C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土壤C∶P与土壤C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全磷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土壤N∶P与土壤全N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全磷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通过上述分析,总体反映出撂荒梯田土壤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比受到不同年限和土层深度的双重影响,农地弃耕撂荒演替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以蚜虫、蓟马、潜叶蝇3种胡麻地重要害虫为调查对象,根据害虫活动特点,比较研究了色板不同悬挂高度、不同悬挂方向诱集3种害虫的效果。结果表明:蚜虫防治时色板应悬挂于植株顶端以上,方向与当地风向一致;蓟马防治时应悬挂于植株中上层位置,朝向南北方向;潜叶蝇防治时,色板应悬挂在与胡麻植株顶端齐平位置,朝向南北方向。  相似文献   
17.
硼肥对旱地胡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胡麻为试材,探讨宁夏固原地区微量元素硼不同施用量(1.0、1.5、2.0kg/667m2)对旱地胡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开展不同用量硼肥对胡麻生长量、农艺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增加硼肥用量可以提高胡麻植株的鲜重、干重及农艺性状指标,但除对有效结果数有明显作用外对其它参数影响均不显著。随施硼量的增加,胡麻种子产量增加明显降低,每667m2施硼肥1.0kg处理产量最高,每667m2施硼肥1.5kg和2.0kg较每667m2施硼肥1.0kg减产10.06%和13.61%。综合分析认为,在基施磷酸二铵的基础上,每667m2施硼肥1.0kg可获得较好的胡麻产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覆膜集雨垄面和垄沟宽度对土壤含水量、产量、商品薯率和产量WUE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是随着集雨垄面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产量WUE、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具体表现为M_(50)G_(20)M_(60)G_(10)M_(40)G_(30)CK,随着集雨垄面宽度的增加,影响是先增加,当集雨垄面宽度为50cm,垄沟宽度为20cm时影响最大,而后随着集雨垄面宽度的增加影响逐渐降低。综合分析,初步推出M_(50)G_(20)这种模式集雨效果最好,能最大程度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以宁南黄土区4种典型人工林(山杏林、山桃林、山杏×沙棘混交林、山杏×柠条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样方固定法和群落多样性指数计算,比较分析了宁南黄土区人工纯林和混交林林下草地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草地群落种类组成在不同林分中总体呈现多年生草本与1年生草本伴生,且多年生草本优势较明显;(2)4种林分下重要值综合分析也表明不同人工林地植物群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且不同的林分类型对草本层植物群落的组成及其重要值变化差异明显;(3)4种林分下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即生态优势度表现为山杏林山杏×沙棘混交林山桃林山杏×柠条,均匀度表现为山杏×柠条山杏×沙棘混交林山杏林山桃林,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山杏×柠条山桃林山杏林山杏×沙棘混交林;(4)4种林分下植被的总盖度和生物量均表现为2016年高于2017年,主要受区域降水量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典型草本群落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及与土壤团聚体的关系,初步评估乡土草本植物根系对团聚体发育的作用,选取5种典型草本群落(胡枝子、百里香、星毛委陵菜、猪毛蒿、长芒草),研究了草本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以及根系与土壤团聚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草本根系生物量、根长密度和表面积密度为0.44~2.11 g/m~3,0.31~3.51 cm/m~3,0.04~1.10 cm~2/m~3,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小,呈表层聚集型分布。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特征为5 mm团聚体最多(54.44%~67.80%,除猪毛蒿),较裸地提高17.5%~50.4%,0.25 mm团聚体第二,其他粒径团聚体很少(5%)。0—30 cm土壤团聚体R_(0.25),MWD,GMD值为52.03%~84.64%,9.57~21.01 mm,1.94~15.17 mm,草本群落间团聚体稳定性差异显著,百里香、星毛委陵菜群落团聚体稳定性最好,各草本群落土壤团聚体R_(0.25),MWD,GWD随土层加深先升后降。分析草本根系与土壤团聚体的关系,发现根参数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说明几种草本根系在土壤结构变化中的作用尚不明确,试验有待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