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南芡是江苏苏州特产的优质水生蔬菜.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多地纷纷引种开发南芡生产.目前,在安徽、江西等省已大面积栽培南芡,在江苏省洪泽、宝应等地已有许多南芡生产大户因此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在对南芡生产新兴产地的调研中考察发现,最近涌现出许多新兴合作社、种植大户从事南芡规模生产,热情可嘉.为了支持新兴产区开展南芡开发,我们根据目前南芡规模生长面临的问题,归纳成文,谨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春季是塔柏无性繁殖育苗季节,三月份是塔柏扦插育苗最佳时间,操作方便,成活率高,繁殖系数大。嫁接繁殖育苗生长快,压条育苗成活有把握,但大规模生产生受多项因素抑制。  相似文献   
13.
1苏芡的生长习性 "苏芡"生长发育阶段一般可分为种子萌芽期、幼苗生长期、茎叶旺盛生长期、开花结果期和种子休眠期等5个时期。 芡实种子萌发,其胚根、胚轴、胚芽及子叶基部先后通过种孔长出,即"露白"。  相似文献   
14.
南芡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芡实,俗称鸡头,睡莲科芡属浅水浮生草木植物,原产东亚。野生芡实,正常叶圆形,叶片正反面及叶柄、果表、果柄上有刚刺,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湖泊、池塘、圩沟、滩涂湿地,芡实的叶柄、果柄是人们喜食的蔬菜。无刺芡栽培种南芡,特产江苏苏州,与野生刺芡的形态区别,仅叶背叶脉交叉处有刺,其它部位无刺,适宜多次采收,栽培优势明显。芡实的食用部分为白色种仁和叶柄、果柄,营养丰富,对人体具有健脾、强志、令人耳聪目明之功效。我国长江流城及以南水网地区、湖泊滩涂、低洼低产田众多,适宜发展南芡生产。其栽培技术如下。①芡塘准备…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培养基栽培柳树菇试验欧阳曾,严龙生(福建漳州大学363000)(福建龙海后坂菌种场363100)柳树菇又名杨柳田头菇(Agrocybesalicacola)是一种生于柳树属树干或树桩的木腐菌,具有柄脆嫩、色诱人、香浓郁、鲜美的特点。与柱状田头菇(...  相似文献   
16.
豇豆生产上常发生死藤现象,我们通过多年调查和分析,发现枯萎病、疫病、根腐病及涝害是导致死藤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上几种病害的发病症状、病原及发病条件等,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方法,为豇豆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南芡新老产区生产及销售现状的调研,针对产业现状,从合理规划、扶持服务、指导培训、精细操作、培育市场、套养增效等方面提出南芡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严龙  江扬先 《长江蔬菜》2015,(22):11-12
<正>芡实概述芡实(Euryale ferox),原产我国,南北分布,俗名各表。《说文解字》中说:"芡,鸡头也"。《本草汇言》中说:"年荒五谷之不登曰歉,此物能济荒充食以疗饥,故曰芡也。"汉·扬雄《方言》记载,芡实"北燕谓之藙,青徐淮泗之间谓之芡,南楚江湘之间谓之鸡头,或谓之雁头,或谓之乌头。"文震亨《长物志》卷十一记载:"芡花昼合夜展,至秋作房如鸡  相似文献   
19.
黄瓜疫病常被菜农称为死藤、瘟病等,在黄瓜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保护地栽培黄瓜主要受害部位为茎基部、叶片和瓜条,露地栽培黄瓜各部位均可受害。刚发病时若疏于防治,一旦流行则很难控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十分严重,轻者减产30%~40%,严重时全田绝收。因此,黄瓜栽培管理上要高度重视该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20.
美洲斑潜蝇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斑潜蝇属于世界性害虫,自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以来,对蔬菜的为害日趋严重。由于该虫食性广,抗药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