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于毅  朱融璞 《警犬》2004,(7):31-32
犬的训练中,训导员除了要掌握好各种训练手法外,关键在于是否能牢固地吸引住犬的注意力,提高各种刺激信号传输接受的质量。  相似文献   
72.
以斑翅果蝇和黑腹果蝇为试虫,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了5种类型共8种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及斑翅果蝇实验室种群幼虫和成虫的毒力,田间药效试验测定6种杀虫剂防治果蝇的效果。结果表明:杀虫剂对果蝇幼虫毒力比对成虫毒力强,且斑翅果蝇比黑腹果蝇对杀虫剂更敏感,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茚虫威,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茚虫威和吡虫啉对果蝇的致死作用效果低下,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对黑腹果蝇致死效应高于斑翅果蝇;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致死毒力高于菊酯类杀虫剂联苯菊酯,生物制剂多杀霉素和甲维盐致死毒力最强。  相似文献   
73.
研究苹果生理指标与其对苹果绵蚜 (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 抗性的关系,为筛选培育抗性品种,实现持续有效治理苹果绵蚜提供依据。田间调查不同苹果品种对苹果绵蚜的抗性,测定比较各品种正常枝条生理指标,以及被苹果绵蚜危害后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枝条中可溶性糖(r=0.99)、蛋白质(r=0.86)含量与感蚜率呈正相关;氨基酸含量与感蚜率呈负相关(r=-0.96);酚类物质和4种酶活性与苹果感蚜率均不存在明显相关性。被害后昭锦108可溶性糖含量有所下降,红富士、金冠分别上升1.4%、7.0%;蛋白质、氨基酸、酚类物质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红富士总酚含量明显下降,达23.5%,总酚下降率与感蚜率呈正相关(r=0.94);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均上升,其中CAT变化率与感蚜率存在相关性 (r=-0.92),昭锦108 CAT活性明显上升,达91.2%;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增减不一;金冠4种酶活性均上升。研究表明,对苹果绵蚜抗性较强的品种: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较低,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受害后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总酚含量下降率较低,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率较高。酶活性对抗蚜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4.
1993-2000年笔者研究组装应用了以保护利用天敌、果实套袋、科学使用高效生物制剂和低毒化学农药为主要内容的无公害苹果病虫综合治理技术,基地示范面积6 700公顷,推广面积58.4万公顷,防效好于常规防治,基地苹果中农药残留均低于国家标准,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5.
明确病虫害发生情况是果园农药减量防控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矮化密植技术的推广,苹果园生态环境、树形、病虫害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病虫害调查方法已不再适用。对新型矮化密植苹果园,根据叶片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在传统调查取样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与完善,减少单株取样量,增加株调查数量,更加科学地反映苹果园叶片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6.
为探讨农作物面积减少及其破碎化对害虫种群的影响,采用微景观试验模型系统连续2年研究5个梯度棉花生境面积(棉花种植比例分别为20%、40%、60%、80%和100%,其余均种植玉米)及2种破碎化(完全连通与完全破碎)对棉蚜Aphis gossypii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生境面积较小(棉花种植比例为20%)时破碎化程度越高,棉蚜数量越多,而生境面积较大(棉花种植比例为40%)时棉蚜的响应正好相反;生境面积中等(棉花种植比例为60%)时,破碎化程度对棉蚜数量影响不大;生境面积大(棉花种植比例为80%)时,破碎化对棉蚜数量的影响存在年度效应,2014年破碎化程度越大,棉蚜数量越少,2015年则无影响。棉花生境面积、破碎化及两者之间的互作对棉蚜数量无显著影响,棉花生境面积、破碎化与调查时间的互作也不影响棉蚜数量,但调查时间显著影响棉蚜数量,棉花生境面积、破碎化与调查时间三者之间的互作效应呈年度变化。总之,棉蚜对棉花面积变动及其破碎化展示出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7.
罗兰  于毅  袁忠林  徐艺伟  李丽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26-12327,12341
[目的]筛选对玉米螟幼虫和卵具有较好毒杀作用的药剂,为玉米螟的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工饲料混药法和浸渍法分别测定10种杀虫剂对玉米螟幼虫和卵的毒杀作用。[结果]印楝素、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螟幼虫具有较高毒力,对3龄幼虫的加50值分别为0.0006,0.0250和0.0387mg/L;印楝素浓度为10.0mg/L时,卵的孵化率为17.80%。[结论]印楝素、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可作为玉米螟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78.
绿盲蝽对冬枣不同生长期的为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绿盲蝽对其重要果树寄主冬枣的为害特点,通过对各生长期叶、蕾、花、幼果等易受害部位接虫试验,研究绿盲蝽对冬枣的为害规律及其对冬枣坐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生长期各部位的被害率和刺点数均随着接虫数的增加而增大。嫩叶期最幼嫩的部位顶芽和第1片叶被害率均为100%,第4、5片叶的被害率均为0;相同接虫密度下,花的刺点数显著高于蕾和幼果;花蕾并存时,花的刺点数显著高于蕾,而被害率无显著差异。花期受害后,坐果数显著降低,其中接1、2、3、4、5头绿盲蝽坐果数分别降低了49.49%、59.60%、84.85%、94.95%、94.87%。研究表明,绿盲蝽对冬枣的为害有明显趋嫩和趋花性,花期受害后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应加强对花、幼果期绿盲蝽种群的控制。  相似文献   
79.
高勇  门兴元  于毅  周洪旭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2):4627-4634
【目的】探讨北方果树(枣、桃、樱桃、葡萄)叶片内生理代谢指标变化与绿盲蝽对其偏好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种果树在虫害胁迫下自身生理防卫机制及耐害补偿机制的差异,为绿盲蝽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受绿盲蝽危害的不同果树的被害指数并确定偏好度,生物化学方法研究受绿盲蝽危害后果树叶片内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受害后除桃树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下降外,其它果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以枣树叶片增加最显著,增加率达87.83%;各果树叶片内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除偏好程度较高的桃树叶片内蛋白质显著下降外,其它果树受害叶片内蛋白质含量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受绿盲蝽危害后,4种果树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增加,增加率与绿盲蝽危害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受害后4种果树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有增加趋势,其中枣树叶片增加最显著,增加率达112.9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仅樱桃树叶片内有所下降,其它果树叶片受害后SOD活性均有增加,枣树叶片增加最显著,增加率达40.95%;4种果树受害叶片内CAT活性均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受绿盲蝽危害后4种果树叶片内不同生理代谢指标变化规律存在差异。4种果树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POD和SOD活性变化率与绿盲蝽偏好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蛋白质含量和CAT活性与绿盲蝽对其偏好程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0.
东亚小花蝽若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室内条件下进行东亚小花蝽2、4龄若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其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相同温度下,东亚小花蝽若虫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搜寻效应随之降低.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18~2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东亚小花蝽若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量增加、搜寻效应增强;而在26~30℃之间,趋势相反.26℃时,东亚小花蝽2、4龄若虫日捕食量最大,捕食上限分别达18.2头和38.2头;处置1头猎物所需时间(Th)最低,分别为0.0549天和0.0262天;瞬时攻击率(a)s最高,分别为1.0574和1.3665.东亚小花蝽2、4龄若虫捕食作用率与其密度的关系分别为E=0.4034P-0.6669和E=0.3851P-0.4767;分摊竞争强度与其密度的关系分别为I=1.01671gP 0.0172和I=0.80881gP 0.01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