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给春小麦优质栽培提供依据,以优质春小麦品种龙麦26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下施肥量对强筋春小麦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千粒重降低,而籽粒容重增大。种植密度对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以及面粉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无显著影响。适当增加施肥量可以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增加沉淀值,改善面粉降落值,提高吸水率,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但对面团的拉伸特性影响不大,并降低了容重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72.
为了解种植密度对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燕麦产量形成的影响,以裸燕麦品种白燕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00万、450万、600万、750万、900万、1 050万株·hm-2共6个种植密度,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下燕麦植株形态、群体质量、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燕麦的株高和茎粗均显著降低;各生育时期燕麦群体总茎数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各生育时期分蘖数和单株干物重随种植密度增加均呈降低趋势。群体干物重在分蘖期至孕穗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开花期和成熟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均为750万株·hm-2群体;不同种植密度下,燕麦籽粒灌浆过程均呈“S”型曲线变化,其Logisitic方程的决定系数在0.997 8~0.998 3之间,均达极显著水平,方程拟合效果较好。种植密度显著影响籽粒产量形成。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籽粒灌浆速率和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籽粒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450万株·hm-2种植密度的产量最高。因此,在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白燕2号籽粒生产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饲用干草生产适宜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73.
为探究播期对皮燕麦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设置6个播种时期,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皮燕麦品种白燕7号生育进程、形态指标、光合特性等指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播期处理气候因子和皮燕麦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皮燕麦的生育期缩短,分蘖数先减少后增加,株高逐渐升高;光合性能降低、叶面积指数在营养生长期逐渐升高,在生殖生长期则相对降低;各阶段光合势总体呈降低趋势;收获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显著减少,子粒产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因素中日照时数对子粒产量影响最大。在其他因子不变的情况下,积温每增加1℃,子粒产量减少1.158kg/hm 2;降雨量每增加1mm,子粒产量减少0.738kg/hm 2;日照时数每增加1h,子粒产量增加24.101kg/hm 2。为获得子粒高产,黑龙江省大庆地区皮燕麦播种日期选择在4月13日前后为宜。  相似文献   
74.
盐碱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品种08-7127和L36为基础材料,采用0、25、50、75、100、125、150、175、200 mmol·L~(-1)9个处理浓度的NaCl和NaHCO_3分别对小麦种子萌发期进行胁迫处理,比较研究中性盐和碱性盐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种子在低浓度NaCl和NaHCO_3处理下,其萌发及生长均受到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升高则对小麦种苗造成伤害,抑制其生长。盐碱胁迫对小麦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及细胞膜稳定性产生抑制作用,干物质积累下降,并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且两品种差异表现明显。08-7127随着NaCl和NaHCO_3胁迫浓度的升高,其生长变化较耐盐碱型品种L36更为明显,且相同浓度NaHCO_3比NaCl胁迫处理各指标变幅更大。  相似文献   
75.
以龙麦26为试材,设置5个氮肥处理水平,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kg·hm-2处理保护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电导率低于对照23.66%;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9.45%、136.04%、85.20%,差异显著;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对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穗长和千粒重比对照提高20.26%、34.52%,产量提高1 638.66 kg·hm-2。综合分析认为,100 kg·hm-2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6.
低温下硅对春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选用两个春小麦品种:龙麦26和克旱16为材料,研究在低温条件下,加硅处理对小麦幼苗株高、根长、生物量、MDA含量、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不同硅浓度处理可显著促进小麦幼苗生长,显著降低MDA含量,减少脯氨酸积累量,显著增强SOD和POD活性(P0.05)。由此得出,外源硅能够促进低温条件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其中以1.0 m M Si浓度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7.
为明确不同温湿度条件对成熟期小麦穗发芽的影响效应,以黑龙江北部麦区的主栽品种龙麦35为试验材料,分别设定3个水平的温度(15、20、25℃)和相对湿度(80%、85%、90%),分析不同温湿度处理对成熟期小麦的穗发芽开始时间、穗发芽率、发芽势、整穗水分变化率和千粒重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小麦穗发芽鉴定和收获管理提供理论参...  相似文献   
78.
以刺五加枝段为材料,采取秋季扦插枝术方法,对刺五加枝条进行10不同药剂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刺五加扦插出苗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药剂。刺五加苗期庇阴,中后期全光,有利于幼苗生长。试验为推广刺五加人工栽培提供快速、有效的无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腐植酸对小麦盐胁迫的缓解作用,以春小麦耐盐品种龙麦26和盐敏感品种克旱16为材料,分别用清水和腐植酸浸种,利用水培方式进行幼苗培养,在NaC1胁迫7d后,测定幼苗叶片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蛋白质、蔗糖、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分析腐植酸与盐胁迫对小麦碳氮代谢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春小麦茎叶的生长,降低了幼苗叶片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NR活性和NR/SPS活性比.盐胁迫后,龙麦26的蔗糖、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叶片GS活性提高,但克旱16的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腐植酸浸种降低了盐胁迫下叶片硝态氮含量和NR、GS、SPS活性,提高了铵态氮、蔗糖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龙麦26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NR/SPS活性比,以及克旱16的SPS活性,而降低了克旱16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NR/SPS活性比及龙麦26的SPS活性.推测腐植酸浸种可能是通过调控SPS活性和降低NR活性来增加蔗糖含量,从而影响小麦在盐胁迫下的碳氮代谢及平衡.  相似文献   
80.
改良式“V”形篱架对设施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葡萄设施栽培生产能力,根据大庆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及生产实际情况提出改良式"V"形篱架栽培模式。调查了改良式"V"形篱架设施栽培模式和常规直立篱架栽培的葡萄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V"形篱架栽培模式与直立篱架栽培模式比较,葡萄根系量和根系分布、葡萄枝蔓生长发育情况、葡萄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等均表现出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