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林业   293篇
农学   319篇
基础科学   148篇
  160篇
综合类   985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942篇
园艺   368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过对黑宝石李进行套袋技术试验 ,结果表明 :套袋明显改善了黑宝石李的外观品质 ,显著降低了病虫果率 ,使商品果率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和果实硬度略有下降 ;黑宝石李适宜的套袋时间是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基本结束时进行 ,适宜的去袋时间是采前 5d~ 7d(天 )。  相似文献   
42.
中国李RAPD的优化反应体系及其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乔玉山  章镇  房经贵  郭洪 《果树学报》2003,20(6):445-449
以5'-GACCGCTTGT-3'为随机引物,以奉化李(Prunussalicinacv.Fenghuali)为试材,对中国李RAPD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25μL反应体系中,TaqDNA聚合酶、Mg2+、引物、模板DNA和dNTPs5种主要成分的适宜浓度或用量分别是:1.0U、2.5mmol/L、20ng、40ng和0.2mmol/L。利用该优化反应体系,用10个随机引物,构建了5个中国李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并以共有谱带率对这些品种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5个中国李品种的共有谱带率平均为33.2%,变异幅度为20.1%~44.9%。  相似文献   
43.
果树农艺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了果树农艺性状基因标记策略和已获得的分子标记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集团混合分离分析法(BSA)、平行芽变分析法(PSA)和已知信息捕捉法(KIH)是果树农艺性状基因标记筛选的主要方法。目前已获得了大量果树农艺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这些标记是果树基因作图、图位克隆、分子辅助选择和种质资源鉴定等遗传研究与育种实践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44.
山东省某鸵鸟饲养场由于饲料原料出现问题,导致了雏鸵鸟大批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5.
分别将3株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标准强毒株J株、山东分离株N株和L株)经甲醛灭活后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以N株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其它几种疫苗好,免疫鸡AGP抗体阳性率高达83%,免疫保护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46.
生产中经常需要进行实验室内的工作,如病原分离、抗体检测、药敏试验等。虽然这些方法可以解决临床上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也不是什么情况都适用,有时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的方法仅仅适合科研方面,得到的结果可能对实际生产没有多大意义。因此,对实验室内的结果应当正确认识,在生产中要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47.
旨在探究末茬苜蓿不同留茬高度在越冬期间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抗寒性能力的强弱。本研究以"金皇后"(Medicago sative L."Gold empress")、"准格尔"(Medicago sative L."Zhungeer")、"WL323"(Medicago sative L."WL323")为试验材料,测定3个苜蓿品种的4种留茬高度(0、0~5、5~10、10~15cm)在自然环境下根内可溶性糖(W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综合评价各苜蓿品种及其末茬不同留茬高度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1)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气温降低而升高,随气温升高而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不同品种、不同留茬高度之间随气温变化规律不同。2)综合评价3个苜蓿品种抗寒能力强弱:准格尔金皇后WL323,同一苜蓿品种末茬不同留茬高度抗寒能力强弱为A3A2A1A0。不同苜蓿品种抗寒能力不同,建议末茬留茬高度为10~15cm。  相似文献   
48.
近些年,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广播电视产业的进步,广播电视的规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大。但是,随之产生了广播电视安全运行维护管理的问题。尤其是近期,人们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是与日俱增。因此,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维护与管理要给与充分的重视,从而确保广播电视的正常运行。本研究简单介绍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内容,同时针对这些内容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进行维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9.
50.
利用体外法,通过产气量、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3个指标,对苜蓿、柠条和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及组合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秸秆与苜蓿产气量、DM动态降解率、NDF动态降解率的组合效应,分别为75∶25、55∶45、75∶25的正组合效应最高,(2)柠条与苜蓿产气量、DM动态降解率、NDF动态降解率的组合效应,分别为75∶25、75∶25、75∶25正组合效应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