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天然煤炭腐植酸对盐碱土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探索天然煤炭腐殖酸对盐碱土改良的效果,通过设置不同配比的腐植酸与土壤,进行小白菜的室外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腐殖酸与土壤体积比大于1/2的处理中,小白菜均能生长,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H8(腐殖酸与土壤体积比为4∶2)处理植株出苗率平均为67.9%,叶长平均为8.6 cm,叶宽平均为2.3 cm,主根深平均为4.8 cm,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随着腐殖酸添加量的增加,土壤p H值和EC整体上呈降低趋势,而土壤含水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天然煤炭腐殖酸施到盐碱土上起到了改良的作用,使得小白菜能够发芽生长。  相似文献   
22.
盐碱地整治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碱地作为世界上广泛分布的一种重要土地资源,合理整治利用对于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了盐碱地的特征、成因实质及当前国内外盐碱地整治利用措施,对未来盐碱地整治利用方面提出了建议,即:1)结合遥感(RS)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开展田间尺度\区域尺度条件下盐碱化土壤水盐迁移运动的监测,对土壤盐碱化程度进行评估,利用监测数据构建数字模型进行预测;2)为了避免宝贵的土壤资源流失,应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占用地耕作层土壤进行剥离,用于盐碱地低洼区域填覆治理。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水稻生产中的适宜施氮量,以龙稻18、龙稻6014,龙稻21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3个品种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162.5 kg·hm~(-2)时,产量最高。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在3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在各施氮水平内差异均不显著;垩白粒率、垩白度在3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龙稻18在N1(97.5 kg·hm~(-2))、N3(162.5 kg·hm~(-2))水平间差异显著,龙稻6014在N2(130.0 kg·hm~(-2))、N3水平间差异显著。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在3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食味评分在3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龙稻18、龙稻6014的食味评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N3水平时食味评分最高,在N1、N3水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4.
为实现盐碱土条件下煤炭腐植酸在玉米上的合理利用,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设置空白对照(CK)、单施化肥(T1)、低量煤炭腐植酸(T2)、中量煤炭腐植酸(T3)、高量煤炭腐植酸(T4)、低化肥与低量腐植酸配施(T5)6个处理,比较分析了各处理对土壤盐碱性和玉米灌浆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炭腐植酸能够明显降低土壤pH和土壤EC,且降低幅度均随着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多而增加。与CK处理相比,T4处理使土壤pH降低了1.83,使土壤EC降低了20%,T3、T5处理次之,T1、T2处理作用效果不明显。施用化肥、腐植酸、化肥与腐植酸配施均能提高玉米灌浆期干物质积累。相比之下,T3和T5处理玉米整株和籽粒的干物质量二者相当,却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  相似文献   
25.
不同种植密度对抗线虫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抗线虫大豆品质,指导其生产应用,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抗胞囊线虫品种和密度对大豆品质(蛋白质、脂肪含量)、产量及产量相关指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线虫3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在此密度下该品种产量最高,品质较好;适合抗线虫9号的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在此密度下增产明显,品质最好;适合抗线虫322865的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6.
在东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以酱菜型菊芋品种榆林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覆盖(CK)、塑料薄膜覆盖(FM)和玉米秸秆覆盖(CS)3个处理,研究了地表覆盖措施对耕作层土壤水分状况及菊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薄膜覆盖土壤的含水量是不覆盖土壤的1.7~2.0倍,玉米秸秆覆盖土壤的含水量是不覆盖土壤的1.3~2.0倍。与不覆盖处理相比,塑料薄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均降低了土壤pH。覆盖措施显著影响了植株生长发育,至开花期玉米秸秆覆盖处理植株最高、茎最粗,株高平均达162cm、茎粗平均达18mm。塑料薄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菊芋块茎平均产量为9 585和11 685kg·hm~(-2),分别增产63%和99%。因此,地表覆盖有利于土壤保墒,利于实现干旱地区菊芋的高产、高效栽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为指导菊芋生产应用和优良品种推广种植,针对4份优良酱菜型菊芋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下,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间产量变化差异极显著,11号品种适宜播种株距为40cm,13号品种适宜播种株距为40~50cm,14号品种适宜播种株距为30cm,36号品种适宜播种密度为40cm。  相似文献   
28.
16份菊芋种质苗期耐盐碱性筛选与综合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16份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的耐盐碱能力进行评价,筛选出较耐盐碱胁迫的菊芋种质,可为盐碱地利用菊芋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以混合盐碱模拟典型盐碱胁迫环境,在幼苗期以150 mmol·L-1混合盐碱(Na2CO3︰Na HCO3︰Na Cl︰Na2SO4的摩尔比为5︰23︰9︰5)溶液处理16份菊芋种质,研究混合盐碱胁迫对植株地上部干鲜重、地下部干鲜重、叶片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和MDA含量等指标的影响,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菊芋材料进行耐盐碱性综合评定,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经主成分分析,地上鲜重、全株干重和脯氨酸含量的负荷量最大,可以作为菊芋苗期耐盐碱性筛选的主要鉴定指标。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不同菊芋材料进行耐盐碱性排序,不同菊芋间耐盐碱性表现出明显差异,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将16份菊芋种质分为四大类,第1类:菊芋2号和3号在胁迫下表现良好,耐盐碱性最好;第2类:菊芋4号、16号(Taiyangdao)和11号(Qingyu001)耐盐碱性较好;第3类:菊芋5号、6号等10份材料为中等耐盐碱类型;第4类:菊芋9号耐盐碱性最弱。  相似文献   
29.
以“青芋1号”和“神芋”菊芋品种为试材,通过自然状态的低温锻炼,测定了2个菊芋品种块茎中总糖、还原糖、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的变化;并利用扫描透射电镜观察了低温锻炼下的块茎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抗寒性品种“青芋1号”随温度降低,总糖含量升高,还原糖含量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降低;反之,非抗寒性品种“神芋”总糖含量降低,还原糖升高幅度小,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淀粉含量降低幅度大.细胞超微结构发现,抗寒性品种“青芋1号”在-20℃时才表现出液泡破碎,线粒体数量增多,变形及解体;非抗寒性品种“神芋”在5℃时就出现类似现象,这与植物在遭受寒冷环境条件细胞适应性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30.
不同播种密度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紫花苜蓿种子田的适宜播种密度,以肇东苜蓿品种为试材,设9个不同播种密度处理D1~D9分别为180 000、90 000、84 000、60 000、60 000、42 000、30 000、28 000、20 000株.hm-2,研究密度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紫花苜蓿种子产量随播种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