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瓜类疫病病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瓜类疫病是瓜类最主要、损失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综述了侵染瓜类作物的疫霉菌种类、生理小种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同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2.
菜薹茎尖培养中的激素与热激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和NAA不同浓度组合对菜薹茎尖培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BA 0.8 mg·L-1 以上浓度能获得较好的增殖效果,NAA浓度不宜超过0.5 mg·L-1。KT和ZT混用不及单一使用效果好。外植体放置方式会影响茎尖的增殖效率。45 ℃ 2 h以内热激处理可促进菜薹茎尖的增殖。  相似文献   
33.
杂交稻黔优301不同播种期和密度的栽培试验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通过播期和密度2因子试验,分析得出水稻新品种黔优301在铜仁地区海拔600m左右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播种期为4月中旬,密度在1.4万~1.5万窝/667m2,采用旱育浅植,加强田间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可获 600kg/667m2以上产量。  相似文献   
34.
菜心耐热变异体离体筛选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菜心进行了耐热性离体筛选的研究,结果表明,而热性不同的菜心品种在离体培养中的热胁迫反应亦有所差异,35℃培养30天的无菌苗存活率可以作为菜心耐热离体筛选的选择指标。通过热胁迫交替选择,初步筛选出3个耐热无性系。同时带发现,通过热胁迫选出的无性其其茎尖繁殖系数也罗原君体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5.
黄瓜土传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传性病害是目前黄瓜的主要病害,针对近年来黄瓜主要土传性病害枯萎病和疫病在南方黄瓜生产区经常暴发,对当地的黄瓜生产影响较大的情况,本文在叙述其发病症状、病原和发病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6.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中农业土壤是最大的N2O排放源。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如何减少农田土壤N2O排放备受关注。利用公开发表的文献,将不同作物品种、硝化抑制剂、环境条件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进行了归纳。结果表明:一般大田作物农田的土壤N2O排放量少于菜田,其中,蔬菜类中莴苣菜地的土壤N2O排放较少,大田作物中玉米田的土壤N2O排放量少于小麦;添加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的土壤N2O减排效果好于添加DCD(双氰胺);土壤N2O排放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和含水量的增加均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其中土壤温度为25~30℃时、含水量为35%时出现N2O排放高峰。通过合理种植作物、添加合适的硝化抑制剂、降低土壤施氮量、合理调节土壤温湿度、缩短土壤干湿交替状态时间等措施,均可以减少土壤N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37.
超甜玉米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超甜玉米作为一种新颖的蔬菜和保健食品,近年来在国内栽培日渐广泛,对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育优质、高产、适应当地气候特点和生产要求的超甜玉米新品种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8.
枯萎病、疫病、病毒病是冬瓜的3大主要病害。根据冬瓜的生长习性、广州的气候特点和3种病害的发生特点,建立适合冬瓜的多抗筛选技术体系。笔者从35份不同来源的冬瓜材料中筛选出2个多抗单株材料BD218-5-1和BD94-1-2,并获得相应的种子,以此为试材测定丙二醛、POD等5种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发现多抗材料与原始材料及其人工接种发病后在丙二醛、POD上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其中多抗材料中的丙二醛含量低于原始材料,发病后均呈下降趋势,而POD则相反。  相似文献   
39.
谢大森  何晓明  彭庆务  赵芹 《园艺学报》2010,37(10):1711-1712
‘黑优2号’是以自交系B94-2-1-4为母本,B184-1-3-1为父本配组而成的黑皮冬瓜杂交品种。瓜形匀称、整齐,长圆柱形;单瓜质量14.0kg,长64.5cm,横径22.0cm,肉厚6.0cm;皮墨绿色有光泽,转色快,浅棱沟;肉质致密,品质优,商品率高;抗枯萎病,中抗疫病和病毒病。  相似文献   
40.
美丰一号瓠瓜具有生长势强、品质优的特点。瓜为圆筒形,瓜长25 cm左右,横茎6.5 cm,单瓜重550~600g。对白粉病和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品种早瓠子。皮色淡绿,肉质嫩滑,味甜,一般每667 m2产量达4 000~5 000 kg,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