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园艺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评价不同来源洋葱品种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种质资源,对30份洋葱品种进行紧实度、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丙酮酸含量测定,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的洋葱品种进行营养品质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30份洋葱材料紧实度、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丙酮酸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紧实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丙酮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另外,发现干物质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丙酮酸含量存在着极显著或显著的关系。在30份洋葱材料中,‘不育系A1’的综合品质最优,为洋葱品质育种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2.
洋葱黄色条纹突变体的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母系遗传洋葱叶片黄色条纹突变体材料进行田间表型特征观察,叶绿素含量测定和显微结构观察,并利用jnurf13分子标记鉴定保持株。结果表明,洋葱突变体为亮绿黄色条纹。黄皮、白皮和紫皮洋葱中均发现黄色条纹突变株,黄化程度越高植株长势越弱;整个生育期黄色条纹一直存在于管状叶、花薹、花苞、伞状花序中花梗、花瓣、雌蕊、雄蕊等部位,直至植株枯萎也不返绿。单株自交或开放式自然授粉F1中出现全黄株、黄绿条纹株和绿株3种类型,无固定分离比,全黄株苗期死亡。洋葱黄色条纹突变体黄色组织的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绿色组织;石蜡切片观察结果显示黄色和绿色组织的形态结构无差异,但绿色组织的叶绿体总数高于黄色组织;通过超显微结构观察发现,黄色条纹突变体绿色组织中叶绿体结构与正常株无差异,而黄色组织中类囊体、基粒等结构降解,嗜饿颗粒数量多且集中,影响光合作用。另外,利用jnurf13分子标记从12株可育突变体中筛选出5株保持株,可作为形态学标记用于洋葱细胞质雄性杂交制种。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洋葱愈伤诱导及再生体系,本试验以8个不同洋葱品种花梗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苗等研究。结果表明,黑暗、25℃条件下,诱导培养基为MS+1.8 mg/L 2,4-D+2.0 mg/L甘氨酸+700mg/L脯氨酸+1.0 g/L干酪素水解物+30 g/L蔗糖+8 g/L琼脂时,不同洋葱花梗均能形成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表明该诱导过程不受基因型影响。不同洋葱花梗愈伤组织再生苗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8g/L琼脂,其诱导成苗过程与生根同步,移栽成活率达90%;‘环球’的再生频率最高,为30%。  相似文献   
14.
正连云港市大白菜年种植面积8 000 hm~2左右,主要分布于海州、东海、赣榆等县区。中狮头俗称"黄芽菜",是连云港地区传统主栽品种,本文总结其高效栽培技术,以期有利于生产。1特征特性中狮头为花心直筒型大白菜品种,中晚熟,从播种到采收100天左右。植株高50 cm左右,单株质量3.0~6.0 kg,外叶绿色倒卵形,叶表面呈凹凸状核桃纹,无茸毛,心叶乳黄色。叶球直筒形,高  相似文献   
15.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洋葱不育系及其杂交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洋葱不育系,配制杂交组合,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杂交种的育性。结果表明,选育出101A、A1、D-9、A3和T共计5套不育系,101A为黄皮圆球形晚熟CMS-S型不育系,其他4个均为CMS-T型不育系,A1和D-9是利用不育分子标记orf725辅助筛选出的早熟黄皮圆球形不育系,A3和T是利用保持系分子标记jnurf13辅助分别筛选的早熟黄皮圆球形和晚熟红皮扁球形不育系;通过不育系A1和D-9配制64份杂交组合,筛选出23、39、40、72、73和84号共6份候选杂交组合,其中23号为全不育型杂交组合;另外,利用orf725分子标记检测市场上主栽的16个杂交品种的育性,其中帝皇、红将军、A1×3C和T×912 4份均为不育株,首次提出洋葱全不育型杂交种,为洋葱杂交育种提供新思路。所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洋葱不育系、保持系和全不育型杂交种对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江苏省芦笋栽培、育种研究情况、芦笋育种核心技术、芦笋育种目标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同时,对今后的芦笋育种技术及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6个秋葵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生育特性、形态特征、果实性状、产量表现进行了相关测定,结果表明,连秋葵1号采收期早、整齐度好、产量高,综合表现好,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连葱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密度对洋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探索最佳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的播种密度对株高、叶长、叶宽、假茎粗、叶片数、苗期单株重等苗期农艺性状有显著的影响。株高和叶长都是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8g的播种密度影响最大,叶宽、假茎粗度和苗期单株重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连葱9号"的抽薹率和分球率减少; 8g的播种密度小区产量为42. 3kg,表现优于其他的播种密度。不同的播种密度对洋葱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8g的播种密度是最佳的播种密度。  相似文献   
19.
以洋葱鳞茎盘、种子、未开花薹、未开花蕾为外植体,以MS为基础培养基,探讨洋葱愈伤诱导和单倍体研究中具体组培操作方法;同时,对实验中外植体材料取样、接种方式、消毒方法等造成的真菌和细菌性污染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花薹外植体污染率最低,适合作为愈伤诱导外植体;接种后期出现的污染主要是因封口膜破裂造成的真菌性污染,可采用高温灭菌后的塑料膜封口。本研究结果可为洋葱快繁、转基因、基因编辑等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洋葱愈伤诱导体系建立问题,对洋葱种子幼苗、鳞茎盘、幼嫩花序不同组织进行愈伤诱导,同时对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和发芽诱导筛选。结果表明,12份洋葱种子材料未诱导出愈伤组织,12份洋葱球的鳞茎盘只有‘早春黄3号(不育系)’诱导出愈伤组织;22份洋葱花序在黑暗条件进行愈伤诱导,诱导率为100%,说明洋葱不同组织对愈伤的诱导发生存在差异,洋葱幼嫩花序培养基诱导率100%,说明洋葱最佳诱导愈伤的组织为幼嫩花序。对不同材料愈伤进行继代培养,‘早春黄3号(不育系)’和‘黄金大玉葱’愈伤生长最快;利用液体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能够快速、高效扩繁愈伤组织。选用27份不同梯度组合的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进行出苗诱导,在光照条件下,开始会有绿色组织形成,全部诱导出根,均未诱导出苗。石蜡切片观察外植体诱导愈伤和继代培养愈伤无差异,再生培养基诱导后有根形态形成。说明不同成分的培养基诱导洋葱愈伤组织,其内部促进生根的激素增加,导致根的诱导发生。通用型洋葱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为不同基因型的洋葱诱导出苗、生根奠定材料基础,对洋葱基因编辑等技术应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