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4篇
基础科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5 毫秒
51.
海上立管安装技术经过多年实践已经成熟,但是大部分作业仍依赖于大型的海上起重施工船来完成。以南海某工程项目为依托,在传统立管安装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单独使用小型饱和潜水支持船进行立管安装的新方法,叙述了双吊机扶正立管安装施工方案,并且利用Orca Flex软件对立管安装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为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校核依据。新方法的使用减少了作业船舶的数量,有效降低了作业成本,提升了作业效率,对海上油气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图5,表1,参30)  相似文献   
52.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氨气是形成雾霾前体物的关键物质,而家畜养殖圈舍是氨气的重要排放源。本文选择圈舍环节新鲜猪粪和牛粪作为试验样品,利用动态箱-硼酸吸收法,研究了不同类型酸和不同剂量酸的表层酸化对圈舍粪尿氨排放的影响,探讨圈舍氨减排的方法。研究发现:按0.31 mL·cm-2的喷施量在猪粪表层喷施0.012 mol·L-1和0.006 mol·L-1乳酸,24 h氨累积排放量可分别减少43%(P<0.05)和32%(P=0.07);喷施0.017 mol·L-1和0.009 mol·L-1磷酸后,氨排放可分别减少74%(P<0.01)和61%(P<0.05);粪尿表面喷洒0.017 mol·L-1磷酸72 h后仍可减少氨排放64%(P<0.01)。另外,用同样方法对牛粪酸化可降低氨排放80%左右,且在不添加新粪的情况下,粪尿表层酸化间隔对24 h内氨减排效率无显著影响。同时,粪尿表面酸化仅改变粪尿表层pH,对粪尿整体pH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圈舍粪尿表面酸化可以大幅度降低氨气挥发,其减排效果与酸的种类、浓度及粪尿类型有关,是一种实现圈舍氨减排且经济可行的方法,此研究也可为家畜养殖业圈舍酸化氨减排技术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3.
维修中切忌画蛇添足1.一台装有X195型柴油机的小四轮拖拉机,修理后功率不足,冒黑烟严重。经检查,原来是这位机手别出心裁,认为缩小涡流室容积,可提高压缩比,能提高柴油机功率,于是将涡流室内加了一个空心铁圈。殊不知,这种做法破坏了气体涡流规律,影响了良...  相似文献   
54.
木橛不是万能塞有的机手对孔类机件损坏后,不是更换零件,而是用木撅一塞了之。其结果是,木撅一塞,故障就来。请看:1.一台装有S195柴油机的三轮车.机油指示器总成损坏后,机手用一个木极将指示器安装孔塞得结结实实。殊不知.由于木橛堵死了机油喷孔.致使摇背...  相似文献   
55.
母马在滤胞发育期间体温是逐渐上升的。第三期以前上升不十分明显,而至第四期则上升明显,与静止时相比大约升高1℃上下。排卵开始以后,体温就直线下降。个体之间虽有差异,但总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因此此法可以作为直肠检查判断滤胞发育期别的一种辅助方法。母马的体温受着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气温影响很显著,它可以使滤胞发育变为异常:停顿、萎缩和多滤胞发育,同时体温亦相随下降。但是滤胞常常终于会重新发育到第四期时,同时体温也仍然会明显地按照固有的规律升高。排卵后三小时内,母马体温下降至常温以下,排卵后四小时又恢复到常温。  相似文献   
56.
文山松毛虫和昆明小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系我国首次发现。前者多角体呈不规则形,大小0.75—1.17u,病毒粒子多粒包埋,大小104—174nm×389nm。后者多角体亦呈不规则多边形,以不规则圆形居多,大小1.08—1.75u,病毒粒子为多粒包埋,大小75—140nm×360nm。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以河北地区870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法对DGAT1基因K232A位点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并利用混合动物模型分析了DGAT1基因K232A位点突变对乳脂率、乳脂量、乳蛋白率、乳蛋白量、305d产奶量5个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共检测到KK、KA和AA 3种基因型,基因频率分别为0.0402、0.9276和0.0321;等位基因K和A的频率分别为0.5040和0.4960;该碱基突变对乳脂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30d产奶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乳脂量、乳蛋白率和乳蛋白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KK基因型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KA和AA基因型(P<0.01);KA和AA基因型的305d产奶量显著高于KK基因型(P<0.05);AA和KA基因型的泌乳性状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DGAT1基因突变对河北荷斯坦奶牛泌乳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泌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58.
膝骨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发于中年以后的慢性退行性膝关节疾病。常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久不活动有僵硬感、功能障碍等。WHO统计,目前全国人口10%的医疗问题源于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关节疾病,大于60岁患病率高达50%,大于70岁患病率高达80%,致残率高达53%,膝骨关节炎已成为老年人致残头号杀手。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笔者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近1年中对86例采用蜂针疗法与温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将两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通过采用高通量测序、平板筛选、16S rDNA序列分析、特异性碳源培养和牛津杯法,从哺乳期健康仔猪的粪便中筛选分离和鉴定乳杆菌,并进行其利用表乳糖生长特性以及抑制仔猪腹泻相关致病菌活性的试验研究,探索表乳糖定向调控仔猪肠道乳杆菌增殖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从7~10日龄哺乳期健康仔猪的粪便样品中分离出9株乳杆菌,其中唾液乳杆菌、卷曲乳杆菌、淀粉乳杆菌具有较强利用表乳糖的能力,在以2%表乳糖为唯一碳源的MRS培养基中显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而且其培养上清液对大肠杆菌(猪源)、猪霍乱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宋氏志贺氏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0.
以“津优35号”黄瓜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采用不连续照射方式对黄瓜植株进行夜间辐照处理,UVA照射光强为60μW·cm^-2,照射时间分别为0、3、4、5 h·d^-1,以不辐照为对照,以期探明不同照射时间对黄瓜霜霉病发生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A照射时间增加,促进黄瓜生长及抗霜霉病的作用更加明显。UVA照射20 d后防效高达85.92%。随着UVA照射时间延长光合色素含量整体上均增加;UVA照射5 h·d^-1的处理,株高、茎粗、叶面积分别比CK高出36.05%,42.17%,47.01%。UVA照射5 h·d^-1处理的果实横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分别比CK高出94.44%、84.21%、18.60%。在5 h·d^-1的紫外光UVA辐射下,处理14 d和21 d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出CK 80.53%、89.12%。UVA辐射5 h·d^-1,处理21 d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高于0、3、4 h分别是4.64 U·g^-1·min^-1>2.48 U·g^-1·min^-1>3.68 U·g^-1·min^-1>4.35 U·g^-1·min^-1。夜间辐照5 h·d^-1下,处理7、14、21 d时类黄酮含量与CK相比均有显著的差异分别比CK高出20.77%、67.42%、89.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