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7篇
  34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66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食用百合     
冯涛 《油气储运》2011,(2):21-22
百合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由数十片肉质鳞片抱合而称百合,别名有蒜脑薯、摩罗、山丹、强瞿等。全世界原生百合有80多个品种,中国有原生百合品种47个和18个变种。百合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有百事合意,百事合心之寓意,  相似文献   
62.
东北甜粘玉米,有黄,花,白等多种.因其口感柔软细腻、甜粘清香,含有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多种抗癌因子,是一种即适合鲜食如鲜烤,煮食,又可以做食品点心如年糕、煎饼、元宵等;还可以做保健食品,粘玉米的秸秆是牛羊的良好饲料,所以粘玉米加工后的产品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63.
棚椒栽培法     
(1)播种育苗.黑龙江春季辣椒大棚栽培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辣椒的幼苗期较长,均需播种育苗以节省用工和培育壮苗. ①苗床选择.苗床应选择未种植过茄科作物、肥力中等以上、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壤团粒结构好的砂壤土及向阳地块. ②种子处理.参考番茄的种子处理方法. ③播种方法.播种可采用撒播、条播及营养土育苗等方式.  相似文献   
64.
分析4种苹果属(Malus Mill.)植物的抗旱性,通过叶片的形态、生理生化反应,探讨4种植物的抗旱反应,旨在为苹果属植物的抗旱性能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抗旱性最强,其次是珠美海棠,然后是西府海棠,抗旱性最弱的是平邑甜茶。  相似文献   
65.
通过田间试验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探讨秸秆机械还田和土壤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翻+玉米秸秆整株粉碎还田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提高耕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含量。深翻+整株还田折合产量最高,达581.8 kg/亩,比对照增产11.7%。  相似文献   
66.
在正常生产管理条件下,利用温室智能监控系统,自动监测记录冬、春两季日光温室内外空气温度、光照强度,温室内空气湿度、土壤温度,研究冬、春两季日光温室环境因子日变化差异及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差异。结果表明,土壤温度与温室内外光照及温室内湿度的相关性,春季显著大于冬季;温室内湿度与温室内、外光照强度、温室内外温度以及温室外温度与温室的相关性,春季显著小于冬季。土壤温度与温室内、外温度的关联程度,春季温室内温度强于温室外温度,冬季温室外温度强于温室内温度。温室外温度与温室内、外光照、土壤温度的关联程度,春季温室内、外光照强于土壤温度,而冬季土壤温度强于温室内、外光照。冬季温室内湿度显著高于春季,日变化幅度显著小于春季。春季最低温室内要高于冬季最低温度10 ℃以上,日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冬季;春季温室内、外最大光照强度是冬季的2倍,且春季光照时间长。春季室外温度平均高于冬季12 ℃以上,春季温室内土壤温度始终要高于冬季10 ℃以上。  相似文献   
67.
在正常生产管理条件下,利用温室智能监控系统,自动监测记录冬、春两季日光温室内外空气温度、光照强度,温室内空气湿度、土壤温度,研究冬、春两季日光温室环境因子日变化差异及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差异。结果表明,土壤温度与温室内外光照及温室内湿度的相关性,春季显著大于冬季;温室内湿度与温室内、外光照强度、温室内外温度以及温室外温度与温室的相关性,春季显著小于冬季。土壤温度与温室内、外温度的关联程度,春季温室内温度强于温室外温度,冬季温室外温度强于温室内温度。温室外温度与温室内、外光照、土壤温度的关联程度,春季温室内、外光照强于土壤温度,而冬季土壤温度强于温室内、外光照。冬季温室内湿度显著高于春季,日变化幅度显著小于春季。春季最低温室内要高于冬季最低温度10℃以上,日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冬季;春季温室内、外最大光照强度是冬季的2倍,且春季光照时间长。春季室外温度平均高于冬季12℃以上,春季温室内土壤温度始终要高于冬季10℃以上。  相似文献   
68.
光照周期或季节更替调控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接收来自褪黑激素的信息并整合机体内部生理状态后调控下丘脑GnRH的脉冲释放,确保动物在一年中最适宜的时间进行繁殖。哺乳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繁殖节律,已确定一些基因与繁殖的季节性有关。笔者简要介绍了褪黑激素受体1A基因、褪黑激素受体1B基因、KiSS-1/GPR54基因等与哺乳动物繁殖季节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9.
冯涛  杨韩  张颖洁  李素芳  潘家荣 《核农学报》2016,(11):2151-2159
为建立简单、有效的动物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根据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PA)原理,以鸭属线粒体D-loo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与恒温扩增条件,并配合核酸试纸条显色,建立鸭肉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鸭D-loop基因CPA扩增体系中交叉引物、内引物、外引物分别为0.6、0.3、0.1μmol·L-1,Mg SO4为8 mmol·L-1。在63℃、60min恒温扩增条件下,单一鸭源性DNA成分检出限为0.1 ng·μL-1,对混合肉制品中鸭肉成分的检出比例为1%(相当于1ng·μL-1)。本研究建立的鸭源性成分检测方法为肉制品掺假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讨北京市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卵巢囊肿的发病情况、致病因素及形成机制,本研究采用直肠检查及B超诊断,结合奶牛的胎次、分娩季节及血清生化指标、激素水平等分析了奶牛卵巢囊肿的分布情况、影响因素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卵巢囊肿在所试奶牛场的发病率为10.73%,不同胎次奶牛卵巢囊肿发病率不同;在所有卵巢囊肿奶牛中,夏季分娩奶牛(51.06%)明显高于春季(8.51%)和冬季(17.02%);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雌二醇(E2)等与奶牛卵巢囊肿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患有卵巢囊肿奶牛血清胰岛素和IGF-1的平均浓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奶牛血清值(P < 0.05),而血清E2的平均浓度却显著高于正常奶牛血清值(P < 0.05)。该研究结果为奶牛场奶牛卵巢囊肿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