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以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3A为不育源,按照合成转育模式将核不育基因向可育品系sl05中转育。遗传分析表明,可育品系sl05的基因型为Ms′Ms′,新甲型“两用系”和新临时保持系可从3A和sl05的F2后代中获得。以新甲型“两用系”的不育株为母本与新临时保持系进行杂交,获得了不育株率100%的新不育系。  相似文献   
92.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成胚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取大白菜雄性不育系转育中间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探讨了基因型、株龄、激素浓度、低温处理时间对大白菜成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成胚有一定影响,从最高322个胚/30个花蕾到没有胚状体产生;株龄对胚诱导率有一定影响,在盛花期和末花期采集花蕾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产胚率最高;在培养基中加入6-BA能明显促进胚状体的发生,0.05mg/L的培养基上胚产量最高;低温预处理也能提高小孢子胚产率,最适宜的时间为24h。  相似文献   
93.
1 建园 1.1 栽植密度.建园密度为每亩55~110株,行距4米、株距2~3米.枣树与农作物间作,一般亩栽15~22株,行距10~15米、株距3米.  相似文献   
94.
北京地区池塘养殖鱼类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北京地区池塘养殖水体载鱼量不断提高,投饲、施肥等措施不断强化,加这池塘多年没有清除淤泥,以及与其它地区频繁的品种交流中缺乏检疫,这些原因为北京地区的鱼病发生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途径,而且过去认为一般的鱼病近几年来却给本地区的渔业生产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5.
对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乡土彩叶树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乡土彩叶树种共11科4属17种,并总结出彩叶树种的景观配置原则和配置方式;从彩叶树种搭配的色彩景观、季相变化、群体美营造及意境植物景观营造等方面,对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彩叶树种景观配置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
沂水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现辖18个乡镇,1 063个行政村,总面积2 434.8km2,在全省县级区划面积中居第二位,人口113.2万,耕地面积7.6万hm2,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53万hm2,设施蔬菜面积4 033 hm2,年蔬菜总产量57.05万t.由于夏、秋季节温度高,害虫猖獗,露地蔬菜生产用药频繁,害虫极易产生抗药性,致使施药次数和剂量不断增加,蔬菜农药残留很容易超标,危害了人民身体健康,阻碍了蔬菜出口创汇.为积极应对蔬菜生产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总结、熟化、推广蔬菜无害化栽培技术,2010年~2011年县财政专门出资23万元用于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等物理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大白菜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的发现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白菜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的发现过程,以及"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的验证试验结果。提出了不育系的应用模式,介绍了品种、变种和亚种间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结果,以及不育基因分子标记、定位及表达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
超声波辅助提取荠菜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荠菜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L9(34)正交试验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荠菜总黄酮提取中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乙醇体积4个因素对荠菜总黄酮产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荠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荠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乙醇体积40 mL(1 g样品),提取时间1.5...  相似文献   
99.
青梗菜优异DH系的创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辉  杨硕  王超楠  付颖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9):3195-3202
 【目的】创制多样性的青梗菜DH系,应用于杂种优势育种实践。【方法】以15个优良青梗菜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建立高效培养体系。【结果】获得了373株小孢子植株;鉴定出251株双单倍体;筛选出7个优异DH系;配制出2个优良组合。【结论】建立了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制青梗菜DH系及其杂种优势育种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0.
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对辣椒疫霉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甲霜灵、氟吗啉原药和10%氰霜唑悬浮剂作对照药剂,从20种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中筛选出N-(2,4,5-三氯苯)-2-羟基环烷基磺酰胺(化合物149)和N-(2-三氟甲基-4-氯苯)-2-羟基环烷基磺酰胺(化合物104)2种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其EC50分别为9.58μg/mL和15.96μg/mL。对辣椒疫霉生育阶段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49和104对孢子囊形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3μg/mL和4.62μg/mL,其中化合物149的抑制率高于对照药剂90%氟吗啉原药;化合物149和104抑制辣椒疫霉游动孢子释放和萌发,其中化合物104的EC50为0.18μg/mL,高于对照药剂90%甲霜灵原药;化合物149和104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量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