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园艺   2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通过对磨盘柿果实色素的乙醇提取液进行不同处理 ,对果实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阳光直射 5d以内、室内自然光照射 2 5d以内或在室内避光保存 30d以内的条件下 ,磨盘柿色素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未发生改变 ,但吸光值降低 ,柿色素保留率在 6 0 %以上 ;80℃以上的高温对柿色素有破坏作用 ,但 6 0℃ ,2h以内的高温条件下柿色素的稳定性良好 ;柿色素溶液在pH 6~ 11范围内呈稳定状态 ;供试的 9种金属离子中 ,铁离子对柿色素的稳定性影响最大 ,0 12 5mmol·L-1以上的铁离子使柿色素溶液变浑浊 ,出现沉淀 ,Cu2 + ,Ca2 + 和K+ 次之 ,而Al3 + ,Na+ ,Zn2 + 和Mg2 + 影响较小。质量分数为 1%的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对柿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 ;而质量分数为 2 %的VC对柿色素有保护作用。在加工利用和保存柿色素时 ,需提供有利柿色素的稳定条件 ,才能保持柿色素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ABA对‘金二十世纪’梨果实成熟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测定了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果肉和种子内源ABA含量变化,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该梨果实中克隆得到了2个ABA关键合成酶(NCED)和1个关键降解酶(CYP707A)基因,分别命名为PpNCED1、PpNCED2和PpCYP707A1,并对其进行了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果实成熟,果皮中ABA含量持续增加,果肉和种子中ABA含量于采收前10d达到峰值后下降。果皮和果肉中,PpNCED2表达量显著高于PpNCED1,且与AB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是果皮和果肉中ABA生物合成的主效基因。种子中,PpNCED1和PpNCED2表达量均很高,是种子中ABA生物合成的主效基因。果皮、果肉和种子中PpCYP707A1表达模式与ABA含量变化趋势相反,是ABA含量变化的主要负调控基因。综上,ABA可能调控‘金二十世纪’梨果实成熟进程,而ABA含量水平是由合成酶和降解酶基因共同调控的,且不同组织中ABA生物合成的主效基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磨盘柿与甜柿杂交低结籽率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壮  扈惠灵  曹永庆  任杰  冷平 《园艺学报》2008,35(5):637-642
 通过对西村早生、禅寺丸和花御所3种甜柿自交及与磨盘柿杂交的花粉管荧光观察,磨盘柿胚囊发育的石蜡切片观察,研究了磨盘柿受精率低的原因。结果如下:①磨盘柿与3种甜柿杂交,发育种子比例(发育种子数/胚珠数)明显低于甜柿自交,且父本花粉不同,磨盘柿的结子率有较大差异;②磨盘柿柱头上附着花粉量少,发芽率低,花柱中花粉管数量少,到达基部的条数少。甜柿柱头附着的花粉量大、发芽率高,花柱中花粉管数量大,大部分可以到达子房;③磨盘柿中存在多种异常胚囊,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受精的顺利进行。较低的受精比率以及大量异常胚囊的存在是导致磨盘柿结籽率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寿星桃及其杂交后代对桃蚜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蚜(Myzus persica Sulzer)是桃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危害桃新梢和叶片背面,造成叶片卷缩,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滞,甚至造成落果。为防治桃蚜,生产中大量喷布杀虫剂,导致环境污染、害虫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等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筛选我国野生或地方抗桃蚜品种资源进行鉴定。寿星桃是我国特有的桃种质资源,属于桃的一个变种,多年观察发现寿星桃对桃蚜具有抗性。本试验对寿星桃的抗蚜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统计,并分析其杂种后代对桃蚜的抗性,旨在摸索寿星桃抗桃蚜的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5.
磨盘柿(DiospyroskakiL.f.cv.Mopan),是中国北方主要栽培的涩柿品种。在此,对其叶片、果实及萼片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在多个发育时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期内,柿萼片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变化规律完全不同;叶片的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果肉的酚类物质含量;结果梢叶片与营养梢叶片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不同,8月下旬以前,结果梢叶片的值大于营养梢叶片的,8月下旬以后,前者又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柿生殖生物学研究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扈惠灵  曹永庆  李壮  冷平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2):2557-2562
综述了国内外柿生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花性特征、花芽分化、开花授粉生物学和单性结实特性等,尤其对柿种子形成及败育机制的相关研究做了重点综述。并根据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状况,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萼片对番茄果实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做2组试验。试验1:分别在初花后10、15、20、25、30、35和40d去除萼片,以不去萼片的正常果实为对照,在果实转色6d后(成熟期)采摘,进行分析测定。试验2:分别在花后25、30和35d及转色和成熟期采摘果实,去除萼片,以相同时期不去萼片的正常果实为对照,采后放置25℃贮藏室内观察测定。试验1的结果表明处理果实成熟时间延迟;重量、抗氧化物质Vc和类黄酮含量下降;细胞壁构成物质的水溶性果胶、共价结合果胶及总果胶含量都有所下降。在抗氧化酶活性方面,处理果实中的CAT活性低于对照,而POD活性高于对照;糖酸比低于对照,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试验2的结果表明在花后30d之前,去除萼片处理果实的乙烯产量与对照相比减少了一半。而在花后35d以后,处理与对照间的乙烯产量无显著差异。综上,萼片对番茄果实的发育、成熟及品质形成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前喷钙对中华寿桃采后贮藏品质及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曹永庆  曹艳平  李壮  任杰  冷平 《果树学报》2008,25(6):811-815,F0004
通过生长期树冠喷施Ca(NO3)2,研究了采前喷钙对中华寿桃采后贮藏品质及其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钙处理后中华寿桃果皮和果肉钙含量分别提高了11.5%和16.1%,果实硬度提高了7.8%,增强了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的保持力,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及变化不受喷钙处理的影响(α=0.05);与对照相比,虽然处理果实呼吸高峰推迟1d出现,但喷钙处理对中华寿桃采后呼吸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喷钙处理还提高了冷藏后货架期间果实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并且显著抑制细胞膜脂氧合酶的活性(α=0.05);采前喷施硝酸钙处理虽然没有明显抑制中华寿桃冷藏4周后货架期间果肉的褐化,但对抑制果实褐腐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苷和黄酮醇类物质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琼  王红清  冷平  贾乐新 《园艺学报》2008,35(12):1735-1742
以‘赛娃’草莓为试材,研究了果实中花色苷和类黄酮类物质的形成机制。在‘赛娃’果实中共检测到12种花色苷和7种黄酮醇类物质。幼果期(盛花后15~25 d)果实内没有花色苷的积累,但黄酮醇类物质大量积累;随着果实成熟,花色苷含量逐渐增加,黄酮醇类物质含量降低;遮光导致花色苷和黄酮醇类物质的积累降低了70%~90%,尤其是花青素糖苷和槲皮素糖苷的含量降低了90%以上,表明遮光抑制草莓花色苷和黄酮醇类物质的积累,且对花青素、槲皮素合成的抑制明显高于花葵素和山奈酚。草莓果实类黄酮类物质代谢在发育前期主要向双氢槲皮素方向合成,果实成熟期主要向花葵素方向合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富士’苹果ב金二十世纪’梨和‘金二十世纪’梨ב嘎啦’苹果2个杂交组合对苹果和梨远缘杂交正常结籽率低的现象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结果发现:‘富士’苹果花柱对‘金二十世纪’梨花粉生长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花粉管穿过柱头进入花柱阶段,而‘金二十世纪’梨花柱对‘嘎啦’苹果花粉生长的抑制作用则主要发生在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阶段。‘富士’苹果ב金二十世纪’梨组合杂种不正常发育的表现为种子败育;‘金二十世纪’梨ב嘎啦’苹果组合杂种不正常发育的表现为种子不饱满和畸形。苹果和梨花柱在气孔分布上存在差异。以上这些可能是导致远缘杂交授粉过程困难、结籽率低的一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