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3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夏季利用空调栽培双孢蘑菇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夏季栽培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分析 ,结果显示 :夏季栽培双孢蘑菇不仅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
23.
我市蘑菇栽培1989年就试验了“增温剂”堆料发酵法,原堆料方法是将培养料预湿后拌入“增温剂”直接进房密闭发酵10天.此法发酵后培养料偏生,虽春菇产量较高,但发菌慢,秋菇产量有所降低,菇农不易接受.1991年起我们对使用增温剂的发酵法作了改进,起到了和二次发酵相同的效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4.
六盘山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空气干燥,降雨不均;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这些都是双孢蘑菇栽培中的不利因素。但该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其夏季温度低的优势,在南方夏季高温不能出菇的市场空缺的市场优势栽培双孢菇,目前已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几年来我们采取边试验边生产的技术路线,对干燥地区双孢蘑菇生产的保湿控温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5.
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在中波相互合作的基础上,从波兰引进了7株工厂化双孢蘑菇栽培菌株,通过小试、中试的筛选工作,获得了Ap2菌株,其工厂化栽培产量达到21.76kg/m2。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①小试菌株和常规栽培试验菌株:Ap1~Ap7共7个参试考察菌株和一个CK(F56)共8个菌株,从波兰蔬菜作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引进。②中试菌株:Ap1、3、6、7、2共5个参试考察菌株和一个CK(F56)共6个菌株。从波兰蔬菜作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引进(小试和中试在山东  相似文献   
26.
熟化牛粪作双孢蘑菇覆土材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经增温剂发酵熟化的牛粪与土的混合物作为双孢蘑菇的覆土材料 ,结果显示 :熟化牛粪中的粪草粉部分与土以 1∶ 1.5的比例混合 ,能比对照细泥垄糠土增产 5 %左右 ,而牛粪中的粪粉部分对产量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7.
利用稳定态二氧化氯进行双孢蘑菇保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稳定态二氧化氯(ClO_2)进行双孢蘑菇保鲜试验发现:50ppmClO_2结合0.1%的CaCl_2溶液对采后的蘑菇浸泡清洗1分钟.能有效地提高双孢蘑菇的商品外观品质,在14℃下能保藏4天,2℃下能保藏6天以上.  相似文献   
28.
制备适合蘑菇生长的培养料是栽培蘑菇的关键。随着蘑菇生产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广大蘑菇种植者希望有一种快速有效的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以克服目前二次发酵技术周期长、费工多、耗能大的缺点。为此,我们于1987年开始进行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的研究,制成了适于制备蘑菇培养料的“增温发酵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套蘑菇培养料节能、快速、床式发酵的新技术,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增温发酵剂的制备在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的基础上,我们在国内首次分离筛选到可用于蘑菇堆肥的微生物,并以此为基础制成了适用于制备蘑菇培养料的“增温发酵剂”。(二)应用增温发酵剂进行蘑菇培养料发酵根据增温发酵剂的最佳生长条件和二次发酵的原理,同时参照国外短期发酵技术和室内发酵方法,并结合国内常规堆制发酵的操作步骤,我们建立了一套在生产上行之有效的节能、快速、床式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其具体流程为:稻草的切割和预湿一预堆一添加增温发酵剂一培养料进房床式发酵一翻格播种一管理采收。与二次发酵技术相比,每堆制111.1米~2培养料,应用这技术可省煤150~300公斤,省工8~10个,缩短周期5~10天。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 ,我地草菇生产迅猛发展 ,为筛选出适合我地栽培的优良品种 ,更好地指导服务于生产 ,我们从全国各地引进了 10多个草菇品种 ,2 0 0 0年夏天从中选了5个菌株进行对比试验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供试菌株  V1、V2 、V3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 ,V189引自湖北嘉鱼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 ,V2 38本站保留种。2 试验方法 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 89% ,麦麸 4 % ,复微石膏 1% ,石灰粉 6%。培养料播前堆发酵 5天。采用室外小弓棚畦栽 ,每个品种设 4个重复 ,每重复用干料 10 kg,随机分组排列 ,7月 13日铺床、播种、复土。3 试验结果  1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30.
"蘑菇176菌株在生产上的应用"一文在《食用菌,杂志上发表后,不少读者来信询问10解麦芽汁的配制方法,现借贵刊一角,答复如下。, 麦芽汁的制备:取1斤无病虫、籽粒饱满的大麦,浸水催芽,待芽露白至0 .5、1.。厘米,每斤麦芽(去除未发芽的)加水1000毫升,用组织捣碎机或用磨子粉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