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2篇
  3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为明确硝态氮(NO_3~–-N)不同供应水平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特性,确定适宜高羊茅正常生长的NO_3~–-N浓度,以Ca(NO_3)_2为氮源,在石英砂盆栽培养条件下,研究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对不同浓度外源NO_3~–-N(0、5、10、15和20 mmol·L~(–1))的响应。结果表明,外源NO_3~–-N显著影响了高羊茅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随NO_3~–-N浓度的增加,高羊茅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植株地下部干物质累积量、根长和根表面积随NO_3~–-N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根系直径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增加NO_3~–-N浓度可提高植株地上部磷浓度和磷吸收量,适宜浓度的NO_3~–-N可促进植株地上部氮、钾的吸收和累积。适合高羊茅生长的NO_3~–-N浓度范围为4.3~18.2 mmol·L~(–1),4.3 mmol·L~(–1) NO_3~–-N浓度可作为高羊茅养护管理时合理施用氮肥用量推荐的参考。  相似文献   
42.
苏南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地的植物群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应用群落生态学方法探讨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南京和苏州地区植物的影响风险。测定结果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S)、总数量(N)、均匀度(J)、群落多样性(H)、综合优势比(SDR)均低于没有一枝黄花生长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区的植物群落稳定性比没有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区差,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性。  相似文献   
43.
我国小麦联合收割机市场趋向理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联合收割机械持续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小麦联合收割机逐步实现了以我为主、不断超越、创新发展的历程。我国小麦联合收割机已走向中高端发展,目前的社会保有量在40万台以上,小麦机收率接近  相似文献   
44.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为多年生野生灌木,由于其珍贵的营养价值和强非生物胁迫抗性受到广泛关注。为研究黑果枸杞钾离子(K+)/钠离子(Na+)选择性运输的分子机制,从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拟外整流K+通道基因,提取黑果枸杞根系总R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离出该拟似SKOR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序列长2 448 bp,编码815个氨基酸。通过比对发现:该基因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等植物中已报道的SKO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60%以上,与几种茄科Solanaceae植物的SKOR同源性高达90%以上。进一步对该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显示:LrSKOR被盐碱处理强烈诱导而被高盐处理微弱诱导,盐碱处理是高盐处理的6.81倍,是对照的23.79倍,说明LrSKOR的表达受到盐以及盐碱胁迫调控,并且pH值对其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镉胁迫对皱叶留兰香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皱叶留兰香为试材,镉胁迫设7种浓度(0、5、10、20、30、50和100mg/L),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Cd^2+对野生蔬菜皱叶留兰香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当Cd^2+浓度为5 mg/L时能促进皱叶留兰香植株鲜重和主要食用部位的生长,当Cd^2+浓度大于10 mg/L时则明显抑制其生长。当Cd^2+浓度〉5 mg/L时,随着Cd^2+浓度的升高,皱叶留兰香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b比值降低;根系活力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植株体内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逐渐增高;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0 mg/L达到峰值;POD活性增加;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表明SOD、POD和CAT对镉引起的氧化胁迫具有相应的适应和抵抗能力。[结论]该研究为皱叶留兰香生产中金属镉的污染预报及消除其毒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不同水稻品种抑制杂草潜力的田间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筛选具有较强抑制杂草特性的主栽水稻品种,探索以水稻杂草生态关系为基础的水稻田杂草生态管理技术.[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建立各水稻品种与稗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生物群落,定量分析各水稻品种对田间杂草的抑制效果.[结果]两优华6号移栽后即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稗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能力.移栽后50 d大多数水稻品种对稗草萌发的抑制率为79.14%-88.84%,对稗草干重的抑制率为84.44%-90.23%,但对阔叶杂草的抑制作用差异较大,两优932和PI312777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所有杂草萌发,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作用,移栽后50 d对杂草发生株数的抑制率超过80%,对杂草干重抑制率达85%-90%.同时供试水稻品种对总草干重抑制率和对稗草干重抑制率具有相同趋势.[结论]筛选具有较强抑制杂草特性的主栽水稻品种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较强的实际意义,利用分蘖性强、长势旺盛、群体整齐度好等农艺性状的水稻品种将有利于稻田杂草生态管理策略的完善.  相似文献   
47.
银湖夏季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相关分析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2009年5~7月对银湖水质的连续调查和监测数据,分析叶绿素a含量的时间变化特征,探讨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应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对银湖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表明,叶绿素a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5月叶绿素a的含量明显大于7月,Ⅲ区靠近垂钓区叶绿素a含量最高;基于叶绿素a、透明度和总磷等参数,依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公式,计算得出银湖水质在夏季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a与高锰酸盐指数、总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透明度显著负相关,与水温、溶解氧、pH值、总有机碳量呈正相关,而与总磷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8.
超声波技术抑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超声波的抑藻效果,本研究利用超声波技术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进行抑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能够有效地抑制水中藻类数量的增加,对水中藻类的组成和优势物种不产生明显作用;尤其对蓝藻和硅藻数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抑藻效果在使用超声波1个月后表现最良好,但对绿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表现不明显。说明超声波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藻类的增加,但对改善水质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9.
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是一项能够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光合产物的玉米栽培新技术,它可以增加太阳光照时间、提高地温、增强通风,培肥地力,有利于减轻玉米病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介绍了高光效栽培的主要栽培模式,并从选择品种、精细整地、适时早播、病虫害防治与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0.
基于AHP-GRA综合方法的虚拟水战略适宜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是以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不可持续消耗为代价的,水资源短缺威胁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生命安全,有必要从问题发生范围之外、社会适应能力角度科学管理水资源。基于虚拟水、虚拟水战略理论发展及其实践经验,界定虚拟水战略适宜度概念,从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及生态四个维度对实施虚拟水战略的支撑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市为例,从大系统角度构建了16个指标体系,并运用AHP-GRA方法对虚拟水战略适宜度进行定量评价。结论表明,水资源短缺只是实施虚拟水战略的基础条件,其实施受到土地、人口、经济发展、贸易等条件限制。在近期治理工程实施成果的基础上,张掖市虚拟水战略适宜度呈上升趋势,2010年虚拟水战略适宜度最高。虚拟水战略顺利实施需要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提高社会保障几方面以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以为张掖市谋求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永续利用的愿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