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54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1.
针对我国南水北调东线过水区南四湖富营养化问题,利用沿湖流域典型种植模式——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选择材料易获取的几种施肥措施,采用田间原位安装淋溶水采集器和地表水径流池收集水样,室内分析不同处理防控氮磷养分流失的效果。结果表明:各施肥措施在作物不同茬口均能降低氮磷养分的随水流失,不同模式防控养分流失效果有差异;氮径流损失中,硝态氮占主要比例,玉米季和小麦季分别为82.7%~86.4%和94.2%~96.5%,而淋溶途径中硝态氮比例略有下降;径流为氮损失的主要途径,玉米茬口氮损失比例占轮作周年的67.0%~71.4%;磷径流损失中可溶性磷和颗粒磷比例相当,而淋溶磷以可溶性磷为主;淋溶途径损失的磷养分比例稍高,仍以玉米茬口总磷损失为主,占54.4%~63.1%;防控氮磷流失结合周年作物产量,玉米上使用减量控释氮肥或优化施肥配合秸秆还田、小麦上优化施肥或使用减量控释氮肥是相对理想的养分运筹搭配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很多养猪场及养猪专业户对为什么要给仔猪补铁和怎样补铁,不是很清楚。补铁是为了确保仔猪正常、健康的生长发育。笔者把仔猪补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养猪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供氮水平对大葱土壤硝态氮运移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东省章丘大葱/小麦轮作典型种植制度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土壤硝酸盐及大葱品质影响。研究表明:章丘地区大葱地硝酸盐淋洗较严重。大葱各生长发育时期测得处理T5土壤硝态氮含量与T1之间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收获时处理T5的0~30cm、30~60cm、60~90cm三个耕层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分别为4.35mgkg-1、6.81mgkg-1和6.49mgkg-1,可见该处理施氮量已远超出大葱正常生长所需。大葱产量以氮素优化处理(T4)最高,与T5间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同时该处理大葱硝态氮含量与T5间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大葱Vc和可溶性糖含量都是对照最高,随施氮量的增加两者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农业污染综合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省的农业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日益严重使产地环境质量问题日趋突出,对优势农产品的生产与出口构成巨大威胁。从化肥、畜禽粪便、生活排污、秸秆、农药、地膜6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山东省农业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了2001—2006年主要污染源中氮、磷元素的排放量与流失量。结果表明,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与农业废弃物的大量产出及不合理利用,是目前山东省农业污染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对氮、磷流失负荷的贡献上,畜禽粪便、化肥与生活排污是农业污染的3种主要污染源,2006年3种污染源共造成6.73×105t氮素与1.35×105t磷素流失,其中畜禽粪便、化肥与生活排污分别占50.78%,41.99%,7.22%与80.30%,11.78%,7.93%;山东省农业污染在源头预防层次上应重点加强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高效施用技术,二是畜禽粪便等农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改良剂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可以优化土壤团粒结构,降低土壤容重、pH值及土壤盐分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小麦千粒重,进而提高小麦产量。土壤改良剂用量增加,土壤理化性状较好,作物产量增加,但3%、4%、5%的添加量之间差别不明显。减氮处理在土壤理化性状、小麦产量方面没有表现出优势,说明对于生长期较长的小麦来说,充足的氮肥供应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以紫薯品种泰中11号为试验材料,对紫薯脱毒苗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MS培养基有利于提高紫薯脱毒苗的成活率。最适合紫薯试管苗生长的NAA浓度为0.5~1.0 mg/L。当6-BA浓度为0.1~1.0 mg/L时,更有利于紫薯脱毒试管苗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主要土壤供钾能力和非交换性钾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生物耗竭方法,研究和比较了山东省主要农业土壤:棕壤、褐土和潮土的供钾能力。结果表明,以土壤交换性钾、缓效钾含量和耗竭过程中作物吸钾总量和吸收来自土壤非交换性钾的数量、比率及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度和数量为依据,评价土壤供钾能力有褐土>潮土>棕壤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膜法提取土壤中有效钾,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直接测定提取液中钾含量,其测定值与原子吸收测定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0.99,n=18)。油菜新鲜叶片汁液中的钾含量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直接测定,叶片组织中钾含量与土壤中有效钾含量及油菜干物全钾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施肥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抗盐施肥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相比,优化施肥处理(OPT)、化学抗盐施肥处理(CHP)和有机抗盐施肥处理(ORP)分别使小麦产量增加了16.0%、17.9%和28.0%,生物抗盐施肥处理(BIP)和ORP处理分别使玉米产量增加了18.3%和17.6%,OPT、CHP、ORP及BIP处理分别增加棉花产量14.0%、18.2%、21.0%和24.6%,ORP和BIP处理分别增加花生产量15.6%和13.7%。说明合理施肥配合生物、化学和有机抗盐措施可显著提高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20.
控释氮肥一次施用对小麦群体调控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在田间进行了两年定位试验,与普通氮素一次施用和优化施肥进行对比,研究了生物可降解型控释氮肥在氮素释放特征、小麦群体调控、养分积累与利用、土壤氮素残留与排放等方面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与普通氮肥一次施用[OPT(N)]以及优化施肥(OPT)相比,控释氮肥(CRF)一次施用可有效调控小麦春季分蘖群体,使分蘖成穗率分别提高7.6%和1.5%,分别增加实收产量18.7%和-0.3%;控释氮肥的氮素释放特点与小麦植株氮吸收规律相吻合,氮素积累量相比OPT(N)提高了24.5kg·hm~(-2),且提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比例,氮肥利用率比OPT(N)处理高11.7个百分点;施用控释氮肥降低了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以及生长季N_2O排放(比OPT减少22.7%),减少了氮向土壤深层淋溶和向大气排放的环境风险;相比农民习惯施肥,在减氮87kg·hm-2的水平下,80%CRF处理亦可实现增收减排的目标。在现代农业轻简化生产趋势下,冬小麦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技术有望以节本稳产增效的优势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