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54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长期施肥对山东潮土磷盈亏及农学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长期施肥对山东潮土磷素盈亏、农学阈值的影响,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33 a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土壤磷素盈亏、土壤有效磷对磷素盈亏响应,明确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包括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两大主处理。结果表明,不施磷和只施有机肥处理磷素亏缺量分别为23.27~29.20 kg/(hm~2·a),12.10~22.27 kg/(hm~2·a);单施磷肥和有机无机磷肥配施磷盈余量分别为68.34~85.99 kg/(hm~2·a),88.84~107.64 kg/(hm~2·a)。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两大主处理每盈余100 kg/hm~2磷素,土壤有效磷分别增加0.76,1.46 mg/kg,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增幅响应更大。单施化肥处理中小麦和玉米的有效磷农学阈值分别为12.60,8.90 mg/kg,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关系不明显。长期耕作下,不施磷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需增施磷肥或增加有机肥量来增加土壤磷素;施磷处理中可适当减少施磷量来调控土壤磷盈亏;根据农学阈值和有效磷转化率合理确定施磷量。  相似文献   
42.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鸡病毒性传染病引发。使病鸡一肢或两肢发生麻痹,死亡率较高,给养鸡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3.
对山东省露地蔬菜产地的土壤进行了重金属Cd、Hg、As、Pb、Cr、Cu、Zn和Ni含量的抽样调查分析,并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莱阳露地蔬菜产地、金乡大蒜、章丘大葱产地土壤各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32—2006)规定的限值,三地土壤重金属的单项质量指数均≤0.7,综合质量指数分别为0.56、0.50和0.43,土壤环境质量均为1级,属于清洁水平,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同时发现,部分地区有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莱阳Cu的样本超标率为13.64%,金乡Cd、Cu和Hg的样本超标率分别为5.41%、5.41%和2.70%,章丘Ni的超标率为4.76%。重金属含量之间多呈正相关关系,其中Cd与Zn,Cu与Zn,Pb与Cr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As与Ni,Ni与Zn,Zn与Pb,Pb与Cu,Cu与Cr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大部分监测点的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山东农业土壤自然背景值,表明在监测点土壤中产生了重金属累积。对山东省其他露地蔬菜产区土壤的随机调查,没有发现重金属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44.
试验通过对控释氮肥减量且随小麦播种一次性施用(CRF)与农民习惯施肥(FP)及优化施肥(OPT)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处理小麦群体及产量构成因素整体优于FP和OPT处理;(2)CRF处理能够保持小麦产量的稳定或略有增产趋势,其氮素表观回收率和氮偏生产力较FP处理分别提高30.3%和57.2%;(3)CRF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在各个深度土层中含量均低于OPT和FP处理,极大降低硝酸盐在雨季来临时向土壤深层次淋溶的风险。  相似文献   
45.
对采自全国各地 2 0个土壤样品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树脂膜法测定的土壤微量元素值与DT PA法测定的土壤有效微量元素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国产树脂膜的测定值与DTPA法测定值间的相关性稍优于进口树脂膜 .阴离子交换树脂膜法测定的土壤有效Mn与植物实际吸Mn量间的相关性好于DTPA法测定值与植物实际吸Mn量间的相关性 ,国产树脂膜法测定值与植物实际吸Mn量间的相关性稍好于进口树脂膜 ,指数相关性好于一次直线相关性 .离子交换树脂膜法可以用来测定原位土壤中的有效微量元素 ,国产树脂膜可以替代进口树脂膜 .  相似文献   
46.
为阐明褐土磷素在山东降雨条件下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及其淋溶特点,采取了室内连续淋洗和模拟降雨淋洗的方法对山东省典型褐土的磷素淋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磷的淋失量随供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不同施磷量处理的淋洗峰值出现时间存在着明显差异,P7、P6及其它施磷处理的淋洗最大峰值分别出现在第3、4、5天;土壤速效磷(Olsen-P)、水溶性磷淋失量以及施磷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褐土中的速效磷能够随水发生垂直迁移,一年的降雨强度能使其向下迁移15cm左右;速效磷可以作为施磷量的一个重要指示指标。对于大多数农作物生产来说,在较低的施磷水平下(180kg/hm2以下),土壤速效磷含量均保持在20μg/g左右,既能满足作物高产的需要,又不会对水体产生危害。总之,控制施磷水平在180kg/hm2以下,可以做到高产与环境兼顾。  相似文献   
47.
氮、磷、钾在设施蔬菜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及移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山东省寿光市采集6个设施蔬菜和2个露地作物8 m深的土壤剖面样品,研究高施肥量条件下设施蔬菜土壤氮、磷、钾在剖面中的分布及运移。结果表明,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的含量远高于露地土壤,设施蔬菜表层土壤中硝态氮的平均含量是露地土壤的6.5倍,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与设施种植年限和施肥量有关,设施蔬菜种植年限越长,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越高,硝态氮在土壤剖面中淋洗下移明显,下移前锋已到达5 ̄6 m深处,对地下水构成了威胁。设施蔬菜土壤表层速效磷的含量比露地土壤高出几倍至几十倍,磷在剖面有向下层移动的现象,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都构成了威胁。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质地有密切关系,土壤速效钾也有淋洗向下移动的现象。设施蔬菜土壤不仅氮淋洗严重,对地下水产生严重威胁,磷也具有淋洗下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48.
为了在小麦花生两熟制模式下提高钾肥效益,定陶县于2003-2004年进行了钾肥对小麦花生两熟制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增施钾肥能够使小麦分别增产4.88%、15.69%和21.16%,花生增产22.04%、50.45%和58.01%.在小麦和花生试验中,施钾150kg/hm2,钾肥每kg的增产量分别为6.05kg和6.01kg、产投比分别为4.47和16.65,两季均最高;施钾187.5kg/hm2,N肥每kg的增产量分别为19.68kg和12.10kg、产投比分别为11.14和25.69、利用率分别为67.01和70.70%,两季均最高.施钾处理,土壤N亏缺,P2O5盈余.  相似文献   
49.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大白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以及适宜的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大白菜产量,改进品质。大白菜施用氮300kg/hm2、五氧化二磷300kg/hm2、氧化钾300kg/hm2时(N1PK1)效果最好,比单施磷肥300kg/hm2(对照)增产37.37%。氮肥的利用率为10.33%,钾肥的利用率为47.08%。钾肥可提高大白菜Vc的含量,降低NO3--N含量,减缓不合理施氮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0.
保护地土壤养分特点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保护地蔬菜土壤养分状况与大田露地土壤有很大差别.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露地,一般在15~40g/kg,土壤有酸化的趋势.土壤中有效氮的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土壤,硝态氮的平均含量超过190mg/kg.土壤有效磷的含量158.8mg/kg,比露地土壤高出6倍多.土壤有效钾的平均含量274.52mg/kg,比露地土壤高出2.56倍.土壤中交换性钙和镁的含量在临界指标以上,但某些情况下作物出现缺钙和缺镁症.化肥施用量大,决定了保护地蔬菜土壤养分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