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8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近年来,随着番茄的反季节栽培面积加大,番茄生理性病害越来越严重影响到番茄产量以及商品果率,逐渐发展成了番茄主要的病害之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田间表现的生理性病害大多数与品种、营养、果实内部激素含量以及外界环境条件有关,笔者将近几年常见的几种病害及其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1 品种选择 夏季光照充足,温度高,番茄属于喜光、不耐高温作物,因此,夏番茄宜在气候条件较凉爽、早晚温差相对较大的山区种植.夏番茄品种要求耐高温、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可选用百利、强丰等耐高温品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番茄种植面积和复种指数的增加,各种土传病害发生日益严重,制约了番茄产区的生产和经济发展.番茄嫁接及栽培技术给番茄生产带来了重大转折,这项技术正在各个番茄主产区迅速发展,越来越受到种植户的关注,现在笔者将番茄嫁接关键技术以及嫁接苗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樱桃番茄是2001年从台湾引进的新品种,在广西果蔬研究所已经连续自交繁殖4代,根据对其苗期幼叶、果色、果型、是否半停心型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观察,F3、F4两代性状一致,初步认为该品种已经纯合。为了证实这一结论,笔者采用了同功酶分析法对其品种纯度进行进一步鉴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70年代末,澳大利亚的一些科研机构尝试着向种植者推荐一种新作物——甜柿。由于这种果树不为人了解,加上技术要求高,故仅有零星种植。一些学者宣传说甜柿生态适应能力强,风味品质独特,很有市场潜力,这在几年后就得到证实。一些农场又谨慎地扩大到几百、上千棵,80年代陆续结出果实上市销售,产量逐年增加。澳大利亚人口少,市场容量极为有限,水果生产早在二、三十年前就趋于饱和。甜柿马上陷入供大于求、利润下降的局面。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呢?这引起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邻国新西兰水果成功出口到亚洲市场,让他们看到希望的曙光:出口才…  相似文献   
16.
刘凤琼 《广西园艺》2003,(4):J009-J010
茄子是一年生的果菜 ,栽培过程中 ,病虫害的防治是关键 ,管理水平也很重要 ,黄萎病、褐纹病、绵疫病和疫病四大病害是造成茄子减产最主要的因素 ,尤其是黄萎病 ,严重的会造成绝产绝收。为此 ,笔者对茄子的栽培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 ,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整地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田块 ,最好是三四年未种过茄科作物或者是与稻田水旱轮作。结合整地 ,6 6 7m2 施腐熟有机肥 30 0 0 kg,蔬菜专用复合肥 5 0 kg。用 5 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 0 0倍液喷于畦面 ,然后铺好地膜。作畦宽 1.4 m(含畦沟 ) ,高 0 .4m,畦面中间开一深 0 …  相似文献   
17.
刘凤琼 《广西园艺》2011,(3):48-48,51
桂林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9℃左右。番茄早春栽培适宜育苗期为头年的12月上中旬至翌年的2月中下旬,苗龄70~80 d。桂林地区1~2月平均温度在8℃左右,有时候低至-2℃,阴雨天居多,光照较少,不利于番茄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柳叶菜薹(柳叶菜花)秋冬季繁种是利用柳叶菜花可在秋季抽薹开花的特性,将整个繁种期从冬春季转移到秋冬季,实现与其他十字花科作物春季盛花期错开的繁种方法。采用该技术可提高柳叶菜花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9.
柳叶菜花是桂林地区的传统蔬菜之一,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记载,在清嘉庆年间柳叶菜花栽培已经十分广泛了。柳叶菜花因叶形似柳叶般狭长而得名,民间老百姓亦称其为扭叶菜花,是因为菜花的叶片会随着气温的降低渐渐发生皱缩、内卷、扭曲。作为桂林地区的一种传统蔬菜,柳叶菜花出现在餐桌的概率很高,可以说桂林人的餐桌一年四季都离不开它。柳叶菜花除了作菜食用之外,还可以作观赏用。  相似文献   
20.
大红柑是鲜食加工兼用品种,果皮为最正宗的陈皮原料。近10年来,广西南部大红柑产业经历低谷后逐渐转强,种植面积现已达到约2000 hm~2,丰产期1 hm~2果品产量可达50000㎏左右,产值达150 000元。用大红柑制作陈皮和陈皮茶等加工业延伸产业链和附加值,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同时,苗木安全、柑橘黄龙病风险、栽培管理、加工工艺、企业品牌等弱项制约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