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6篇
  15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浑水膜孔灌入渗特性与致密层形成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中带沙是浑水灌溉较清水灌溉的本质区别,为揭示浑水灌溉的节水减渗机制,通过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室内试验,以清水入渗为对照,研究了浑水膜孔灌入渗能力、湿润锋运移距离、湿润体含水率、致密层土壤颗粒组成及落淤层厚度等随入渗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土壤含水率与湿润锋运移距离之间的量化模型,分别建立了落淤层厚度与入渗时间、滞留层的滞...  相似文献   
122.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膜孔灌湿润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膜孔灌中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湿润体特征及累积入渗量的影响,首先通过室内试验验证HYDRUS模拟西安粉壤土膜孔灌湿润体形状以及含水率分布的可靠性,然后基于HYDRUS模型模拟在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膜孔灌湿润体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基于HYDRUS模型模拟的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室内试验结果的R~2均接近1,标准偏差绝对值均小于10%,拟合良好,表明HYDRUS模型模拟入渗过程的可靠性。膜孔灌湿润锋形状可采用椭圆方程表示。当初始含水率较小(不大于0.1 cm~3/cm~3)时,湿润体半径的含水率分布可采用椭圆方程表示;从膜孔中心到湿润锋表面,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大,湿润体内的含水率梯度减小,湿润体半径的含水率分布曲线由椭圆曲线逐渐转变为平缓曲线。基于湿润体含水率分布规律建立了考虑初始含水率的累积入渗量模型,累积入渗量与湿润体半径的三次方呈正比,湿润体半径可表示为湿润锋水平运移距离和垂向运移距离的几何平均值;对于不同的膜孔半径(1~5cm),模型计算累积入渗量与HYDRUS模拟值的R~2为0.99,标准偏差绝对值小于10%;对于粉土、粉壤土和壤土,当初始体积含水率不大于0.25 cm~3/cm~3算累积入渗量与HYDRUS模拟值的R~2为0.99,标准偏差绝对值小于10%,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不同土壤质地和膜孔半径的适用性良好;该模型在计算作物灌水需求量方面优于Kostiacov模型等传统的经验模型。该研究揭示了不同初始含水率下的膜孔灌湿润体特征,并建立了累积入渗量模型,可为膜孔灌灌溉水量的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3.
为了明确天津沿海的牡蛎种类,在独流减河口、北疆电厂防波堤和东疆港3个采样点共采集了127个野生牡蛎,首先对牡蛎样本进行形态学指标测量,然后通过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ytochrome oxidase I,COI)基因序列分析,对牡蛎种类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表明,16个COI基因序列共得到9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为0.767,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1 7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得到的牡蛎序列首先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聚为一支,然后和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聚为一支。综合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的结果,确定天津沿海3个地点采集的牡蛎样本均属于长牡蛎,说明天津海域的牡蛎种类组成较为单一。此次研究并未发现前期报道中的猫爪牡蛎(Talonostrea talonata)及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需要进一步增加采样点以得到更全面的结论。研究结果对了解天津野生牡蛎资源状况、保护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