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用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比较了"易丰收"拌种与单纯PEG-6000高渗溶液处理后,玉米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持续,使用"易丰收"拌种处理的玉米植株,与单纯PEG-6000高渗溶液处理相比,玉米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28%,相对电导率降低45%,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1%,丙二醛含量降低23%,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16%,说明"易丰收"能提高玉米植株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2.
以20个(M1~M20)黑木耳菌株为试材,采用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试验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以期为辽宁黑木耳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试验共检出迁移率不同的谱带21条,20个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060~1.000。当遗传相异系数为0.50时,供试菌株被聚成3个类群,M1和M9自成一类,其余为第三类。说明绝大多数黑木耳菌株亲缘关系很近,且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观察及拮抗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3.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的黄瓜品种为新泰密刺(保护地栽培),育苗营养钵,育苗营养土等,供试的农业投入品为黄腐酸钠盐。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温室育苗,苗期不设重复,黄腐酸钠盐处理和对照处理各设一个大区,每个大区面积60㎡。育苗营养土配制的体积比为葱地土占40%,炉灰碴占30%,优质农家肥占20%,陈年大粪干占10%。育苗营养钵的上口半径为5cm,高为10cm。2月8日催芽,2月10日播种,4月10日在大棚内定植,定植密度为100cm×25cm。大棚内设两个处理,即黄腐酸钠盐处理和对照处理(ck),三次重复,六个小区,小区呈“V”排列…  相似文献   
24.
分别以菌丝生长状态和生物量为指标,研究了发光二极管(LED)光源不同光质对金针菇、滑菇、黑木耳菌丝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黄光、黄蓝光、蓝光适合金针菇菌丝的生长,黑暗、红绿光、紫光则不利于其生长;红光和黑暗条件适合滑菇菌丝的生长,蓝光、白光、黄蓝光则不利于其生长;红光、绿光、蓝光适合黑木耳菌丝的生长,红绿光和紫光则不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25.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教师要正确使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可以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很好的情感体验.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人格,净化学生心灵,磨炼学生意志,使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6.
从植物内生真菌编号RS1菌丝中,分别用75%,87.5%,93.8%,96.9%浓度的乙醇沉淀出不同沉淀系数的多糖,除去蛋白质后,分别配成浓度为1 mg/ml的水溶液,进行玉米种子浸种12 h后,并以清水浸种作为对照组,在0.4%氯化钠盐水中进行催芽实验。5 d后,以玉米总鲜重、根长、芽长和须根数为测定指标,结果表明处理组的芽长和须根数没有显著性差异,根长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96.9%浓度的乙醇沉淀多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筛选适合辽宁地区气候条件下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优良黑木耳新品种。[方法]选择亲缘关系较远且子实体形态差异较大的黑木耳菌株黑29和黑山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选育黑木耳新菌株,研究杂交菌株与亲本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形态和产量的对比。[结果]杂交菌株D8耳片单生碗状,深黑色,厚1.3mm,边缘圆整,背面有灰白色短纤毛,有少量耳脉,商品性强,产量高,干耳达到40g/袋。[结论 ]杂交菌株D8子实体形态与亲本菌株黑山较相似,产量较亲本有明显优势,可作为优良杂交菌株进行储备,具有开发成为新品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28.
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来实现。长岭县虽然是农业大县,但当前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较低,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所以说农民教育培训已成为一项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9.
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建立了金针菇提取液中β-烟酰胺单核苷酸(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的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DAD)含量测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检测波长218 nm,运行缓冲液30 mmol·L-1硼砂缓冲液和10 m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 9.2),分离电压25 kV,进样时间为5 s时,该方法能够检测到金针菇提取液中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检测限为0.17 μg·mL-1,并在0.03~2.00 mg·mL-1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标准曲线获得回归方程y=2E+6x-345.69,R2=0.999 4,将金针菇图谱中的相应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峰面积带入回归方程,计算得β-烟酰胺单核苷酸含量为27.57 μg·mL-1。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β-烟酰胺单核苷酸标准品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相对偏差为0.68%和1.44%;且样品8 h内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26%和2.82%;β-烟酰胺单核苷酸在金针菇样品中的回收率为89%~94%。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金针菇提取液中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测定,为食用菌中β-烟酰胺单核苷酸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探究段木栽培模式及代料栽培模式对不同灵芝菌株主要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以确定灵芝子实体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分别以段木及代料(木屑、麦麸、石膏)为栽培原料,比较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不同灵芝菌株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长满菌袋时间、菌丝特征以及灵芝子实体单重、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生物学效率等主要农艺性状。采用药典及国标方法检测灵芝子实体三萜及甾醇、多糖、蛋白质、16种氨基酸含量,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灵芝子实体主要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个供试灵芝菌株在不同栽培模式下,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长满菌袋时间、菌丝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栽培模式下供试灵芝菌株子实体质量、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生物学效率等主要农艺性状差异较大,段木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2子实体质量最大(117.15 g),生物学效率最高(7.54%),代料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2子实体质量最大(40.58 g),生物学效率最高(9.02%)。不同栽培模式下相同灵芝菌株子实体三萜及甾醇、多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代料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7子实体中三萜及甾醇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