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芽孢杆菌分类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多相分类方法的广泛采用,化学分类和分子分类在芽孢杆菌属的分类学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各种分类法在芽孢杆菌分类中的应用及作用。  相似文献   
62.
云南苍山芽胞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芽胞杆菌资源多样性,为芽胞杆菌功能资源挖掘和菌剂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从云南苍山采集土壤10份,涂布法分离芽胞杆菌,采用16S rRNA基因同源性进行鉴定。【结果】分离获得了75株芽胞杆菌,5个属、19个种,分别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的14个种、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的2个种、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的1个种、嗜冷芽胞杆菌属Psychrobacillus的1个种和短芽胞杆菌属Brevibacillus的1个种。根据分离频度分析得知,云南苍山土壤中的芽胞杆菌优势菌群为韦氏芽胞杆菌B.weihenstephanensis、图瓦永芽胞杆菌B.toyonensis、假蕈状芽胞杆菌B.pseudomycoides和解木糖赖氨酸芽胞杆菌Lysinibacillusxylanilyticus,其他种类分布极其不均匀。苍山路边土壤中的芽胞杆菌的Margalef、Simpson、Shannon、Pielou、Brillouin和Macintosh指数较高,可能与其不受植物影响相关。韦氏芽胞杆菌、图瓦永芽胞杆菌和解木糖赖氨酸芽胞杆菌等3个种在3个生境的土壤中均有分离到,Margalef、Simpson、Shannon、Pielou、Brillouin和Macintosh指数较高,与生境相关性小。根据数量和分离频度对芽胞杆菌种类进行聚类,19个种的芽胞杆菌种类可分为4类。【结论】苍山土壤中蕴藏着丰富芽胞杆菌种类和数量,多样性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3.
基于LC/Q-TOF MS的芽胞杆菌代谢组学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基于LC/Q-TOF 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种的芽胞杆菌进行分析,获得具有显著差异性的潜在代谢标记物,并采用分层聚类和PCA数据处理方法对各芽胞杆菌进行分类,建立PLS-DA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芽胞杆菌种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该方法可从代谢水平上对芽胞杆菌种属进行分类,为芽胞杆菌的分类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4.
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芽胞杆菌3个属胞外代谢物,得到代谢物共229种,并对结果做了PCA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不同属的芽胞杆代谢物种类和含量有所不同,而同属的菌株代谢物相似,同属的菌株能聚成一类。其中类芽胞杆菌属和芽胞杆菌属又聚为1个亚类,而短芽胞杆菌属聚为另1个亚类。从对3个属芽胞杆菌所分析的数据中初步鉴定得到3个差异性代谢物。  相似文献   
65.
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芽胞杆菌的采集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芽胞杆菌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到处都有芽胞杆菌的踪迹。【目的】了解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土芽胞杆菌的多样性,丰富特殊环境下芽胞杆菌的地理分布。【方法】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中采集土壤样品,采用温度筛选法和稀释梯度涂布法分离到了10株芽胞杆菌,通过16SrRNA作为鉴定手段对这10株芽胞杆菌进行鉴定。【结果】通过16SrRNA将10株芽胞杆菌鉴定为4种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1株、地衣芽胞杆菌1株、梭状芽胞杆菌1株、枯草芽胞杆菌5株,另外2株为芽胞杆菌疑似新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土中存在着丰富的芽胞杆菌种类,丰富了我国极端环境下芽胞杆菌资源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华重楼根际芽胞杆菌种群多样性信息,本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福建省光泽县华重楼品种根际的芽胞杆菌,并对其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华重楼根际共分离到17个形态差异的芽胞杆菌菌株;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17个菌株鉴定为8个种,归属于4个属,芽胞杆菌属(Bacillus)、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和绿芽胞杆菌属(Viridibacillus),其中芽胞杆菌属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经抑菌试验分析,芽孢杆菌属的特基拉芽孢杆菌FJAT-43012对尖孢镰刀菌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华重楼根际芽胞杆菌种群多样性较为丰富。本研究对芽胞杆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良好的实验材料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52个芽胞杆菌Bacillus-like菌株发酵上清液中的代谢物组成,各物质的分子特征通过MassHunter软件从原始数据中进行提取,然后通过Metlin代谢物质谱数据库的检索比对,获得各代谢物的基本信息。结果表明,在海绵芽胞杆菌Bacillus plakortidis菌株FJAT-14858的发酵上清液中,可以检测出游离油酸,其Metlin匹配得分达95.61,其相对含量占发酵上清液总代谢物的1.62%,精确质量数为284.269 3。海绵芽胞杆菌菌株FJAT-14858是首个被发现产非毒性的游离油酸的芽胞杆菌菌株,本研究为新型微生物油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为考察酸碱条件对枯草芽胞杆菌FJAT-14254代谢物产生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枯草芽胞杆菌FJAT-14254菌株的胞内成分。结果表明:通过谱库扫描得到32种高匹配率代谢物的初步鉴定结果,主要包括氨基酸类、酸类、烷烃类等,其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有7种;枯草芽胞杆菌FJAT-14254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与其培养环境的酸碱度变化呈一定的相关性,强酸性(pH=3)条件下培养的胞内代谢物具有特异性,而接近中性(pH=5、7)条件及碱性(pH=9、11)条件下培养胞内代谢物则相似。由此推断,不同pH条件影  相似文献   
69.
养猪发酵床微生物宏基因组基本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分解猪粪、消除恶臭,将猪粪形成生物菌肥,实现了养猪污染的微生物治理和猪粪的资源化利用,微生物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关于发酵床微生物群落的种类、数量、结构等方面系统研究鲜见报道。课题组采用高通量宏基因组学方法,系统地开展了微生物发酵床的微生物组研究,揭示不同空间、不同深度、不同发酵程度、不同垫料组成、不同季节发酵床中的微生物组成及其区系演替规律。本文就相关的宏基因组测序的样本采集、样本处理、测序原理、分析模型、数据统计、结果表述等分析流程和方法进行了归纳,阐明微生物组操作分类单元(OTU)鉴定,物种累积曲线,核心微生物组,种类丰度主成分分析,种类秩-多度曲线,物种组成丰度柱状图、热图、星图等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列举微生物组种类复杂度α-多样性分析、β-多样性分析、种类显著性差异LEfSe分析,冗余分析等实例,为深入研究发酵床微生物群落提供了完整的分析思路和范例。  相似文献   
70.
养猪微生物发酵床真菌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养殖方式,发酵床中的微生物在分解消纳、去污除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大栏养猪微生物发酵床的真菌空间分布特性,通过空间格局采样、分离鉴定发酵床中的真菌并统计其在不同空间的种类与含量;利用空间分布频次、空间分布型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生态位特征等指标,评估发酵床真菌种群的空间分布特性,为养猪发酵床管理、猪粪资源化利用、猪病防控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32个空间样本中共分离鉴定出真菌18个种,归于10个属,其中种最多的是曲霉属,包含7个种。发酵床不同空间样本的真菌种与数量存在明显差异,种数为1~4,数量为4×102~5.8×105菌落数·g-1。高频次分布的种有总状毛霉和橘青霉,分布频次大于10次;高数量分布的种有短柄帚霉、构巢曲霉和亮白曲霉,大于2.00×105菌落数·g-1。利用6个空间分布型指数和Taylor幂法则的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床的真菌种群呈聚集分布型。32个空间样本种群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除两个空间样本仅分离到1个种类外,其他30个空间样本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多样性,为集聚分布和不均匀分布。空间样本2-A和3-D真菌种群具有较高的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包含出现频次和数量较高种类,如总状毛霉、尖孢枝孢菌、橘青霉和构巢曲霉。空间样本1-A和1-B的真菌数量最大、种类也较多,但它们的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均较低,所包含的多为出现频次低于3次的种类,如亮白曲霉、短柄帚霉和白地霉。生态位特征的分析表明:发酵床中真菌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没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总状毛霉和尖孢枝孢菌生态宽度值大,分别为7.60和5.18,为广适应种;而亮白曲霉、薛氏曲霉、土曲霉、短柄帚霉、水贼镰刀菌和毛壳属菌等6个种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小,仅介于1.00~1.10,为窄适应种。总状毛霉可与其他12个种存在重叠,但尖孢枝孢菌仅与其他2个种存在重叠。总之,养猪微生物发酵床的真菌种群呈现明显的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布特性为聚集分布和不均匀分布,总状毛霉和尖孢枝孢菌为优势种群,在发酵床中分布广、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