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71.
不同品种桑椹的抗氧化作用与其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分析了25个不同品种桑椹的抗氧化能力与其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5个供试品种桑椹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幅分别为57.17~17.80 U/mL、84.5%~18.5%和2.33%~0.09%,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25个桑椹品种按系统聚类法可聚类为5大类群,分别包括2、11、2、6和4个品种。桑椹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其花色苷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5 2和0.876 1,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桑椹的抗氧化能力与花色苷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2.
余甘子生物学特性及营养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甘子作为一种药食两用水果被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 ,也被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定为在全世界推广种植的三种保健植物之一。余甘子在药品、化妆品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以下主要综述余甘子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及化学成分的研究利用概况。1 生物学特性1 1 生物学特征 余甘子属大戟科 ,叶下珠属 (油柑属 )植物 ,拉丁学名PhyllanthusemblicaL 。别名有油甘子 (潮汕 )、牛甘子、喉甘子、杨甘、回甘子、滇橄榄 (云南 )、圆橄榄 (四川 )、油甘 (福建、台湾 )、山柚甘、余甘果、山甘、庵摩勒 (古名 )、庵摩落迦及余甘等。…  相似文献   
73.
苦瓜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接第五期) (2)、胡萝卜甾醇(Daucosterol) 从苦瓜中分离得到的胡萝卜甾醇,其结构为β-谷甾醇-3-0-β-D-吡喃葡萄糖甙。 (3)、活性蛋白及肽类 在鲜苦瓜压榨汁中,运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和超速离心技术分离得到一个分子量为34000的均一植物蛋白,收率约0.005%。经鉴定为单一多肽链键碱性蛋白,具有抗精子正常发育作用。 (4)、植物胰岛素 用醇、醚、纯碱等从新鲜苦瓜中粗提,再经SephadexG-50分离纯化,冷冻干燥,得到2.5%白色植物胰岛素(PlantIsulin)精品。 2、苦瓜籽中的活性成分 (1)、蛋白及多肽 苦瓜籽中最具…  相似文献   
74.
苦瓜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苦瓜MomordicaehararttiaL.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苦瓜属植物.又称癞葡萄和锦荔技,属蔓性一年生蔬菜。苦瓜营养价值高,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此外,苦瓜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苦瓜中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突变、抗肿瘤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苦瓜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药食同源植物,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  相似文献   
75.
桑果酒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在桑果汁中添加不同种类的糖、蔗糖、硫酸铵、酵母膏等对桑果酒生产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不同的酵母扩培方法、溶氧条件对发酵的影响。最后得出一个优化的桑果酒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76.
浆果非花青素酚类物质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神经系统和抑菌等作用。综述了浆果非花青素酚类物质的组成和浆果多酚生物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7.
本试验研究了桑椹原汁的澄清方法,比较了果胶酶、明胶澄清剂和壳聚糖澄清剂对桑椹原汁的澄清效果,确定了桑椹原汁的澄清方式为:明胶澄清剂添加量为3.0×10~(-2)ml/ml,温度30℃,澄清1.5h,然后通过4000r/s的离心机高速离心10min后,离心后的液体再经过硅藻土过滤,可得到在660mm处透光率为64.1%的澄清桑椹原汁。  相似文献   
78.
巴西虫草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巴西虫草液体培养的摇瓶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的组成为可溶性淀粉2%、蛋白胨1%、大豆粉1%、KH2PO40.1%、MgSO4.7H2O 0.15%、VB10.01%、FeSO4.7H2O 0.002%、CaC l20.1%。该培养基下的菌丝体生物量为19.11g.L-1,比原培养基的发酵得率提高了26.01%;对巴西虫草液体培养的外部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摇瓶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装液量75mL/250mL、接种量7.5%、菌龄4d、发酵时间4d。研究了优化后培养条件的菌体生长代谢曲线,并得到了巴西虫草的液体培养条件和生长动力学曲线,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3个果桑品种大10、选27、苗66的桑椹成熟过程中15种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及总酚的含量变化与差异。以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和流动相A(乙腈)、B(0.4%冰醋酸)进行梯度洗脱,可以较好地分离测定桑椹中的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在3个品种的桑椹成熟过程中,15种非花青素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不尽相同,不同的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在同一品种桑椹成熟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不完全相同,同一种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在不同品种桑椹成熟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也不完全相同。3个品种的成熟桑椹中,15种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含量均依次为儿茶素>芦丁>金丝桃苷>安息香酸>绿原酸>龙胆酸>水杨酸>阿魏酸>香草酸>槲皮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丁香酸>咖啡酸>白藜芦醇;桑椹多酚物质的总含量在成熟过程中逐渐增加,其含量为选27>大10>苗66。  相似文献   
80.
我国蔬菜发酵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蔬菜发酵加工的定义、优点、主要微生物菌群及各阶段特点、主要产品种类以及一些发酵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