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进行了几种杀虫剂防治保护地烟粉虱的田间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4%噻嗪酮.啶虫脒微乳剂、6%啶虫脒.联苯菊酯微乳剂、3%啶虫脒微乳剂高效、低毒、安全,是当前防治烟粉虱的首选药剂;施用时于早晨露水干后喷雾,重点喷施叶片的背面,药剂使用时需要连续喷药3~4次。  相似文献   
102.
正1菜螟发生特征菜心野螟,钻蛀害虫,十字花科,南方严重。吐丝缀叶,潜藏其中,剜头钻心,缺苗断垄。注:菜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称菜心野螟、甘蓝螟、钻心虫等,我国南方各省都有分布,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咬食心叶或蛀食茎髓、根部,致使菜苗停止生长,成株不能结球、甚至死亡,造成缺株断垄,是蔬菜苗期的大害虫。幼虫所造成的伤口,还易引发软腐病。  相似文献   
103.
土壤中硒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土壤中硒的赋存形态、生物可利用性,以及影响土壤硒生物可利用性的土壤理化性和植物本身的因素。提出了加强对土壤硒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机理及其在植物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开发富硒植物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4.
小菜蛾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主要抗性害虫,在武汉地区已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等常规农药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很多农药已不能用于田间防治。植物源农药是以植物体本身或以植物中可作为农药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加工而成的农药,具有选择性高、低毒、易降解、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为有效控制抗性小菜蛾的危害,笔者选取几种植物源杀虫剂进行了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1%力胜(印楝素+苦参碱)EC(云南光明印楝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产品);0.3%印楝素EC(广东深圳农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1.2%苦参碱EC(北京…  相似文献   
105.
解冻精子存活时间对受胎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精解冻后,在常温下存放4h,其受胎率为55%,而超过6h受胎率则明显下降,仅为35%,因而精子在37℃水浴中存活时间极限为6h。  相似文献   
106.
高职院校养殖专业校企合作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养殖类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实践证明,养殖类专业要更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学校、企业、政府都必须更新观念,必须创新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管理模式,必须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人才资源、平台资源、无形资源,才能实现学校与企业互利双赢、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利用根系分隔技术, 研究不同需氮特性的旋花科、 豆科作物与玉米套作后,玉米的生长特性与养分吸收差异及其增产机理。【方法】采用石英砂培盆栽试验,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玉米-大豆、 玉米-甘薯两种套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分隔、 部分分隔、 完全分隔三种隔根方式。分析不同套作模式下不同隔根方式对玉米地下根系活力、 根系生物量及地上植株叶片光合特性、 籽粒产量和吸氮量的影响。【结果】1)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有显著影响,不分隔处理时,与大豆套作的玉米根系活力、 籽粒重及地上植株总吸氮显著高于与甘薯套作的玉米,分别高6.25%、 8.69%和18.89%; 部分分隔或完全分隔时,两套作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 2)隔根方式影响玉米的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表现为不分隔部分分隔完全分隔。3)不分隔有助于促进共生玉米生长,但不同套作模式的影响效果不一致;玉米-大豆套作处理下,不分隔处理的玉米根系活力、 净光合速率、 籽粒产量和总吸氮量均高于隔根处理,比完全分隔处理的分别高25.65%、 27.31%、 64.69%和71.65%;玉米-甘薯套作下增加幅度为17.59%、 19.83%、 52.38%和46.21%,分别比玉米-大豆套作处理低31.44%、 27.39%、 19.03%和35.51%。 4)相关分析表明,两种套作处理玉米地下根系干重与地上植株干物质重、 叶片光合速率及籽粒重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 0.927和0.986(P0.01);且地下根系活力与地上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29(P0.01)。【结论】种植模式和隔根方式显著影响了玉米的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根系不分隔时,玉米-大豆套作处理下玉米的根系活力、 净光合速率、 生物量、 籽粒产量及总吸氮量显著高于玉米-甘薯套作;隔根处理导致的生物量和吸氮量下降主要是由根系活力降低引起的。与玉米-甘薯套作相比,大豆促进了玉米根系活力的提高,有效调节了玉米地上部植株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实现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8.
为筛选防治韭蛆的高效药剂,以高效氯氟氰菊酯颗粒剂、噻虫胺颗粒剂为对照,采用撒施法测定不同用量下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胺颗粒剂对韭菜韭蛆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氯氟·噻虫胺3个处理(2 000、1 750、1 500 g/667 m~2)对韭蛆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21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02%、87.18%和86.21%,持效期为21 d左右。因此,2%氯氟·噻虫胺是防治韭菜韭蛆较为理想的药剂,建议与其他农药进行轮用。  相似文献   
109.
守瓜类害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在我国南方主要有黄足黄守瓜与黄足黑守瓜两种,其中以黄足黄守瓜发生较为普遍.黄足黄守瓜又名黄虫、黄萤、瓜守、黄守瓜,黄足黑守瓜又名黄胫黑守瓜、黑瓜叶虫等.守瓜成虫、幼虫均可为害.黄守瓜成虫食性较杂,但主要为害葫芦科的黄瓜、南瓜、西葫芦、丝瓜、苦瓜、西瓜、甜瓜、佛手瓜等,此外也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豆科等蔬菜,黑守瓜比黄守瓜发生迟,为害作物较少,以丝瓜、苦瓜、黄瓜等瓜类蔬菜受害较重.  相似文献   
110.
莲缢管蚜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莲(Nelumbo nucifera)起源于中国,又名芙蓉、荷,属睡莲科莲属植物,是重要的经济与观赏植物,我国莲藕主产区在长江流域及黄淮流域.莲缢管蚜(Rhopalosiphum nymphaeae)属同翅目蚜科,全国莲产区均有分布,是莲的主要害虫之一,同时也为害慈姑、芡实、莼菜、香蒲、水浮莲等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